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神謀

第六百五十二章吳越大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蟲月二 本章︰第六百五十二章吳越大戰

    第六百五十二章吳越大戰

    清辰時分,一隊吳國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越都前進,這些大軍都行軍迅速,一點也不遲疑,而且帶站輜重糧草,像一個完整的吳國軍團。

    這一條官道可以直通越都北方,也是吳國攻伐越都的必經之路,所以此時路上幾乎只能看見遍野的吳國軍旗,有十數里之遠,看樣子至少也有幾萬兵甲的數量。

    而一些越國百姓早就遠遠的避開,不敢再停留在官道之上。

    而這一個地方距離越都城外的會稽山不過十數里,若是騎兵只是半刻時間就可以趕來。

    路上的兵甲大都十分安靜,一心只朝著越都奔去,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東側此時已經埋伏好了數萬越國軍甲。

    越國比之吳國山丘又相對多一些,起伏也更大,所以縱然是在官道之上,也無法探清自己百米之內的情況。

    當頭的將軍走在隊伍中間,時不時的叮囑著下屬,而所有吳國兵甲似乎都走在官道的左邊,右邊大部分都是輜重糧草等車輛,無形之中形成一道屏障。

    越王勾踐與範蠡兩人此時也埋伏在百丈之外的一道土丘之後,看著如此浩蕩的吳國兵甲,勾踐心里自然的泛起一絲得意。

    “傳令下去,半柱香之後發起總攻。”

    勾踐還是發出了攻擊的指令,這半柱香,其實並不長。

    他身邊的範蠡心里還是泛著一絲不解,也帶著一絲酸意,卻又帶著一種痛快。

    不解是因為他一直以為夫差學習孫武的兵法,應該至少不會如此魯莽,可現在眼前的狀況也不得不讓他有些驚異。

    看著前方官道之上的吳國兵甲如此氣燃囂張的樣子,範蠡還是有些不理解,難道夫差也與其它君王一樣,傲慢而且自負,經不住一絲勝利的沖擊,當覺得有機可圖之時,就會原形畢露。

    而那一絲酸意則是因為,這件事一直是越王勾踐決策的,若說依現在的情形,越國很有可能真的反敗為勝,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痛快則是因為範蠡心里對吳國始終有一種不服,這些年來每次與吳國征戰,其實都沒有討到半分便宜,特別是跟孫武,每次都以敗落告終,而現在可以把吳國之王一舉擊潰,這何償不是一件痛快之事。

    這三種滋味也正是人性之中最基本的三種情緒形成。

    此時勾踐能听到身邊範蠡的心跳聲,似乎範蠡比他這個越國之王還要緊張,之所以這樣,勾踐清楚那是因為範蠡對他的計謀還有所懷疑,所以在面對如此勝卷在握的情形之下,範蠡免不了會有患得患失的感覺。

    可勾踐卻十分平靜,此時的他已經從興奮之中緩過勁來,而且也擺脫了幾日前的扶椒大戰水師盡滅的失落。

    只要此戰成功,那麼一切都還未有定數。

    隨著一聲號令,整個越國五萬大軍盡數而出,首先沖出的當然是以越王勾踐為首的騎兵,畢竟騎兵快速,可以一擊讓吳國大軍喪失信念。

    而緊跟其後的是步兵。

    越王勾踐揮著一支長槍,一馬當先首先沖入戰場,在一陣狂奔之後,連斬數人讓整個吳國大軍頓時陷入被伏擊的狀態,整個騎兵從這一隊吳兵中間穿了過去。

    而這些吳國兵甲本也早做好準備,而且因為整個隊伍拉得十分松散,其實當騎兵沖過之後,卻並沒有多少損失。

    這些吳國兵甲也是訓練有素,當遇至襲擊之時,也是不慌不亂,依然以單兵的形式穩住陣腳,紛紛向著會稽山方向快整收籠,並迅速結起陣式以應對越國大軍的伏擊。

    此時勾踐也未及多想,當騎兵沖出數丈之後,再次掉轉馬頭向吳國大軍沖去。

    可這兩次沖擊效果卻並不好,因為當騎兵沖出之後,此時整個吳國兵甲的重心已然靠官道的左側結起陣來,並不管這一萬多騎兵,而此時吳國大軍的布防戰線已有數里,分散得讓騎兵發揮不了優勢。

    “向中間沖擊,把吳軍截成兩段,再分頭殲之。”

    勾踐在戰場之上也是適時的發出號令。

    而他再次沖向中腹的吳軍。

    這一次吳軍準備更加充分,當騎兵沖過之時,有意避讓,而這些騎兵自行向前沖去。

    而整個吳國大軍此時已然全軍向著越國步兵進行攻擊,並不像是被伏擊的隊伍。

    範蠡看在眼中也是閃過一絲疑惑,可他一直跟隨著勾踐,來不急細思,戰場之上,能殺多少,就殺生多少,若有遲疑,不論你是將軍還是君王,甚至于普通一兵,都隨時面臨著生命的危險。

