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神謀

第五百三十五章分道揚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蟲月二 本章︰第五百三十五章分道揚鑣

    第五百三十五章分道揚鑣

    三日之後,王禪的使臣團也如願出行。

    楚王親率百官送行,儀式浩大,除了已經先行奔撲邊境的左司馬子節外,其余楚國一眾群臣都來送行。

    就連王祖母、王太後、王後少有自降尊儀之人也都隨楚王一起來為王禪此次使臣團送行,就顯得對王禪此次出使的重視。

    而那些布衣朝臣更是十分榮耀,對王禪更是推崇有加。

    三日前大朝之會上王禪預言秦國會增兵邊境,果不其然,昨日邊境傳來八百里兵訊,已經確認此事,此事連楚王都覺得驚異,感嘆于王禪對時勢的超常把控,對于王禪也是更加信任。

    而子西此時以低調現身,時刻表現得對楚王的忠心,對王禪的尊寵,對權勢的淡迫,以一種畜勢以待的姿態在等待著機會,同時他也期盼著秦國能給王禪阻力,或者說能再借秦國之手殺了王禪,所以他也十分樂于送行王禪。

    畢竟此次親率秦國十萬大軍進駐楚秦邊境的正是在楚國被刺身亡的少庶長贏方之兄,秦國太子,現秦王長子贏盤(也稱趙盤),左庶長盤公子,將來的秦王。

    (現任秦王為秦哀公之孫,中間有秦夷公,可此人並沒有登位,就被哀公熬死了,哀公之後就是秦惠公贏寧,在位十年,其後就是秦悼公贏盤,此兩人在秦二十四年,史書之上並無特別記載,看起來也是無所作為,卻也會後來秦國打下了基礎,滅了幾個小國。)

    而王祖母孟贏對于王禪能拔出王者之劍,心里也是徒添了對王禪的恐懼,對于此劍的傳說他十分了解,之所以普通人不能拔出,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資格成為將來的天子。

    可王禪卻輕易拔出此劍,而王禪是天賜靈嬰,這一點讓孟贏更是對王禪心有忌憚。

    而王禪饒她一命,並非是王禪真的不想殺她,她知道之所以王禪不願對子閭與她動手,一是因為兩位公主的原因,其二是王禪不想造成楚國內亂,讓楚王失了民心。

    此時的楚國楚王已逐步掌握著朝中大權,而子西陷入沉寂,子建遠離楚都,而子常卻已援首,一直以為影響著楚都的幾個潛藏之人,現在都對楚都沒有了危脅,包括孟贏,她自己知道,若再行惡事,她必將會成為王禪的劍下亡魂。

    可她卻並不會因此而忘記她的野心與欲望,她一直謀求于的幽冥令聖物,還有這把王者之劍,現在一切都已清楚,就在王禪手中,她的目標也就更明顯了。

    雖然此次死了子常,少了一條臂膀,于她而言並沒有損失,對于子常來說,當年他救子常,把子常引入夢魘組織,就只是想把子常當成自己的一條狗,一個工具。

    當一個條狗失去了吹咬人的作用之時,這和狗留著反而讓她惡心,她還會感激于王禪為她除了這條沒用的老狗。

    而子閭呢,則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少語。

    子基的秘密,他自己的秘密于王禪而言並非秘密,而這些秘密任何一件暴露出來都會讓他萬劫不復,不僅顏面盡失,而且也會是誅連九族的大罪。

    所以他現在十分矛盾,原本一直游走于各方,甚至也成為了王祖母裙下之鬼,受著王祖母擺布,可現在任何一方都可以置他于死地,或許只有楚王只有王禪才能救他,所以他小心翼翼,不敢再顯露出任何想法。

    看著子基的下場,看著子常的下場,讓他可以看到將來子西與子建的下場。

    他此時心里憶然心灰意冷,就算是孟贏還能讓她有那麼一分奢念,也會覺得那只是一種毒,一種會上癮的毒,讓他難與自己,卻又會成為孟贏的一個工具,而他對于四大聖物,對于這把王者之劍,從來也沒有過野心。

