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

第555章 漢奸走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子藍色 本章︰第555章 漢奸走狗

    “高老將軍!”王永強轉頭對高文才拱手,“王某想拜托高老將軍一事,請高老將軍帶上輕騎,護衛王御史回延安。

    到了延安,見了我兄弟永鎮,告訴他,以後全听王御史指揮,&nbp;&nbp;打的過就守,打不過就听王御史的棄了城游擊,實在不行,就往隴右去,那邊有兄弟部隊。

    山西的各路義軍敗了,大同的姜也撐不多久了,陝北也孤軍難守,還是想辦法經寧夏去隴右吧。”

    王家勤搖頭。

    “我是巡按,&nbp;&nbp;還是監軍,&nbp;&nbp;豈有臨陣棄軍而逃的道理,就算戰死,也要在軍中。”

    王永強卻望著高文才,“一定護著王秀才,去吧,我會盡量拖住吳三桂的,帶上咱們的子弟,他是我們的後,更是我們的希望,咱們陝北人胡里胡涂打了這麼多年仗,這一次,咱要明明白白,咱們是為守家衛國,是守護華夏文明而戰!”

    “多保留些子弟,希望將來太平了,&nbp;&nbp;他們能夠也見到安穩的陝北。”

    王永強說完,&nbp;&nbp;從馬鞍上摘下一個酒袋,&nbp;&nbp;里面有馬奶酒。

    他猛喝一口,舉起了長槍。

    “戰吧!”

    就算是面對名揚天下的關寧軍,面對著吳三桂,他也激起全身斗志。

    高文才胸膛起伏,許多話想說,最後都咽了回去。

    這個時候也不是推來爭去的時候了。

    “走!”

    “我不走!”

    “我是大明天子欽派的山西監察御史,是朝廷兵科給事中,是陝北義軍監軍,我不走!”王家勤很拗,就跟當年他們在寧波公然號召反清一樣。

    高文才拗不過,干脆一掌刀砍在他頸後,把他打暈了過去。

    “子弟營隨我來來!”

    高文才叫上了自己的騎兵營,數員曾是邊軍的老戰友神色復雜的听令上前,而原來各義軍將領送到王家勤身邊組成的子弟營,此時也被王永強交給高有才一起帶走。

    這子弟營原本算是半個人質,也充天子欽差的護衛,但王家勤卻對他們很好,把這個營改成了一個教導營,&nbp;&nbp;如御營里培養優秀軍官一樣培養。

    “去吧!”

    高文才沖著王永強行了一禮,&nbp;&nbp;曾經這個手下敗將,&nbp;&nbp;那個流賊草寇,&nbp;&nbp;如今卻讓他真正欽佩,留下來必死,但王永強還是選擇留下來了。

    馬蹄如雷。

    由遠及近。

    關寧騎兵身著綿甲,奔馳如電,如潮水般的洶涌而來。

    王永強提槍,騎馬在陣前走過,大聲的鼓舞士氣。

    “鄉親們,弟兄們,今日,有死無生,但就算是死,也要死的硬氣。”

    “誓不降虜,殺!”