    此時整個騎步一來一回,與所有步兵同步,此時朝著吳軍再次沖去。

    此時整個官道之上,吳國兵甲的輜重已散落一地,卻無人顧及,所有吳軍結陣朝著越國大軍同時攻來。

    “王上,吳軍有詐速速撤軍。”

    範蠡還是最先感覺到了異樣,大聲呼喊著勾踐。

    可勾踐呢一入戰場,到好像不是越國君王一樣,揮著長槍,帶著一腔憤怒,帶著被吳國夫差打敗的恥辱,奮力刺殺著吳國兵甲。

    看著血濺四野,死傷無數的場景,心里有一種暢然,整個人已然完全陶醉殺敵解氣的怒火之中,那里還听得進範蠡此時的忠告。

    而範蠡也沒有辦法,他來越國,只能做依靠眼前殺紅了眼的越王勾踐,若是勾踐死了,他一生之志就無處實現,所以只能跟著勾踐向前沖殺。

    也就在此時南北兩側,鼓聲大燥。

    大批的吳國騎兵向著這些越國的大軍沖來。

    北方帶兵沖殺的正是吳國中將軍孫武。

    而南北沖殺的是吳夫差。

    這個時候,所有準備伏擊吳國的越國兵甲五萬余人已近數暴露在吳國三面夾擊之下。

    而越國騎兵卻被控制在整個越國大軍的一側,而吳國騎兵所面對的是整個越國步兵方陣,只要沖進兵陣,整個越國大軍頓時細分出數千條血路。

    而且孫武與夫差本就是師徒之交,在戰場之上配合密切,所以兩路騎步盡數向前沖殺也不用顧及到會對傷。

    兩騎兵之後緊隨的就是吳國的各兩萬步兵。

    在同等數量之下,或許越國兵甲還能對抗,可此時,越國騎兵優勢盡失,反而被一開始吳國作為誘餌的一萬步兵夾擊,若向會稽山方向回撤,勢必會傷及自己的越國兵甲。

    而此時越國兵甲已盡數與吳國兵甲短兵相接,騎兵的優勢全無。

    而身後卻是近一萬吳國步兵。

    整個越國五萬大軍既發揮不出騎兵優勢,所有兵力都被吳國大軍包圍之中。

    從地勢上來看,並沒有什麼優勢,可從氣勢之上來看,越國兵甲一路逃亡,只休整了一晚,本想襲擊吳國大軍,此時反被吳國大軍包圍,一個個才冒出一點的興奮之意,此時全被吳國大軍的沖擊給澆滅了。

    在吳國勝利之師的面前,此時的越國大軍只有逃亡的份了,畢竟這是在越國,若能逃出,或許還有生還的機會,也跟他們在吳國一樣。

    在吳國的時候,若是遇到這種情況,那麼他們必會拼死一戰,畢竟生還的希望十分渺茫,可此時已在越國,只要逃離吳國大軍的殲殺範圍,他們就有希望生存。

    人基本都是如此,所以在兵法之上,會留一個逃生的機會,這只是在擊落士氣而已,若是當生的希望全無,反而會激發起活的斗志。

    此時的越國兵甲,面對如此訓練有素的吳國兵甲,瞬間就喪失了戰斗的欲望。

    很多時候所謂的以少勝多,往往都要在氣勢上取得壓倒的勝利,而潰敗就像戰場上的瘟疫一樣,瞬間就會迷漫開來,當兵甲沒有一分士氣的時候,就會像潰堤的在壩一樣,陷入一片潰敗之中。

    半個時辰之後,吳國大軍早已在戰場之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面對的只是已失了士氣的越國兵甲,完全成了一場屠戮。

    “王上,快回會稽山。”

    範蠡一身血污,臉上除了眼楮似乎全都是血,看著像是瘋了一樣的勾踐,一把拉住還想沖進吳國大軍包圍的勾踐。

    “不,我死也要與這些越國將士死在一起。”

    勾踐看著再一次失敗的慘景,此時心里盡是內咎與痛苦。

    兩次兵敗都源于他的盲目自信,都源于他不听範蠡的忠告。

    而他知道這是他最後的本錢,也是最後的家底,若是失去了這些越國兵甲,他就會掉入無底的深淵,永世難與翻身。

    所以他此時有一種沖動,那就是不如一死以謝這數萬越國兵甲的亡靈。

    “來人哪,押著王上集中所有余兵向會稽山撤退。”

    範蠡還是不得不出此下策,一聲令下,一個兵甲跳上勾踐的馬背,從後包住勾踐,拉起戰馬,向著會稽山上奔去。

    “眾吳國將士听命,在逃之人就是越國王上勾踐,取人頭者賞千戶,生擒者賞萬戶。”