    田淑雅的失蹤,青隻的漸行漸遠,讓他都感覺到一種眾叛親離的孤獨,或許他連活著的想法都已沒有那麼強烈了。

    看著依然意氣風發的王禪,看著同樣一臉傲嬌的青隻與青裳,子閭保持著沉默,身影一直藏在眾臣之中。

    “鬼谷先生,此次出使列國,本王在此祝先生馬到功成。”

    “有勞王上率群臣相送,微臣無尚榮光,此次出使,定不負王上所托,與列國交好,為楚國構築和平友善的和睦之態。”

    王禪說完,對著楚王眾臣一揖,十分干脆,轉身就走,那里有幾條官船,就為送王禪一行人等渡過大江,北上出使列國。

    王禪一走,整個楚都也將進入一段平靜的氛圍,就像這條大江一樣,有的時候波濤洶涌,有的時候看起來又是這般寧靜,像一面鏡子一樣,能映射著天地之間的萬般變化。

    ……

    ……

    過了大江,改坐馬車,王禪與兩位公主坐在一起,而外面卻是王禪的幾個下屬,除了阿大要留下看會之外,阿二要照料白虎,阿三與阿四、阿五三人是此次與王禪出使的三個屬下。

    當然整個十幾輛馬車之中還裝有對列國的禮物以及對大周天子的供俸,而司空府、左相府也都有下屬官員陪同,處理一些俗事。還有幾十個楚國兵甲護衛同行。

    “左相大人,能不能借你的寶劍一觀,听聞此劍是王者之劍,得此劍者可得天下。”

    田淑雅其實就與王禪坐同一輛車,一直在馬車後端半躺著,經過近十日的修養,她已經少了一些疲憊,身體也調養好多了。

    此時見王禪獨坐著,沒有說話,看他手中的劍,也有興趣。

    “那是自然,婆婆想看,在下不敢有違。”

    王禪說完,把劍遞給青隻,而三人湊在一起,看著此劍。

    “這劍並無什麼特別之處,為何竟然會被稱之為王者之劍,若持劍者與劍中仁心相通,就可以成為天子,是不是說得有些自大了,看起來是當年歐冶子老前輩故意夸大,以引人注目而已。”

    “裳兒不可亂言,歐冶子是越國鑄劍大師,鑄劍之術一直與天地相通,他的劍萬中無一,是列國王候追逐欲得之劍,而因此劍怕也死傷無數,沾滿血跡。

    歐冶子大師自然清楚他的劍,也明白此劍劍心通仁,通仁者才可稱之為王者,也只有心懷仁善之心者,才配做天下共主。”

    田淑雅說完,把劍遞給青裳,微微一笑道︰“裳兒,隻兒,剛才母親試了試,卻不能拔出此劍,看起來是娘氣力不夠,你們試試,看你們有沒有此仁善之心。”

    青裳一听,臉帶疑惑,雙手執劍,暗用內力,可劍卻並沒有拔出,眼中透著不解,看了看青隻,把劍遞給青隻。

    青隻此時也是不明其中之理,依著青裳的方法試圖拔出此劍,可兩人都不能拔出此劍,都同時看著田淑雅。

    “娘,若說依我與姐姐的內力修為,應該可以拔出此劍,怕是我們姐妹倆仁善不夠,讓您失望了。”

    青裳說完看了看青隻,青隻也默認青裳的說法,兩人都以為是自己仁善不夠,十分失望。

    “裳兒、隻兒,听聞子常個這奸賊已死,你們就代我向左相大人跪拜致謝吧。

    當年我在鄭國受另一個奸人偷襲不幸受傷,而子常貪慕娘的美色,欲行不軌,幸得遇上恩人,才讓娘沒有受辱。

    可子常這個奸賊一直對娘有不軌之心,此次他援首,定然是鬼谷先生出手,娘身體不便,就由你們代娘行禮吧!”