    面對著關寧軍,王永強策馬第一個沖了上去。

    他單槍匹馬沖出十幾步後。

    他的家丁騎兵百余騎也跟著沖了上去。

    義軍陣線在動搖。

    一個剪了辮,裹著頭的漢子舉起�枷,吶喊著,“殺韃子啊!”跟著沖了出去。

    緊張的義軍們你瞧我我瞧你。

    然後又一名少年也舉著鐵叉沖了出去。

    一個老頭舉著桑叉跟上。

    越來越多的人面對著死亡,吶喊著沖出去。

    有人開始在掉頭逃跑,越來越多,但仍然還是有人選擇向前。

    落日夕陽下。

    王永強一馬當先,義無反顧的殺向關寧軍。

    在他後面,越來越多的義軍跟隨而進。

    但更多的義軍卻在四散而逃。

    王永強沒有回頭看。

    他大喊著殺,一直沖向了清軍陣中。

    太陽下山。

    天地昏暗。

    在關中富陽和三原縣之間的美原上,關寧軍,這支曾經大明傾盡舉國之力打造的強軍,此時卻舉著韃虜的旗幟,對舉著反清旗幟的關中義軍,展開著無情的屠殺。

    關寧騎踐踏。

    肆意的屠殺。

    數萬義軍除了高文才帶著千余騎背著王家勤撤離,其余的不管是勇敢迎戰還是驚潰逃跑的,幾乎盡被殲滅。

    關寧軍在美原屠殺了一萬多義軍,血染高原,其余的敗兵盡皆被俘。

    巴顏和張天福迂回繞後,也是一舉攻下空虛的蒲城和富平兩城,吳三桂得意洋洋進入蒲城,結果城中殘存的義軍在他入城後,用隱藏的一門火炮襲擊。

    吳三桂差點被轟殺,心愛坐騎被殺,他也受了傷。

    憤怒的吳三桂下令屠蒲城,盡屠全城。

    城中一萬多百姓,被屠光。

    殺光全城人泄憤後,吳三桂向北京奏捷,“陣斬賊偽提督王永強,偽總兵郭玉麒等官五百四十名,並賊二萬六百有余。恢復富陽、蒲城,獲偽印六十三顆。

    吳三桂讓人把砍下來的首級,和泥封壘成京觀,以備驗功,也為震懾義軍,更為出氣泄憤。

    美原一戰,雖然大敗義軍,但王永強的拼死一擊,卻也讓吳三桂部損失不小,一仗下來陣亡好幾千。

    而巴顏、張天福他們攻兩城,居然也被不多的留守義軍憑城死戰,殺死了幾千人。

    最後吳三桂甚至都差點被炮偷襲轟殺了。

    前後死了五六千,雖然不全是他關寧舊部,可這損失也讓他非常惱火,便干脆屠城報復,甚至把屠殺的百姓冒充是義軍報功請賞。

    對俘虜的那些義軍,也是將其中精銳強壯者,全都挑選出來補充進他的軍中。

    “把這報告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朝廷。”

    吳三桂將親自寫好的奏報,仔細看了好幾遍,然後交給親兵。

    一下子殺了幾萬人,此事其實關寧軍部將們中也有不少反對聲音,但吳三桂最後還是殺了。

    甚至還屠了一座城的平民。

    “王爺此捷報一入京,朝廷必將對王爺的忠心深信不疑,且將大大嘉獎的。”一名心腹副總兵看出了吳三桂深層用意。

    因為出了洪承疇、嚴我公、土國寶、錢謙益、吳勝兆、李成棟、劉良佐這層出不窮降而復叛的事件,導致韃子上層現在對漢將,尤其是原來明朝降臣降將們,那是極端的不信任。

    吳三桂降清後,由大明平西伯加封平西王,參與南征,然後還授封雲南王,承諾將來打下雲貴川後,就把雲南劃封給他,世封永鎮,吳三桂自然也是非常賣力。

    可在漢中打張獻忠正關鍵時候,朝廷卻把他調回關中平亂,而讓漢軍旗的李國翰留守漢中,明顯是對他有幾分不信任啊。

    所以這一仗吳三桂打的非常賣力,甚至戰後還特意以被伏擊為借口,一口氣屠了一座蒲城,其實不過是要向韃子表忠心。

    表明他吳三桂不僅能打,還忠心耿耿,這忠心絕無半分假,為此他不僅一戰滅了幾萬陝北義軍,甚至還直接屠了一萬多百姓。

    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現在就是個忠心的大清子民,是正黃旗的旗人,而不是漢人。

    雖然吳三桂降清後,只是名義上入旗,他的人馬編了五十七個佐領,是事實獨立于漢八旗之外的,可也正因此,現在這種關鍵時候,吳三桂才越發需要表明忠心。

    一名心腹副將問,“如今形勢,天下鹿死誰手,似乎並不明朗,大帥為何卻要堅決擁清反明?”

    “洪承疇、錢謙益甚至是李過、張獻忠等這些人,明皇都願意接納,大帥何不考慮?”

    吳三桂卻只是冷著臉,“真當朱以海不姓朱嗎?他若不是明太祖之後,本王或許可以考慮。”他搖著頭對心腹們道,“你們別看現在洪承疇、錢謙益、李過、高一功、劉良佐這些人現在都高官厚祿,甚至張獻忠都能跟明軍相處和諧,可我敢料定,不是朱以海不記仇,只不過是時候未到,現在還不到時候罷了。

    等將來他若真能奪得天下,哪怕就是南北並立,只要是安穩下來,肯定會全面清算這些人的,

    別看現在笑的歡,將來總要拉清單的。

    我吳三桂又何必去湊那個熱鬧?

    再說了,別看現在大清似乎遇上了些麻煩,但我敢說,朱以海也沒那個一舉滅了滿州的實力。”

    吳三桂是個聰明人。

    當年他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說是向滿清借兵復仇,其實就是投降。

    而如今韃子形勢不利,吳三桂卻反而覺得這是他們這些降人的機會,若是大清如之前入關時那般順利,幾年時間掃平天下,他們這些異族的降將,將來反而難安置,不會有好結果。

    現在這樣對峙僵持,甚至略處下風,那正是顯示他們作用的時候了。

    韃子承諾給他的雲南,也才有可能真的拿的到。

    錦上添花,總不如雪中送炭的。

    洪承疇他們降就降,但他吳三桂可不會輕易的反復橫跳。

    趁著手里有兵,總不怕沒籌碼的。

    他甚至在考慮,是不是趁這次回師關中,剿滅王永強後,干脆向北京要求就鎮守關中好了,若是能做個關中王豈不更好?

    就算關中王朝廷不答應,那退而求其次,再要求據寧夏或甘肅也是可以的,等什麼時候拿到雲南再說也不遲。

    吳三桂的這些彎彎繞繞,多數部下也只看到其中部份,真正能全了解的又有幾個。

    洪承疇曾是吳三桂很佩服的一個人,他沒想到他居然也降而復叛,也不知道洪承疇是怎麼想的,再怎麼樣,他也是降過清的,朱以海怎麼可能真的信任他?

    就算現在封個南安侯,授封諫院院長,但現在抬的越高,將來必然摔的越重啊。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海上升明帝》,方便以後閱讀海上升明帝第555章 漢奸走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海上升明帝第555章 漢奸走狗並對海上升明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