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技擊之術
王禪回到屋里,並沒有打開第二個錦囊,而是打開李悝給他的古書。
此時的王禪已經吸取了經驗教訓,並不急著得到更多的古書,現在能得到一本,對他而言,已經足夠吸引他。
易經有三易,連山易,歸藏、最後才是周易。
講的都是黃帝由河圖洛書演化而成的八卦之理,含天地運行變化,同時也包羅人世之間的動行規律。
只是連山易更接近自然,那時的人經濟不發達,百姓也剛從原始的沒組織到有組織之際。
所以黃帝所演連山一易最接近天地之道,相反後期的歸藏,則經如其名,為後世隱士所作。
而周公所演周易,都或多或少帶著人世變遷的色彩,對于世事洞察更加有效,與自然之道似乎也有所偏離。
好在此時王禪才六歲,未經世事,成見不深,反而學習連山易更貼切一些。
若是換作成年之人,腦子里盡是半輩子世事滄桑,定然帶著所學所感,帶著世俗的偏見。
這樣學習貼近自然之道的連山易反而不得其門徑。
王禪一晚上沒睡,天快明之時好容易放下好奇,也耐不住困倦,正想合一下眼。
可一入夢里,還沒夢得真切,耳朵里卻傳來趙伯的聲音。
“小公子,天已微明,快快起床吧!”
趙伯還是聲音溫和,對小公子王禪來說,並不嚴厲。
“趙爺爺,是你呀,我剛才躺下,還沒來得及合眼,今日無事,也不求解李伯伯的考驗,你就讓我多睡一會兒。”
王禪平時都是自己起床,從來也未讓人叫醒過,此時說來心里也覺奇怪,可再奇怪也擋不住瞌睡。
一說完,眼楮又閉了下來,再次入夢。
“小公子,你信不信,我只要一招,就可以讓你馬上起床?”
王禪迷糊中听趙伯一說,心里也覺得不好意思,畢竟于他而言趙伯他需稱為爺爺,這輩分之禮,他還記得。
可身子卻並不起來,只是嘴里呢喃道︰“趙爺爺,是不是有什麼急事,我若不起床,怕是誰也叫不醒。
我若想起,自然會起。”
王禪說完,正想不理趙伯,可趙伯卻抓起王禪的一只手,握住他小小的拇指,輕輕的在指環一捏。
王禪一聲怪叫,從床上蹦了起來,睜著大眼,似乎已睡意全無,眼中充滿好奇。
再看手時,也並無異樣,只是剛才一股氣從拇指沖入,瞬間融化了他的睡意。
(拇指之處有一個穴,若家里有小孩不易睡眠,晚上可以軟柔,有一定效果。
但能不能消睡意,我也沒試過,只是反其道而行之,想來該有這個功效。)
“趙爺爺,你剛才捏我的拇指,為何我卻能醒得如此之快,現在已沒有了睡意?”
“你想學嗎,想學就快穿上衣服,我在後院等你。”
王禪此時來了興趣,當然願意。
他對這些新奇之事的好奇總是勝過瞌睡,這就是有別于普通孩童的地方。
後院之中,天色依然黑漆漆的。
正是黎明前的那一抹黑暗,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可王禪卻輕車熟路,奔了過來。
再看時,只見後院之中有一盞燈在亮著,一把椅子坐著一人,一看竟然是他的母親王彩霞。
“母親早。”
王禪跪在地上行了一個大禮。
“起來吧,以後你就跟著趙伯學習技擊之術,一是強身健體,二是也有自保之能,你可听清楚了?”
王禪站起身來,看了看王彩霞,不像是開玩笑。
再看趙伯,似乎換了一身行頭,到是比平時精神得多,怎麼看也不像年近古稀之人。
“趙伯,你就教他吧,若有不服家法侍候。”
王彩霞顯然對王禪這個時候還要讓趙伯喊他起床有些生氣,說完站起身,也不理王禪就回屋了。
“趙伯,想不到你還懂技擊之術,讓禪兒有些意外。”
“天下之大,藏龍臥虎,小公子,我會些簡單的技擊之術不為奇,只是也要讓小公子知道一點道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年少輕狂卻不可無自知。”
趙伯說完,從邊上拿出兩把劍,卻都是木制之劍。
王禪一看,選了一把,本想學著江湖人士耍兩招,可劍在桌上,王禪卻費了好大勁才拿起木劍,一時也是有些愧意。
“這是昆侖鐵木,重如磐石,與鐵劍相當,以後你就用這一把吧。”
王禪這才知道耍劍並非容易之事。
“小公子,你劍已在手,可以耍要兩手。”
王禪雙手持劍,使勁想抬起劍,剛一抬起,卻又落了下來,雙手無力,就別說耍了。
“小公子,夫人該教過你,欲速則不達。
此時你還不是用劍之時,你就在前面地上坐下,禪坐之法,你已熟悉,現在就禪坐吧。”
王禪不敢再問,就依趙伯的話,找了一個干淨的地方就地打起禪定來。
“此時黑夜未退,初陽未現,我就給你說幾句。
技擊之術,與你學習古書知識一樣,也與做人是一般道理,本為先,技為次。
道之技擊注重修身養性,築本固元,技有窮時,而道無邊,吸天地之氣,技可與天齊。”
趙伯說完,用劍輕點王禪的肩頭接著道︰“人本天地育之靈物,所以只要打開靈竅,自可以與天地同運行。