    青裳與青隻一听,她們從來未听過她們的母親還有如此遭遇,心里在也是格外難受,眼中都帶著淚水,兩人同時就在車里對著王禪跪下,對著王禪就是三拜九叩。

    王禪一看,也不相扶,看著兩人叩完頭,這才說道︰“既然婆婆有此感激之心,在下也只能成人之好,兩位公主起來吧。”

    “隻兒,你當初已經拜過鬼谷先生為師,今日裳兒也拜過了,以後你們不要再叫誰師傅。

    想來裳兒的師傅也不配為人之師,日後你們的師傅就只有鬼谷先生一人,對鬼谷先生不得無禮,更不得以公主身份耍橫,你們听見沒有。”

    兩人一听,也都一臉嬌羞,雖然並不明白田淑雅的目的,但她們也知道,這也是為了兩人好,畢竟以王禪之能,天底之下少有人能傷得了他,也只有他才有此本事保住兩位公主。

    可對于王禪來說,他明白田淑雅婆婆的目的,若有一日她們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知道自己父親的身份,那麼她們就不再是什麼楚國公主,而只是普通百姓。

    如果有王禪庇護著,那麼就算沒有公主身份,也不會有人能欺負得了她們,而且田淑雅也作好了打算,把兩個女兒托付給了王禪,也了了自己的心願。

    “女兒明白,一切听娘及師傅的安排。”

    青裳與青隻雖然心有疑惑,可還是異口同聲的回復田淑雅。

    此時田淑雅再把泰阿劍遞給王禪,臉上露出一絲詭笑。

    “鬼谷先生,老身知道你有天地仁善之心,可老身並不相信裳兒與隻兒沒有仁善之心,這把劍必然藏著巧術,所以先生才能拔出此劍,一劍刺殺子常。”

    王禪一听,微微一笑道︰“什麼事都瞞不過婆婆,此劍確實有機關巧術,卻又並非巧術,而是一藏著為人處事之道。

    這也是當年歐冶子老先生對將來天子之選的考驗,我可以告訴婆婆與兩位公主,可此是一個秘密,不可對任何人說,若不然就會辜負了歐冶子大師的好意。”

    “那是自然,此劍既然是王者之劍,只能王者才能領悟其中之道。

    想來當年昭王以及現在的楚王都不能拔出此劍,因為他們都沒有仁善之心,或多或少都存有自私的野心,老身自然不會把此秘密泄露出去。

    至于我這兩個女兒,你應該也可以信任。”

    田淑雅也十分好奇,此時一說,青裳與青隻都點頭認可不會泄露此劍秘密。

    王禪一笑說道︰“其實老簡單,但凡普通人拔劍都只會向外用勁力,可此劍只向外扯,不可能拔出,就算我也不能。

    此劍之所以稱之為王者之劍,暗合了天地之間一個道理,欲進先退,人若先退,退一步而海闊天空,這是仁善之讓,所以欲拔此劍,得先向里再向外,就能拔出此劍了。”

    王禪說完,再次把劍遞給青裳。

    青裳有些害怕,可還是依著王禪的方法,手執劍柄向內一推,只听得劍身清脆的一聲響,再向外拔,毫不費勁,一下就把劍拔了出來。

    只見車內一道寒光閃過,車頂瞬間就劃破一個口子,這也讓青裳倒吸一口涼氣。

    “此劍削鐵如泥,青裳公主不可把內力注入,若不然,我們的馬車可受不得這股劍氣。”

    王禪提醒青裳,青裳也是小心翼的遞給田淑雅,三人這才慢慢欣賞泰阿寶劍。

    此劍通銀白,若不注入內力,十分普通,就像劍鞘一樣,看不出有什麼異樣,可剛才青裳注入內力拔劍,劍拔出之時,只見銀光而不見劍身,說明此劍真如王禪所言,是一把利器。

    “原來如此,天底下也只有鬼谷先生如此通解天地之道的人才能悟出此劍,實在讓人難與理解。

    看起來這仁善之心里退與讓才是首要之理,若一味執著,是不可能配擁有此劍的,也拔不出此劍,這也是歐冶子大師的願景,得此劍者,可得天下,必然有為天下退讓而犧牲之心。”

