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

第465章 動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子藍色 本章︰第465章 動員

    <sript><sript>

    山東。

    永城。

    局勢變的更加動蕩起來,大量的難民從淮南北上,歸德府永城縣也涌入了大量難民,他們拖家帶口,一路哭號而來。

    “十二叔,好多逃荒的,睢河堤上,&bsp&bsp到處都是逃荒的,听說一斗麥子就能換個媳婦回來,好多人都去了。”

    十二鐮剛從隊里下值回來,自從正式入紅槍會,喝了北伐檄文做的符水後,他整個人都變了樣。

    換上了紅槍會的紅袍,&bsp&bsp系上了紅裹巾,紅腰帶,&bsp&bsp提著紅纓大槍,腰間一把短刀,每天早晚訓練、巡邏,不時的還出個任務,送個鹽運個糧的,十分忙碌,不過好處也是很多的,不僅每天在會里吃兩頓干的,還每月有六斗的口糧,每次出任務,都還有額外的補貼。

    他現在已經積攢了點糧食和銅錢,正計劃要娶個媳婦。

    “剛麥收,怎麼的淮南卻來逃荒哩,也沒听說淮河發大水了。”十二的佷子不解的問。

    十二鐮也不太清楚,正想著要不要去瞧個熱鬧,&bsp&bsp突然听到了牛角號聲,他示意佷子不要說話,仔細傾听,&bsp&bsp听出來這是集結號聲。

    趕緊起身把紅槍提起,&bsp&bsp然後扎緊紅腰帶,把刀掛腰。

    “叔,怎回事?”

    “會里的集結號,有任務了。”

    陳十二趕緊向村集的曬場趕去,出門,路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青壯村民提著紅纓槍也出門了,這次的集結號是緊急動員,不同一般。

    等到了曬場上,已經擠滿了人。

    大家都在討論著又出什麼事了。

    這時有人擂起了牛皮大鼓,通通的鼓聲震的人心頭發熱,大家也都自覺的閉上了嘴,百姓退到一邊,正式和預備會員都趕緊列隊,站到平時訓練時的位置上去。

    三通鼓畢。

    場上已經站列幾個隊伍方塊。

    紅槍會總教頭、大師兄趙忠義出來了。

    他全身披掛,一副大紅綿甲,腰間雙插里插著弓和箭,肩上還背了一支鳥銃,&bsp&bsp腰里還一支短銃,另一邊掛一把雁翎刀,&bsp&bsp手里提一桿紅纓大槍。

    魁梧粗壯的趙忠義這套行頭,比永城縣里的守備官還要雄壯幾分,他大步出來,身邊跟著一隊護會家丁,全都是頭裹紅巾,身披紅甲,肩背鳥銃,手提長槍,個個雄壯魁梧,年輕又驍健。

    會長趙老夫子仍是一襲長衫,緩緩走來。

    看到這架式,大家卻都知道,肯定有大事發生了。

    “報告會長、大師兄,會員集結完畢,請訓話!”

    趙忠義走上校閱後,目光掃過這支人馬,眼光里很是滿意,雖然比不得皇爺的御營親軍,甚至不及當初他在江陰時的人馬,但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里,拉起了一支人馬,還能有這般氣勢,已經非常不易了。

    “弟兄們!”

    “睢河堤上來了許多難民,都是從淮南來的,而且這只是頭一批,後面還有更多的。”

    “我告訴大家原因,咱們大明萬歲爺親提六師北伐,如今二十萬朝廷御營親軍,分三路北上,

    皇爺更是親臨山東,連取登萊,所以現在滿州韃子慌了。

    徐州的征南大將軍、端重親王博洛,堂堂輔政親王,已經急忙帶一萬人從徐州趕赴登萊,又急命廬、鳳、壽、淮等地韃子將領,放棄淮河以南,退守潁州、徐州。

    這些韃子自知不敵萬歲爺的北伐軍,倉惶撤退,可他們毫無人性,撤退時還把淮南百姓剛收的小麥給搶奪一空,然後還強行命令百姓隨軍北撤。為了把百姓帶走,他們還派兵縱火燒屋,扒城毀堤,如今淮南遍地烽火,淮河也多處決堤•••••

    淮南的百姓已經盡成難民,淮地被毀為焦土。

    現在無數淮南難民過淮北上,咱們永城首當其沖。

    亂兵、饑民,蜂擁而來,咱們形勢十分危急,剛剛麥收,大家家里還有一點糧食,這個時候,咱們就是那些亂兵、饑民的目標。

    咱們紅槍會,一桿紅槍一顆忠心,拜天地君親師,更要守衛鄉里保境安民。

    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必須全面動員,做好最壞的準備,全面戒備。

    所有正式會員都要集結起來,同時還要將一些臨時會員轉正。

    趙忠義對著眾人大聲說明著眼下的形勢。

    永城大丘集近來挺安穩,而且剛夏收,手時有糧,在這種時候是極容易受到攻擊的。

    為了自保,必須動員起來。

    他頒下了擴編令,各地紅槍會的正式會員,將編為十個戰營五千人,然後預備會員同樣編十營。

    另外各村的少年紅槍隊等,也要編伍,統一指揮。

    大家以永城大丘集為中心,然後各地分會所在的村為據點,村自為戰,相互聯絡。

    “誰敢攻擊我們紅槍會,不管是賊匪,還是流賊,又或是清軍綠營、韃虜,我們都絕不容許!”

