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神謀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嫁禍之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蟲月二 本章︰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嫁禍之計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嫁禍之計

    智伯此時喝了口茶也理了理情緒再道︰“此事當也是關乎將來大勢之事,所以在下不得不十分小心,非是晉國世族之爭,而是關乎晉王。

    今日上朝之前,我去探望智妃姐姐及驕公子,驕公子本是在斗蟋蟀,可卻有一只十分強大,另外的蟋蟀單獨與之相對,都會戰敗,可晉王卻教驕公子讓三只蟋蟀共斗一只,可想而知三只斗一只,那一只最強的當然會被其它三只蠶食了。

    而我去的時候,那三只蟋蟀因為沒有最強的,三只蟋蟀也在相互爭斗,不言而疑,三只得勝的蟋蟀其實都會自相殘殺而亡。

    最後得利的當然是玩斗蟋蟀之人了。

    本公一開始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就如同此時我智韓魏三氏共斗趙氏一樣。

    可後來得姐姐提醒,本公才知道,其實王上一開始是想借我們三氏之手滅了趙氏。

    可現在來看,他此時想的是借韓魏趙氏三之手滅了我智氏,繼兒趙韓魏三氏也會相互爭斗,這樣得利的就是他這個操控著晉國之勢的漁人了。

    所以本公這才一直憂慮,若說趙氏之憂自有可解之法,再不然不顧外人之說,只憑實力,只要能一統晉國,最後也無人可說。

    可晉王如此心思,我怕本公一番謀略之後,最後會被晉王得此利,所以這才會憂慮重重,不知先生有何好計,可以解決本公此時之憂。”

    呂子善一听,此時也是皺了皺眉繼兒一笑道︰“此事當真好玩,也讓人捉摸不透,這個晉王實在好笑,自己並沒有如此本事,卻又野心不小,可是他不知自己其實也已年暮,若說還有利可得,依此時晉國王室的實際狀況來說,他又能得利什麼,得利的還不是你的親外甥驕公子。

    為圖此不明之利,卻害得自己小命不保,實在不值得呀!”

    呂子善不說什麼,卻直接說晉王此舉實在不可取,會誤了自己的性命,這一點智遙听得明白。

    “先生的意思是要殺了晉王?”

    “難道智伯沒有這個意思嗎,其實智伯之憂不在于晉王,其實智伯早就有了另立新主之想,只是不知如何處理此事,兼之晉王下面若說還有讓智伯憂慮的當只有降龍真人了。

    現在我可以明確告訴智伯,降龍真人是修道幾千年之人,他不會在乎一個諸侯的死活。

    晉王死與活其實都與他的野心無關。

    他之所以選擇晉王為輔佐對像,其實也是在迷惑于人,讓人覺得他對列國之爭有興趣,其實他來中原非是此目的。

    他能迷惑于鬼谷王禪,可瞞不了本公子,不過說起來本公子也是這些日子才明白的。

    所以智伯無須擔憂降龍真人,而且若說晉王其實只是普通一人,若要他死,比之我們這些修道之人來說更容易。

    若晉王一死,智伯自可扶驕公子上位,成為新的晉王。

    可若智伯下了決心,那麼本公子還可以透露一些信息,那就是其實晉王已與齊國吳國以及其它列國有過勾結目的是什麼呢?

    就是在將來無論是趙氏還是智氏贏了此場內戰,晉王都以割地求榮為利,欲圖借齊國等其它列國的兵力來幫他平止內亂,也爭得王權。

    那時晉國內亂,不會有得利之人,再借外來大軍,晉國可能會滅得更早一些,智伯你又覺得是否可以再有勝算呢?”

    呂子善說得緩慢,而且一邊說一邊喝著茶水,同時也看著智伯不停變化的臉色。

    特別是後面所說,智伯的臉已然是無法的控制,時而變得猙獰,時而又恐慌。

    “先生今日所言,讓本公不得不痛下決心,雖然本公只是想滅了其它幾世族,可晉王竟然欲圖勾結其它諸侯列國來鎮壓晉國內部之爭,這已是完全背叛了晉國,也背叛了自己的祖宗。

    若說本公還對他婦人之仁,那麼本公將來就不配統領晉國。

    若王上不死,只會把晉國帶入一個深淵。

    列國之爭從來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若說借齊國吳國甚至于秦國楚國之手來實現他的王權回歸,只會是引狼入室。

    這些諸侯從來沒有誰願意看到晉國平穩的,都在窺視著晉國,就巴不得晉國自亂而吞食晉國。

    要晉國一滅,那麼天下一統就與晉國無半點關系,而只有晉國不穩,那麼其它諸侯列國才會有機會實現一統。

    可他想得錯了,本公絕不會讓此事發生,就算是此時敵對的趙氏也不會讓此事發生。

    既然晉王不顧祖宗大義,那麼本公也顧不得仁義了,不是他死,就是我晉國為此而亡。”

    智遙此時也有些氣憤,本來晉國內亂也非一時了,可當外敵來侵,這些世族都會同仇敵愾,一起抵抗外敵來侵,所以縱然這百年來晉國受世族所控,可晉國反而稱霸于列國,並沒有因為此事而弱于任何列國。