    (這把劍最後落在秦始皇的手中,是秦始皇配劍,最後真的成了天子之劍了。)

    田淑雅說完,把此劍收回再次遞與王禪。

    而青隻與青裳則都看著一臉寫意的王禪。

    “兩位公主不必看我,我可非是什麼天選之人,更不會是將來的天子,在周天下若要一統非一時之間可成就,此劍將來或許會在真正的天子手中,成就一統大業,在下只是暫時保管而已。”

    兩人一听,臉上又有些失望,她們姐妹心里所想,其實都是一樣。

    若將來王禪成為天子,那麼說不定她們會成為天後,可王禪一說,興奮之情,又回復下來。

    “你們兩個傻丫頭,能配得此劍之人,成不成為天子又有何妨,為何會有嘆氣之意。”

    “娘,你說什麼。”

    田淑雅一言,讓兩個公主羞紅了臉,都不敢再看王禪。

    王禪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看著外面。

    此時外面的馬車已然停了下來,阿三走到王禪車旁低聲說道︰“小公子,已到分岔路口了,接應的車輛已經準備妥當了。”

    王禪一听,看了看半躺著的田淑雅婆婆,再看了看青隻與青裳說道︰“此地已到分岔路口,一條通往漢江,一條通往秦晉官道,一條則通往北方宋、齊等國。

    看起來我們也該在此地作別了。”

    “左相大人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母親不跟我們一同上路嗎?”

    青隻好奇的看了看王禪再看著臉帶微笑的田淑雅。

    “隻兒,裳兒,剛才娘怎麼跟你們說的,要听鬼谷先生安排。

    娘受傷不便,而且這些年來也有些倦了,所以娘想回自己真正的家了。

    你們倆都十七歲,說起來也算不小了,想當年娘也是十七歲就來到楚都,這一恍過了那麼多年,娘也無恨,也不怨,更沒有牽掛。

    此次與你們同行這一段路,將來的路還要你們自己走,娘陪不了你們。”

    田淑雅邊說這為青裳與青隻擦著眼淚,語氣里也有不舍,可卻說得十分干脆。

    “娘,你為何不與我們同行,我們與您相認不過幾天,你怎麼就舍得離開我們。”

    青裳語帶泣音,眼淚一直不停的流著,她知道這種話問了也不會起什麼作用,畢竟若田淑雅已經決定的事,她們姐妹倆也不可能改變什麼。

    “裳兒、隻兒,其實娘一直在你們身邊,認與不認並沒有什麼,這些年娘對你們有虧欠,可娘對你們的師公,還有你姨娘難道就沒有虧欠嗎?

    你們長大了,而娘也看透世情,不願在涉及那些前仇舊恨,娘累了,難道你們不願娘放下那些過往的仇怨,過幾年舒心的日子嗎?

    裳兒,你也不要再問娘與你師傅的仇怨,其實我與她當年不是姐妹卻也甚過姐妹,只是我們都不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不一樣的野心,也就是因此,才因情生怨。

    而娘錯失了自己相愛的人,嫁與一個自己不愛,也不愛自己的男人。

    巢邑三城的勝兒,他隨了他父親的野心,一心想著權勢,一心想著楚王之位,他們從來也不會為天下百姓而想,將來之勢已經注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你們不必為此擔憂,這都是人的野心與權欲決定一個人的一生。

    娘能得鬼谷先生安排送娘回齊國,這也是娘的幸運,有鬼谷先生安排,娘這一路不會有什麼不妥之處,你們大可以放心。

    至于鬼谷先生此行路將如何走,這是鬼谷先生的謀算,你們依著你們師傅就行了,可別讓娘牽掛著。”

    田淑雅婆婆說完,已把一頂斗笠戴了起來,面上掛著墨紗,一柄鐵劍執在手中。

    “娘,那什麼時候我們才可以去齊國看你?”