    這番話已經十分的叛軍味道了,畢竟現在這里還是清廷治下,但是大家似乎也早已經習慣了。

    畢竟紅槍會以前雖然沒公開喊出舉旗造反等話,但在有了一定規模後也正式剪辮子了。

    “對于淮南來逃荒的饑民,我們也不能完全見死不救,我和老夫子商議後,打算在集外設立一個難民營地,給他們施粥救濟。”

    “另外,大家家里有適齡未婚的男子的,這個時候也可以跟難民說親••••••”

    這個時候的饑民,是非常願意把女兒嫁掉的,甚至只要三五斗糧就行,起碼能換些救命糧,總比賣給那些奸商人牙子強,他們更狠,而且賣出去多少是為奴為婢甚至被送進青樓妓院的火坑。

    趙忠義提議大家這時找難民娶親,既是為當地光棍們考慮,同時也是幫助難民共渡難關。

    “只要娶了難民女兒的,可以在我們村西頭,再另劃一片地方給他們居住,我們還可以借些糧救濟,他們可以幫我們一起種地做工生活••••••”

    除此之外,趙忠義還計劃從這些難民中招收青壯入伍,再編一二十營人馬出來,到時人手一桿紅纓槍,就是預備營。

    說出這些的時候,趙忠義激昂慷慨。

    也得到底下村民們的點頭擁護。

    大家的日子都苦,如今淮南來了這麼多難民,大家既可憐他們,又滿懷戒備,之前已經有人跑去河堤那邊,打算用糧食換回姑娘來做媳婦了。

    現在趙忠義的提議,其實也符合大家的想法,而且趙忠義以紅槍會名義出面,大家也覺得更有保障。

    而紅槍會要集結人馬,大家覺得更踏實。

    雖然也有些人覺得大師兄似乎所圖甚大,但在這種亂世,大家也只能抱團一起取暖。

    誰都知道,真正一亂起來,可就沒有什麼王法規矩,兵就是匪,饑民也是匪。

    餓急了的難民,有時比狼還凶惡,一旦露出點破綻,可能就會被撕咬的渣都不剩下,之前這些年的動蕩,河南多少村莊被毀掉了。

    大家骨子里仍有憐憫之心,但卻也懷有警惕小心。

    趙忠義沒直接喊出恭迎王師,驅逐韃虜這些口號,而是暫時以保境安民自衛為口號。

    動員過後,戰營就要開始訓練,輔營也要開始帶槍下地,預營也要邊訓練邊耕種,以永城大丘集為中心,趙忠義任命了各營的營官,糧台等,建立起大丘集總會營務處,統一指揮。

    又建立了消息處,負責情報收集、傳遞等。

    ••••••

    “進入咱們地界的難民,都得給予安置監視,多設些粥棚,劃設營地,收留安置,不能讓他們亂來,”

    在學校里面,老夫子與一眾核心會眾開會。

    “盡量把那些二三十歲的青壯招進預備營,把他們集中起來訓練,他們的家屬另編一營,單獨安置到我們的村子邊上,”

    “其余的難民,也盡量安置,如果只是過境離開的,也要監視護送他們出境,不能讓他們做亂。”

    王鐵柱是核心會員,當初趙忠義他們來後,招收的第一個會員,一個粗壯的漢子,曾經是漕丁,力氣很大,也很豪爽義氣。

    “會長,師兄,我覺得咱們不如直接把縣城拿下,縣城雖有一個守備營,但總共也就三百號兵額,而實際上也就百來兵,其中能打的家丁只有一隊,咱們要拿下不費吹灰之力。”

    “不要心急。”老夫子搖頭,“永城夾在徐、潁之間,咱們要是現在佔領縣城,舉起義旗,必然引來韃子的全力圍剿,我們現在得悶頭發展,”他對趙忠義道,“你之前跟永城守備往來,關系不錯,不是還稱兄道弟嗎?利用好這個關系,對外咱們就用他給咱們的團練名號行事。”

    趙忠義道,“這姓王的很貪,又怕死沒什麼本事,一直想利用咱們紅槍會給他干活呢,前兩天還說上面催稅賦很緊,還要他們守備營下鄉幫忙征糧,他又來找我們出力。”

    “先哄著他,這個人于我們還有用,若是能夠策反過來,就更好。”

    紅槍會現在勢頭很大,但說到底主要還是一群農民,只不過有些訓練、組織而已,但缺少武器,沒有鎧甲,也沒有馬騾,對付些饑民流賊還行,真正說拉出來打仗,現在還有些早。

    “咱們人馬集結起來,也不能光是訓練啊,這麼多人拉起來,每天光是口糧和補貼就不是小數字。”

    “可以拉出去剿匪,也可以暗里販鹽、販糧等,現在兵慌馬亂的,這些買賣不好做,但做了利潤也高。”

    三師兄鐵柱忍不住問,“皇爺如今親臨登萊,韃子王爺博洛帶兵趕過去了,咱們什麼也不做嗎?”

    “朝廷真需要我們的話,會給我們下命令的,現在沒有命令,說明還不需要我們,所以咱們不用著急。”

    “咱們就守在永城,這可是一塊兵家要地,早晚會有大用的!”老夫子很淡定。

    <sript><sript>

    <sript><sript>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海上升明帝》,方便以後閱讀海上升明帝第465章 動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海上升明帝第465章 動員並對海上升明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