而你此時,該已感覺到地下一股濕氣在上升。
此氣若用之,正好可以與初陽時分的陽氣相沖。
你把此氣運轉周身,當初陽出時,再把初陽之氣合並。
如此往復,動轉全身經脈,等陽光普照,陽氣過重之時再起身來。”
趙伯說完也不理王禪,平時王禪就喜歡看這些書,當然對趙伯所說的也是一點就通。
而且王禪對醫術草藥也是十分上手,所以對人體的經脈,也已通解。
此時听處趙伯說了,自然閉目禪定,一股陰氣從地底升至腹中,然後他再依此法走遍全身。
很多人會疑問,此時地氣為陰氣,若讓其進入體內,必然破壞體內陰陽平衡。
其實不然,陰氣與陽氣本無區別,同宗而異類。
就好像同一股風吹過,若是冬天,你會覺得寒氣刺骨,若是夏天,你又會感覺涼快舒適,這完全取決于用。
但是對普通人來說,還是不要這樣做,因為你無法動轉,也無法運用這些地氣,若是這樣,很可能馬上就生病了。
太陽初照,陽光慢慢撒遍整個後院,此時的王禪已打座有一個時辰。
人困的時候,精神疲憊,不會多想,又進行禪坐,很快就可以進入空虛狀態,意識像是飄浮的一樣,可以隨意指揮體內氣息。
王禪感覺體內之氣已經融和,而陽光之氣卻沿沿不斷,似乎已經有些過量,難與與剛才的陰氣融和,所以自行站了起來。
“趙爺爺,依你之法,整個人都精神得多了,沒想到趙爺爺也精于陰陽易理,禪兒十分佩服。”
趙伯見王禪自己起身,知道王禪已能自行調息,自行感應體內的陰陽之氣,所以也是十分震驚,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王禪習道之功。
可他知道王禪此時雖然話中稱贊,可肚子里肯定有疑惑,若是不小施一技,定然難與讓他真心信服。
教人技擊之術,若是習者不服任你是誰,也不會有用。
“禪兒,剛才你也拿了此劍,知道此劍甚重,可對于習武者來說,這跟本就算不得什麼。
你看那棵老槐樹,停息著許多麻雀,現在開始嘰嘰喳喳甚是煩人,不若我打些下來,中午烤給你吃。”
王禪一听,知道趙伯要一展身手,他也十分興奮。
可再看趙伯,除了腰桿好像直了一些之外,頭發依舊花白,他又有些于心不忍。
再者這老槐樹也有七八丈高,憑一個矮小的老頭,如何上得樹去,他也頗為擔心。
“趙爺爺,此樹七八丈,縱然我用彈弓也打不到麻雀,你如何上得去?”
王禪還是把心中疑問說出,卻不敢懷疑。
“你看好了,技擊之術,重在快準狠,快如閃電,準如繁星,狠如秋風。”
趙伯一說完,人已向前奔去,三步兩縱,就斜著朝向老槐樹飛去,像是能在半空之中行走一樣。
趙伯在離樹一丈有余之時,左手一掌拍向老槐樹,老槐樹頓時像受了重擊,搖恍不止。
樹上麻雀受勁氣所襲,紛紛向外飛出。
而此時趙伯腳已踏到樹枝,踩著樹枝向上一縱,𠸖小的身軀已躍過老板樹,竟然一躍七八丈之高,手中木劍向著飛起的麻雀擊去。
王禪一時之間驚得合不擾嘴,這一樹麻雀更是讓他看得眼花繚亂。
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麻雀竟然沒有一只飛出天際,都紛紛落在地上。
趙伯則十分輕巧的再借老板樹樹枝,一落一躍,再次回到地上。
王禪跑了過去,拾起一只麻雀,只見麻雀頭歪在一邊,所有的麻雀都是一樣,顯然都是被木劍斬中部頸而亡。
“小公子,你看出什麼沒有?”
“沒有,也不是,只有一點,趙爺爺的劍太快了。
我知道這些麻雀都是被趙爺爺的木劍或斬或刺,全部擊中頸部,實在讓禪兒羨慕,此技當可技驚天地了。”
趙伯一笑,收起木劍道︰“小公子,天下之大,不可一葉而障目,此技只是小道,並不足掛齒。
你現在就把這些麻雀收拾起來,也不必為這些麻雀而可惜。
此時夏日,農田里正是稻谷長穗之時,若不除之,百姓的稻若是被這些麻雀吸食了谷漿,虎踞鎮的的佃農又要減產了,這個你自然知道。”
王禪當然討厭這些麻雀,數量之多讓人乍舌。
特別是提到稻谷,更讓王禪有一種天生的情懷,任誰也不能隨意采摘稻谷,因為他的前世就是一株稻谷。
“趙爺爺,那收拾完這些麻雀,您是不是教我如何使劍。”
趙伯一笑道︰“用劍之道在于劍理,若劍理不通,如何習之。
今日就到此為止,禪坐之理,每日兩次,傍晚之時,你該知道時辰,就不用我來教你了。
你還是收拾完早些回去,想來李相國的考驗,你也該捉摸捉摸了。”
趙伯說完,收拾兩把劍,就走出後院,只剩王禪一人。
王禪看著這滿地的麻雀,也不敢怠慢。
同時也希望中午有一頓美味,就如同昨天農婦說的酸梅湯,回到家中就已準備好了,而且味道實在讓人回味不止,看來今日的麻雀宴也定然不會讓人失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