    而剛才呂子善所言已經突破了此時智遙能承受的底線,晉王此為相當于賣國求榮,只為了收回王權,卻已不顧于晉國將來的死活,這確實把智遙逼上不得不反晉王的地步。

    “是呀,列國之爭其實現在都局限于大周天子之下,所以縱然是一時得勝諸侯之間也會相處和睦,這都是有大一統之格局。

    <a id="/xiaoshuo/114956/">《金剛不壞大寨主》</a>

    可若是晉王依此而為,那就是不顧及晉國列祖列宗打拼下來的封地領地,欲圖置晉國于滅亡之地。

    試想有那一個列國會無緣無故來幫晉國,大周天下諸侯列國都希望晉國分崩離析,有誰會真的希望晉國強大,稱霸于列國呢。

    晉王老了,已經昏庸不?了,竟然會有如此愚蠢的想法,實在是自尋死路。

    而且智伯若出此下策也非是一無是處。

    今日晉王受怒其實大家都看得清楚,非是智伯要斬殺董安于,而是晉王怒氣之致。

    那麼晉王斬殺了趙氏良臣董安于,趙鞅又會如何想?

    此次趙氏圍攻,也是出力最大,對于殲滅範氏與中行氏功勞比智氏還大,可趙氏卻未佔得半分便宜,反而被晉王斬了最為信任的家臣,如此大辱,自然會讓趙氏對晉王十分仇恨。

    那麼趙氏仇恨于晉王,若晉此時死了,誰又會懷疑于智伯呢,畢竟智伯此時的威勢還要通過晉王來保持,而且與晉王並無仇怨。

    所以若晉王死了,沒有人會覺得是智伯所為,反而為認為是趙氏所為。

    若世人皆覺得是趙氏為報私仇而殺了晉王,其實也並不會意外,畢竟這種事于趙氏而言也非先例,百年前就是如此,若不然當時趙氏又怎麼會險些滅亡呢?

    而智伯也才可以借此機會,打著平叛之名,光名正大的討伐趙氏,同時也讓韓氏與魏氏無話可說不得不依。

    更何況此時智伯與韓魏兩人共同代管著範氏與中行氏的封地,卻無趙氏,若不討伐趙氏,那麼趙氏必然會借此機會侵佔範氏與中行氏的封地,讓兩氏反而會得不到眼前之利。

    所以此舉正是一箭三雕之計,既讓智伯有理由討伐趙氏,也不會受世人誹謗,又可以牢牢的把韓魏與智氏綁在一起。

    而且此時扶驕公子上位做晉王,也一直是智伯的謀略,將來智伯大權在握,也才可以憑晉國之勢征伐列國,以圖達到天下一統,那時智伯當是天下共主,誰人又會記得今日之事呢?”

    呂子善隨口說著,把如此不忠不義之事說得十分正常,言語之中透著對趙氏的仇恨,不知道是因為他記憶起了三歲之時的情形,還是他的內心里本就對于趙氏有一種天生的仇恨,誰也不明白。

    “先生說得不錯,欲行大事就不得心慈手軟,若是晉王不死,晉國有難,而且將來我們這些立下功勛的世族也會有難。

    只是不知該以何手段來讓晉王死去,若說做得過于明顯,世人反而不會覺得是趙氏所為,做得隱誨一些,才有可能達成剛才先生的主意,只是不知先生對此有沒有好的主意。”

    智遙此時已下定決心,可要行此大計,也非是倉促可行,而要謀劃周密。

    “有智王妃作為內應,一切皆有可能,一日三餐,其實都可以。

    前些日子本公子去了齊國,見江湖人處置範吉射之策到是可以說與智伯借鑒。

    當時範吉射受三位叔父謀害,欲圖燒了中軍大帳,所以他在大帳之內必然是受了外火之浸,雖然得陰陽兩位真人救出,可卻一直奔勞,沒有時間休息,後來範吉射貪圖杯中之物,而那些圖財的江湖亡命之徒也看出範吉射的病狀,順水推舟,給他喝了百日醉這種酒,而範吉射也在神不知鬼不覺之下陽氣攻心而死去。

    本公子對此也是十分欣賞,殺人于無形,而且也不會壞是名聲。”

    呂子善並沒有出主意,可卻把範吉射的死因說與智伯听,其實也是在暗示智伯,若要取晉王之命,其實並不難,有他的姐姐智妃作內應,取一個年暮的晉王之命,有無數種方法,而這種不知不覺之中謀害晉王的辦法,更會讓人難與懷疑卻又讓人不得不懷疑趙氏了。

    “得先生提醒,在下也是醍醐灌頂有了主意,此事就不勞先生了,可先生卻還要幫在下拖住那個降龍真人才是。”

    “你放心吧,降龍真人本公子自然會對付于他,只要晉王死了,說不定他也會站在智伯這一方呢?”

    呂子善說完也是哈哈大笑著,一肚子害人之計,可從外表來看,竟然是一個灑脫的謙謙君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鬼谷神謀》,方便以後閱讀鬼谷神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嫁禍之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鬼谷神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嫁禍之計並對鬼谷神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