    青裳擦擦眼淚,知道不好再言,畢竟自己母親能夠遠離楚國爭斗,遠離當年的仇怨,也同時避開將來會面對的白公勝叛亂,最終的結局她已能知道,在鬼谷王禪謀算下,那只會以失敗收場。

    她不想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橫死,同時她也不想再見與自己有仇怨的子建與孟贏,而孟贏于她而言也會傷及青裳,所以她選擇遠離楚國,回到她真正的家里。

    “這就要看鬼谷先生了,若子西、子建的陰謀了結,想來鬼谷先生也不會再呆在楚國,鬼谷先生與你師祖有約,想來楚國事了,他自然會去齊國,而你們當然可以隨他而來,裳兒、隻兒你們就不必多想了。”

    田淑雅婆婆說完,看著王禪。

    “不錯,待楚國平穩,在下也不會留在楚國,將來自然也會游歷列國,在下當然會去齊國看看,若兩位公主願意,自然能與婆婆在齊國相見。”

    “那依師——師傅,依你的意思,我們也不乘車從官道去秦國嗎?”

    青隻此時也從離別之中回復過來,覺得田淑雅選擇離開楚國也是一個明智之選,心里為田淑雅能放下仇怨而開心。

    所以她所關心的是,王禪又是如何安排她們的行程的。

    “此時盛夏,越往北方就越是炎熱,走官道實在太悶,听聞漢江兩側有不少奇境之地,兩位公主難道不想去看看,我們順江而上,反而可以比走官道要省事,而且也不會讓兩位公主覺得無聊。”

    王禪說完,拋開車簾,作了一個請字,于他而言離別之緒還是盡早結束,免得大家傷懷。

    “阿五,快扶婆婆登車。”

    王禪說完,自己躍下馬車,其實整個車隊只有他這一輛走在前面,而所有護衛與其它人員都還在後面至少半里之外。

    而前面岔路口上,有一輛馬車,此時已在等著田淑雅,而通往漢江的岔上,有三匹駿馬,正好是王禪及兩位公主的坐騎。

    幾人從車上下來,田淑雅卻並不讓人扶著,雙手對著王禪一揖。

    “有勞鬼谷先生,日後兩位公主還要先生照拂,老身在此謝過,後會有期。”

    田淑雅說完,看了看青隻與青裳,就朝那另外的一輛馬車走去,頭也不回。

    “阿五,你們一定要把婆婆安全送達齊國,不得有誤。”

    王禪對著前面馬車之上趕車的人揮了揮手,而阿王也是對著王禪一揖道︰“小公子放心吧,屬下本就是齊國之人,回齊國就是回家,則那位朋友在江湖之中也是名聲在外之人,一定不會有誤。”

    “去吧,別讓婆婆久等了,一路順風。”

    王禪對著阿五一揮手,阿五還是小跑奔向馬車。

    “那個趕車的是誰,剛才阿王為何說他聲名在外?”

    青裳有些不解,並非不放心王禪,卻有些佩服王禪。

    “他呀,是一個大盜,讓人聞風喪膽的大盜,不過他是一個俠盜。”

    王禪說完,看了看阿三與阿四道︰“你們兩個也要把整個使團安全帶到秦國,不得有誤。”

    阿三與阿四一听,都齊聲應和。

    “兩位公主,請吧。”

    王禪對著那三匹馬一指。

    兩人一看,再回頭看了一眼已經離開的那一輛馬車,並不猶疑,都向著馬匹走去。

    而阿三與阿四,再次上馬,等著王禪離開。

    王禪帶著兩位公主,騎上駿馬,同時向漢江上游方向奔去。

    此時三條岔路,各行其是,分道揚鑣。(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鬼谷神謀》,方便以後閱讀鬼谷神謀第五百三十五章分道揚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鬼谷神謀第五百三十五章分道揚鑣並對鬼谷神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