    戰場上也響起了吳王夫差的號令。

    千戶候,萬戶候,都已可以稱得上候了,如此重賞從來未有,已不是黃金可以比擬了,足見夫差一入戰場也是一樣,力求在戰場之上殺了勾踐,那麼就算將來面對鬼谷王禪,他也可以說是意外,並非有意。

    範蠡一听,緊跟著勾踐,此時剛才抱站勾踐的兵甲死士已經被刺死,而另一個再次躍上勾踐的馬背,如此,拼著最後的騎兵與一些撤退的步兵相助,勾踐換過十數人的護衛,換了幾匹戰馬,這才勉強靠近會稽山腳。

    而夫差與孫武還有伍子胥所率的包圍會稽山的一部分騎兵也加入戰場,務必要置勾踐與範蠡于死地。

    看起來勾踐與範蠡就算是換馬換人護衛,也難逃一死了,可就在這三面夾擊之時,一聲巨在的虎嘯卻傳遍了整個戰場。

    孫武一听,臉上一楞,繼而勒住戰馬停了下來,同時伸手一揮,他身後的騎兵同時駐馬,不敢再攻擊勾踐與範蠡。

    而伍子胥與夫差都是一楞,兩人都同時駐馬四處觀看。

    就是這一刻之間,範蠡加快逃亡,順利奔進了會稽山中。

    而此時整個吳軍越大戰已到了尾聲,剩余的越軍,盡數投降。

    “孫將軍,剛才那聲虎嘯,是不是鬼谷先生那只白虎所發。”

    此時夫差與孫武還有伍子胥都已會面,大家駐馬在會稽山腳前,看著遠離的勾踐與範蠡慢慢背影盡失。

    “王上,這該不會有錯,孫將軍內力較深一些,不若就由將軍呼詢一聲,以表我們對鬼谷先生的問候。”

    回答的是伍子胥,他此時心里有些懊惱,可卻又沒有辦法,若是鬼谷王禪到此,而且有意發出此虎嘯,那麼當是要放勾踐一馬,所以他縱是心里有怨,也不好發問,只能讓孫武來問詢,畢竟相對而言孫武要方便許多。

    夫差一听,也是看著孫武,同意伍子胥的意見。

    孫武看了看,也不知該向何方問詢,就這樣動起內力,對著半空吼道︰“在下孫武,是否鬼谷先生來此,還望現身一會。”

    “三位辛苦了,正是小子王禪。

    大戰如此慘烈,小子就不現身了。

    事不可極,得饒人處且饒人。

    在下還有私事,下次再見,希望吳王能處理好吳越之事,小子不想再起兵事,還望吳王理解。”

    王禪的聲音同樣從半空響起,似近猶遠,十分悠長,幾乎整個戰場上的人都能听得到。

    “謝鬼谷先生提醒,本王當不會有負先生好意,適可而止,絕不趕盡殺絕。”

    “好,半月之後,小子在吳國王宮等候王上及幾位至交好友。”

    王禪此次的聲音已經像是從遠方飄來一樣,至少在十里之外了。

    夫差一驚,卻也不敢再問,半月之後,應該吳越之事了了,那麼半月就該是回到吳都之時,若依行軍速度,那麼十天之內必須解決越國之事。

    夫差看著這一片死傷無數的戰場,心里卻有些高興不起來,就像喝酒一樣,喝到盡興之時,卻沒酒了一樣。

    這一種失落,慢慢就變成一種怨恨。

    “來人那傳令下去,清掃戰場,所有大軍圍困會稽山,不留任何出口。”

    夫差也來不及細細考量,就只能發出了號令。

    “王上,老臣帶了二萬兵甲來援,留一萬兵甲與王上統領,剩余部分,老臣還是繼續回去圍住越都,以防有變,不知王上可有攻越都之意,老臣也好準備。”

    孫武還是多問了一句,他帶的兩萬人來夾攻勾踐,其實也是給勾踐留了余地。

    “有勞孫愛卿奔勞,既然此時勾踐已在會稽山中被困,越都本也是囊中之物,攻與不攻實無意義。

    剛才兩位愛卿也听鬼谷先生所言,半月之後在吳都等候,所以十天之內必須解決好吳國與越國之間的關系。

    到時若有什麼變故,想來此時我與孫愛卿之間不過百里,半日即可通傳,孫愛卿還是圍住越都,讓越王勾踐斷了任何念頭。”

    “老臣領命,告辭。”

    孫武說完,對著吳王一揖,再對著伍子胥一揖,調轉馬頭,就朝越都吳軍大營奔去。

    “伍愛卿,我們可以回去先喝杯慶功酒了。”

    夫差說完也是向著會稽山腳奔去,而他的吳軍大營也就會搭在這本來預留的一個口上。

    此時勾踐與範蠡帶著少數兵甲逃進山中,他不必擔心,只要守好會稽山,著急的該是勾踐而非是他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鬼谷神謀》,方便以後閱讀鬼谷神謀第六百五十二章吳越大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鬼谷神謀第六百五十二章吳越大戰並對鬼谷神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