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蒙面的白衣客,衣角絕艷天地,拳腳功參造化。
威武堂俊傲視群雄,那個人直接找上了門來,言談舉止充滿了蠱惑的意味。
他不知道為何猜到了楊士所得到的馭魂術。
來到這里也是為了得到馭魂術的傳承,那人的語氣里透出毋庸置疑的態度,讓人心生厭煩。
楊士畢竟大小是個官,平日雖然不魚肉百姓,但肅穆的官氣還是久伴其身,呵斥之下將此人趕了出去。
不料這人臨走之前說了一句話,他說這天道昭昭,一切邪門歪道盡為魍魎,這些傳承如果不給他,必會遭那反噬,到時候禍及家門,要楊士想清楚。
楊士听後大怒,將此人轟走了。
那人雖然走了,可楊士卻心生唏噓,並不是人言可畏,而是在那馭魂術的字里行間洞悉了一些過往。
這馭魂術的傳承中,好想提及了江山社稷的更迭,是按照一些定律來選擇的,並非偶然。
還提及了一樣東西,這東西如果落入誰手中,那個人便會登頂人間至寶位,掌寶天下!
聯想起那白衣客所說的話,楊士不免憂心忡忡。
而那個時候的楊茹,不過是個孩子,終日里追蝶戲狗,天真爛漫。
楊士想不通那東西是什麼,也不知道白衣客的身份,但他已經徹底沉淪當中,不能自拔了。
他想將這傳承發揚光大,也愈發痴迷起來。
手段更是看得出高超過人,自打習了這馭魂術的傳承以後,便會讓他不自覺展露出王者的霸氣來。
種種怪異離奇的手段,讓楊士聲名鵲起。
這事情也傳到了宮中,有人參奏說曲陽縣書吏有異能,文武雙全,兼得丹鼎奇術。
皇上听了這事,當即召喚楊士金殿面聖。
可楊士到了殿上卻不願展露手段,這不免讓龍心不悅,非要逼他亮出手段。
這也不怪楊士,而是因為這馭魂術的手段不能用在活人身上,必定要瀕死之身抑或者無靈之物方可奏效。
如果用在人身上,那必定會讓人蹊蹺身死,也正是出于這個顧慮,楊士一直都沒有在活人身上出手過。
這麼說的話其實隨便拿個器具來展現手段就好了,可皇上偏不如此,一定要楊士在活人身上試法。
這也是因為有旁人吹風才會如此。
因為楊士乃為清官,不貪贓枉法又得百姓人心,他是得了個好名聲,卻也得罪了一些權貴。
這些權貴便跟皇上吹了耳邊風,說楊士作弄技巧,根本不懂什麼異術,一用在人身上就露餡了,所以他才不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就是欺君之罪,當誅九族!
龍顏不悅,佞臣惡笑,楊士看殿上人心似鬼,也想起了當初那白衣人所說的話,無奈悲嘆。
他出手了,施展了馭魂術在一名妃子身上,馭魂之術一經施展,只看是天地變色,那妃子承受不住那等奇異的功法,當即暴死殿上。
龍顏震怒,驚懼交加。
楊士也被轟了出去,貶為庶民發配原籍。
畢竟是皇上執意要其出手,要是將他拉出去斬了不免人心惶惶,所以也留了楊士一條活命。
等楊士心中悲苦無助回到自家宅院的時候,剛一進門就看到滿門的污血橫流!
一門十三條人命悉數暴死!
正是那些個權貴趁他面君之際出手造的殺孽!
楊士抱著幼女楊茹悲呼震天!
看著滿門冤魂,楊士心如刀絞卻無力回天。
可他畢竟習了馭魂術,那時候的楊茹還沒有徹底咽氣,楊士用盡全身手段,將楊茹最後一口活人氣給保住了。
後來他窮盡所有手段,尋得了一處天地絕地,這也是在馭魂術的記載中所記錄的地方。
有傳說這世上有著四處天地縫隙,鴻蒙之氣彌漫,可保萬物生長,滋潤蒼生。
楊士便找到了這麼一處地方,那是一個塞外苦寒之地,懷著悲痛欲絕的心境,楊士將瀕死的楊茹埋葬在了那里。
那時候的楊茹已經瀕死,在馭魂術的奇異手段下才保得一時性命攸關。
放在這天地縫隙之中,再經歲月靜養,萬幸之下興許能活命,但這事情誰也說不準,因為從未有人成功找到過這里,也從未有人經歷過此等奇異。
可楊士沒有別的選擇,他只能如此。
流干了眼淚,心中的血液也已經冰冷似那寒霜,楊士將愛女楊茹埋葬在了絕地之中,留下了一封家書,跟楊茹表述了這些過往。
等楊士站起來之後,除了憤恨一無所有,那家書上最後的記載,是楊士決然而去的悲苦心境。
揮師伐紂,起兵造反!
這也是楊茹關于父親最後的記憶和了解了,等她再次醒過來,便是在九門提督這里。
九門提督告訴她,是自己把她找出來的,而關于自己父親的一切,九門提督除了一聲嘆息,什麼都沒有說。
楊茹醒來之後,迷惘過後心情大崩,經歷了很多年的渾噩才逐漸緩和過來。
她從明朝跨越到了清朝,沒人知道也沒人可以理解她的心境,這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種折磨。
看物是人非,觀世態炎涼。
楊茹心中發苦,但卻轉為了斗志,她想找到父親的過往,她想弄清楚萬歷八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可在多方追尋之下,楊茹一無所獲,即便是幾次三番來找這里索要答案,那九門提督也只是三緘其口,避而不談。
不過在這麼多年的追尋當中,楊茹也逐漸了解到了一些隱秘,那便是老父親楊士起兵造反的一些事情。
楊士當年起兵造反,雖然一開始如火如荼四方不擋,但是在最後卻很蹊蹺地失敗了,了無蹤跡。
他的人馬也都各自為戰,逐漸淹沒在了歷史的車輪之中廢為荒土。
旗幟斑駁破舊,可從未墜落。
迎風招展的是一種斗志,一種抗爭的斗志,這斗志傳承了百年,被不同的人不同的勢力所繼承。
很奇怪,但凡得繼承了這股子斗志的人,雖然名號各不相同,但都會選擇抗擊當世朝廷。
無論這朝廷是否昏庸無道,抑或者盛世清明,好像這群人不論對錯,一定要選擇造反這條出路。
楊茹一開始想不通,直到後來她遇見那個白衣客,那個曾經出現在老父親面前的白衣客!
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