轉眼,半月過去。
白鱘在尤城重現,這個話題在網上持續發酵。
無數人稱這是一個奇跡。
不是奇跡,為什麼被宣布滅絕的白鱘又突然重現了?
有人說這是大自然的杰作,要讓人類知道失去之後學會珍惜,要愛護環境,愛護生態。
只是對于白鱘的討論,官方一直沒有明確的回復。
今天。
官方終于給出一個最終的回復。
新聞中,一個聲音很有磁性的主持人平靜而又有深沉的訴說著︰
“听見即是永別,有著我國澹水魚之王之稱的白鱘在不久前被宣布滅絕。
2003年一月,在長*有漁民誤捕到最後一尾白鱘成體,這似乎喚醒了我們本該有的保護意識。”
“但長*白鱘的悲劇落幕似乎是無法避免的結局,所以,上個月,白鱘被宣布滅絕。”
“滅絕也就表示我們想再看看它們已經只能在影視資料上、書上、郵票上、博物館上了,又一種生物成了傳說。”
“甚至,當時有專家想象,世界上最後一只白鱘到底在水里游了多久才發現江水遼闊中卻沒有一個‘朋友’了。”
“試想一下,如果人類滅絕,最後一個人類活在這世界上,漫無目的穿梭,是不是會無限孤單、寂寞、疲憊,甚至想自殺?”
“或許,這可能是最後一只白鱘滅絕的原因,人有靈智,動物也有靈智,這引人深思。”
“可幸運的是,老天還是卷顧著我們,在我國尤城區域,半個月前又發現了白鱘的蹤跡,專家團隊前往確定了它們正是白鱘,並且如今已經確定數量超過40只。”
“這是大自然再度給我們的恩賜,專家推測是尤城氣候變化吸引來了這些隱藏起來的白鱘群體。”
“而且,這些白鱘十分親近人類,甚至還會和海豚一樣救落水之人,這樣的朋友,我們不該好好保護它們,還忍心傷害它們嗎?”
隨著主持的聲音,新聞中也出現了尤城白鱘的畫面,正是齊開友帶著那些專家拍攝的。
可以看到視頻中,那些白鱘沖人賣萌的可愛樣子,還有親近人類嬉戲的歡樂,甚至馱著齊開友那些專家的開心叫喚。
這人和魚和諧相處似乎是最美的大自然畫卷。
那一刻,無數人被這些白鱘暖到了,更是無數人很驕傲的想著,這就是我們的國寶。
主持人的聲音再次響起︰
“如今,尤城白鱘自然保護區提桉已經正式通過,閩江尤城支流流域將會成為天然保護區……”
尤城白鱘自然保護區的成立,最興奮的自然是尤城方面,這自然保護區的成立也讓尤城的名聲又提高了一大截。
甚至,上面已經有風聲傳出,在討論尤城是不是有機會打造成一個特色城市。
城市、大城市、國際大都市,不管怎麼發展,經濟如何繁榮,那都是千篇一律,都是節奏急促的鋼鐵森林而已。
所以,特色城市也成為一種時代的要求。
比如溫婉動人的水鄉、神仙卷顧的地方、最美的是發現美的城市、青天和碧海的城市、古跡之都美食之都……
似乎越來越少城市用國際大都市、繁榮、經濟發達……這樣的詞匯來形容、宣傳自己。
上面在討論尤城,說明尤城已經徹底進入上面視線,如果通過討論,那就將起飛。
現在之所以討論,或許是不知道如何給尤城一個定位。
尤城水庫。
一處區域內,陳立帶著一群人陪同著齊開友。
現階段對于尤城來說,齊開友這些專家的事就是重中之重。
尤城白鱘自然保護區成立了,這自然保護區的打造還需要依靠這些專家。
“3號位那邊的魚苗再多倒一些。”齊開友拿著對講機對著流域上的一艘船命令著。
可以看到,流域上已經有不少船只行駛。
一種顯然是運送貨物的,一種卻是一種快艇。
運送貨物的船上可以看到已經有人拿著一桶桶魚苗往水里倒。
既然建造白鱘自然保護區,就要保證白鱘的生存狀態。
這些白鱘如果在這里安家,首先就要確保它們的食物。
這食物不是靠著箐霖山莊游客的喂食就可以的,畢竟游客喂食的食物一些也對白鱘有危害。
所以,縣里也溝通箐霖山莊方面了,禁止游客投喂,如果要投喂需要購買專門的魚糧。
而且,白鱘是會吃其他的魚蝦的。
這段流域里原本的魚蝦能滿足現在數量的白鱘需求。
可這些白鱘都是成年的,隨時可能繁衍後代,那到時候水里原本的魚蝦就不夠了。
那也是一種生態的破壞。
所以,這就需要人工投放一些繁衍速度很快的魚類,補全這生態鏈才行。
自然,這只是一方面,想要建立一個自然保護區,還有方方面面的事,這些都需要靠這些專家。
那些快艇上則是穿著警服的人,甚至手中拿還拿著武器。
自然,那些武器大多里面發射的是捕捉網。
這些是尤城派出來護航的,倒不是小題大做,因為以後這些人也會成為自然保護區的巡邏隊。
而且,這些巡邏隊還配制無人機,巡邏的時候可以把附近一整片區域看的清清楚楚。
甚至這整個流域兩旁路段,尤城方面還專門派人加裝了各類攝像探頭。
真有誰打白鱘的主意,那是縫紉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