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土崛起

聊聊房地產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通吃道人 本章︰聊聊房地產

    強烈推薦︰

    ;    前兩章談到房地產,感覺大家對這事分歧挺大。

    聊兩句吧……,說說我自己的感受。

    先聲明了,我不是鼓吹啥,我寫的都是自己活了近四十年來的感受。

    房地產這東西,罵的人比贊揚的多。

    房價太高啦,擠壓底層的生活空間啦,引發各種社會問題啦,要說房地產的壞處基本上隨便誰都能說一堆。因為這些都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也怨房價太高,可要說房地產百害而無一利,我真心不認同。因為我現在的生活也跟房地產的發展息息相關。

    我出身一個小縣城,小時候街頭巷尾的錄像廳里總是放香港的電影。潛意識里就覺著……,哇,香港好發達,高樓大廈那麼多。香港人真的好幸福,生活比我們過得好多了。

    那時候誰家有個香港親戚,那是很牛逼的事了。

    而我自打學校畢業就跑到深圳去了,在深圳生活了十幾年,就沒打算回老家過。

    為什麼?

    大城市之所以是大城市,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房子多,道路寬敞,生活便利。當然了,房價也貴的離譜。

    而我幾年才會家鄉一次,前幾年也開始感嘆于老家那個小縣城突然間變化巨大。各種各樣的住宅樓冒了出來,房價也在漲,同樣覺著很離譜。

    而且縣城里多了很多人,都是從縣以下的鄉村到縣城里來工作的。這些人往往就開個小飯館之類的營生,起早貪黑的干,很辛苦。

    可如果要問這些來自鄉村的農民買得起縣城的房嗎?我敢說以他們的收入也會覺著縣城的房價太貴了,買不起。

    既然我覺著大城市的房價貴,為什麼不回小縣城去?

    既然進城的農民覺著縣城的房價貴,為什麼不回農村去?

    我想問出這個問題時,所有抱怨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為什麼?

    因為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便利,工作機會多,賺得多,配套設施好,這比家鄉小縣城強多了。

    如果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在小縣城更難。

    如果在縣城混不下去,回鄉村務農更辛苦。

    我們這二三十年正走在大規模城市化的路上,城市化就是要蓋房子,就是要修橋修路,要供電供水,發展交通運輸,要通訊服務,要醫院,要警察,要解決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會提供巨大的工作崗位,否則我們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生畢業,誰去雇佣他們呀?誰給他們發工資?誰讓他們有能力賺錢養家結婚生小孩?

    除了大學生,我們還有人數更多的農民工,這些人在地里刨土能賺幾個錢?他們難道就不想過更好的生活嗎?他們難道就沒權利享受國家發展帶來的好處?

    光是一個快遞行業就解決了多少普通人的就業問題?這可是兩百萬人的飯碗。這個工作不需要太高的學歷,不需要強壯的體魄,不需要長得多帥,只需要小學以上文化有點腦子就能干。

    一個快遞員勤快點就能月入四五千,唯獨就是辛苦。可辛苦就能掙到錢,很多人還是樂意干的。

    如果不是城市化讓人口高度集中,如果我們的城市都像國外那樣零散而規模小,如果不是城市間有便利的交通,我們可能享受‘江浙滬包郵’嗎?

    如果快遞這個工作干不成了,能想象這兩百萬人要怎麼生活嗎?

    很多人抱怨房地產有原罪,說這是讓少數人賺大錢,多數人變成房奴。可如果不發展房地產,不搞城市化,很多人的生活不會變好,只會變糟糕。

    就在二三十年前,農村人想盡辦法都要弄個城市戶口,想盡辦法要住到城里去,想盡辦法在城里謀生。

    八十年代的時候,多少大學生畢業都想留在帝都這些大城市?在享受過大城市的便利後,誰還想回自己又窮又苦的家鄉?

    家鄉是情懷,不是現實。

    苦日子的記憶並沒有遠去,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我們都在享受房地產大發展,享受大規模城市化帶來的好處,自然也要承受其帶來的壞處。可就現在來看,好處遠遠大于壞處。

    有人因為房地產而發了大財。發就發唄,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王思聰他爹……。

    房價高,高就高唄,反正我們都離不開大城市。

    如果心里為此而憋悶,那就看看小說消遣消遣,吃頓燒烤,喝瓶啤酒,和朋友吐槽幾句,自嘲幾聲,然後該干嘛干嘛去吧。

    有人二十歲不到就成富翁,我這快四十了才剛剛熬出頭,還有人一輩子也就庸庸碌碌。可我們還是得活著呀。

    眼紅別人沒意義,抱怨憤恨更是沒用的。每個人走的路都不一樣,努力工作賺錢改變自己才是正經。

    與諸君共勉。 </p>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廢土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廢土崛起聊聊房地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廢土崛起聊聊房地產並對廢土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