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要表演小提琴獨奏曲,自然免不了要用上小提琴。
不過,之前的通知里早就說了,考場只提供鋼琴,除了鋼琴以外的樂器需要考生自備。所以,楊謙隨身還帶著一個小盒子,轉身打開後,他便從中拿出了一把小提琴。
廖建宇等人不再提問,他們微笑地坐著,等待楊謙的演奏。
陳剛倒是饒有興趣地打量了一下楊謙的小提琴。
老先生八十多歲了,眼神有些不好,看得不太清楚。他只是覺得楊謙這樣的身份,應該琴的質量也不錯。只是,不知道是什麼回事,他無論是從琴聲,還是剛才那個琴盒上面,都沒能看到相應的提琴廠商的品牌符號。
對于畢生都奉獻給了音樂,尤其是小提琴曲的陳剛來說,他當然會對于楊謙這把“來路不明”的小提琴感到非常好奇。
可惜這會兒要考試,他作為考官不好出聲詢問琴的品牌,也不好要過來自己上手摸一摸。
當然,要是陳剛上手了,可能他會稍微失望一下。
因為楊謙來考試,就沒選用自己家里最好的那把小提琴!
總是想著低調的楊謙,只是將公司那把平時還會讓學生們、練習生們、樂手們玩的小提琴隨便找了個琴盒打包一下,就帶了過來。
當然,這把小提琴音質也還可以,並非普通的入門級別的琴,畢竟楊謙自己也比較講究。
作曲考的是曲,不是自己的演奏,這樣一把普通的琴,足夠了,不是嗎?
楊謙先是用脖子夾著小提琴,一手拉弓,一手擰“螺絲”,簡單地調了一下音。
雖然說調音這個舉動並不罕見,很多職業的演奏者都會在意自己的琴拉出來的音準不準,但本身調音就是比較考究個人基本功,尤其是判斷音準的能力。
楊謙單憑自己一雙耳朵便能又快又準地調好小提琴,這個表現還是獲得了陳剛的點頭贊許。
“各位老師,我現在要演奏的原創曲目,名叫《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注1)。”
廖建宇他們不會出聲催促,不過楊謙準備的時間也不長,很快,他便稍微鞠了鞠躬,簡單地介紹一下,然後開始了自己的演奏。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這個曲,從名字看起來就給人一種不一般的感覺。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花不應該就是紅色的嗎?
為什麼這樣紅?難道花的紅還有什麼特別的緣由嗎?
這樣的曲名,確實能夠讓人浮想聯翩。
不過,楊謙拉的第一段旋律,也會立馬將“觀眾”信馬由韁的思緒拉了回來。
只見他閉著眼楮,微微歪頭夾著小提琴,腳步一前一後地站著,沒有多余的動作,左手揉動琴弦,右手反復拉弓。
這個反復可不是機械的往復,手腕的扭動、小臂的擺動,都顯得簡潔有力,同時節奏變化復雜。
以至于開頭這一段旋律,顯得又悠揚,又細膩,空曠荒涼、波雲詭譎,令人眼里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一個不同于中原大地的蒼茫景象。
“西北邊疆?”
“維族風情?”
廖建宇和陳剛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雖然沒有說出來,但他們都從彼此驚訝的眼神里,看出了相似的猜測。
確實,開頭這段前奏的旋律、律動,就是跟西北邊疆的民族音樂的感覺很是相似,或者說就是這種風格!
當然,曲子的動听,也掩蓋不了楊謙演奏上的出色。
陳剛回過頭來,眼神落在了楊謙那段慢下來的拉弦動作上。
忽快忽慢的節奏,已經向陳剛他們證實了楊謙的小提琴演奏並非只是普通的初學者,或者是明星中普通玩票著的水平,他確實是有著真正實力的。
但這個徹底慢下來,慢得弓弦的聲音都微乎其微了,楊謙的手還依然保持得那麼沉穩,同時左手的揉弦還跟上了動作,小提琴穩得好像都不曾動彈過一樣。
陳剛的眼里不由地綻放出了驚喜的神采。
好家伙!
這小子是真有這麼一手啊!
光是這麼一下,魔都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的一堆本科生、研究生都被比下去了——當然,也不是全部,魔都音樂學院還是有不少同樣妖孽的天才學生的,他們同樣能拉得這麼好。
其實,不僅僅是陳剛有這樣的判斷能力,坐在評委席上的其他考官們,除了要抓考場紀律的行政部門的領導以外,基本上都能看得出楊謙拉小提琴水平的不凡。
廖建宇同樣是滿臉贊揚的笑意。
池建濱則是又驚為天人,又忍不住想吐槽。
“你說你,小提琴拉得這麼好,去當什麼娛樂明星?去唱什麼流行音樂?好好學幾年,再去伯克利、朱莉亞什麼的鍍個金,然後當一個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不好嗎?”
池建濱倒也不是在心里酸楊謙。
這位系主任可能稍微自私一點,但心眼也沒有那麼壞。
不過,對于池建濱來說,他確實是瞧不起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傳統歌劇、音樂劇,在他的心目中,就是要比流行音樂要高級很多很多。
所以,就算楊謙是名氣很大的流行歌手,池建濱依舊覺得他只是附庸了市場潮流,並沒有把心思放在真正的藝術上......
扯遠了。
楊謙拉小提琴的技術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這里已經無需過多的贅述,但隨著樂曲旋律的深入,楊謙那個對音樂旋律的細膩表達,也才逐漸顯露出來。
“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紅......”
雖然沒有歌詞,但楊謙用節奏,用明暗變化的音色,來呈現出了這種憂傷綿綿的反問。
情感的表達,向來都是楊謙的強項。
在純樂器的演奏上,他依然能夠將這方面的能力體現得淋灕盡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