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流

第505章 靈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隻果 本章︰第505章 靈州

    二更時分,張延齡果然下令趁著夜色動身。命人象征性的通知了谷大用他們,谷大用沒有任何答復。張延齡樂得如此,自是不會去管他們。當下騎兵上馬開拔,趁著夜色趕路。

    抵達陝西境內,山川地貌迥異于來時之處。到處黃土疊嶂,層巒起伏。陽光之下,山野蒼茫,層巒如海。騎兵兵馬穿行于這黃土層疊的海洋之中,沿著崎嶇曲折的官道奮力前行。至傍晚時分,終于抵達延安府。

    延安府知府黃安平已然得知了消息,帶著眾官員于城外迎接。張延齡卻不願進城歇息,因為稍加歇息今晚還要趕路。與其進城耽擱時間,不如在城外就地抓緊時間歇息。

    黃安平無奈,勸了一會,見張延齡不似作偽,便也只能作罷。只命人送來茶水吃食和一些酒菜敬地主之誼。

    眾人吃喝之後倒頭便睡,抓緊時間歇息。二更時分,哨聲大作。眾人又爬起身來,翻身上馬。頂著頭上的一彎殘月繼續趕路。

    第二天傍晚,兵馬抵達慶陽府清平關,至此,距離靈州已經不足二百里。再有一天一夜時間,定能抵達靈州了。

    兵馬在官道旁邊的荒地上歇息的時候,張延齡也終于接到了來自靈州的消息。

    朝廷的聖旨于數日之前已經送達陝西巡撫楊一清手中。事實上,曹雄兵敗之後,楊一清已經趕赴靈州增援,接到聖旨之前,他已經在靈州了。

    自曹雄渡河失敗之後,不出所料。叛軍果然發動了針對靈州的進攻。四月十二深夜時分,何錦義率兩萬兵馬偷渡靈州渡口。當時靈州城中只有史鏞的一千人馬和曹雄兵敗之後剩余的六千多無主之兵。

    史鏞本想整合曹雄的手下兵馬做好守衛,無奈曹雄兵敗之後,其手下兵馬群龍無首。既不肯听史鏞的號令,又被渡河之戰的失敗和曹雄之死嚇破了膽。

    當晚,史鏞率手下全部兵馬于渡口防守的時候,曹雄手下的殘兵敗將們卻躲在靈州城里不肯出來。本來,以數千兵馬完全可以對渡河之敵進行有效打擊,給予他們迎頭痛擊的。結果,因為防守渡口人手太少,史鏞的一千兵馬沒能擋住何錦義的渡河大軍。

    在付出了千余人的傷亡後,何錦義的兵馬渡河成功,成功的控制了渡口。不得已之下,史鏞退回靈州城中防守。

    好在那些嚇破膽的固原兵馬倒是沒有放棄守城,也沒敢逃走。城中守軍數量還是不少的。加上史鏞之前做了準備。守城物資和百姓的動員倒也到位,何錦義率軍發動了數次進攻,均沒能攻破城池。

    當楊一清帶著兩千人主動趕來靈州增援的時候,何錦義也接到了朱�的緊急信件,要他即刻撤回黃河以北。不許貿然進攻靈州。因為那樣很不穩妥,不符合朱�固守寧夏一隅,圈地自封的初衷。

    何錦義雖然惱火,但是也明白不能莽撞。他本來以為,曹雄一敗,靈州空虛,軍心渙散,自己能夠一舉拿下靈州的。但是渡河攻城一天一夜未果,已經讓他心中有些擔憂。畢竟在黃河之南的地方,朝廷各處兵馬隨時可以增援而至,不必受黃河阻隔。除非能很快拿下靈州,否則很可能被朝廷援軍切斷渡口通道,四面受敵。那是絕對不能發生的。

    現在靈州攻不下,再攻下去怕是真的會出簍子。兩相權衡,還是回撤黃河以北據守為好。

    于是乎,何錦義只得下令撤軍。但在撤軍之前,他命手下兵馬沿著黃河沿岸將沿岸三十里的所有漁村中的漁船羊皮筏子什麼的全部收繳。將所有漁村全部焚毀,將漁民漁夫全部擄到黃河北岸。

    這一手甚是陰損。因為何錦義知道,朝廷大軍想要進攻,必須要渡過黃河。船只羊皮筏子這些渡河工具自然不能留,能操舟造船的漁民百姓也不能留。雖然不能保證官兵沒辦法渡河,但是起碼讓官兵要多折騰些時間。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做好迎戰準備。

    楊一清抵達靈州之後,以陝西巡撫的名義整合了曹雄手下的兵馬。三天前聖旨任命下達之後,楊一清已然第一時間和寧夏中衛寧夏後衛延綏鎮和慶陽府增援兵馬取得聯系。各路兵馬已然集結于黃河南岸。就等著張延齡等人抵達之後商討平叛方略了。

    得到以上這些消息之後,張延齡的懸著的心才稍稍放松了下來。

    張延齡本來最擔心的便是靈州有失,從而導致局面失控。靈州一旦失守,叛軍可選擇的進攻方向就太多了。他們往東可以攻延綏,往南可以攻慶陽府或平涼府,往西可以攻甘肅。內陸州府衛所兵馬有限,很快便可突破。就像爛瘡破裂,血水到處流淌,難以收拾。

    而最讓人擔心的是,叛軍所到之處會裹挾地方百姓,壯大隊伍。產生滾雪球一般的效果。那才是最令人擔心的事情。

    現在,靈州這個口袋口扎住了,叛軍縮回黃河以北。雖然像個王官,地方大員,會和自己尿不到一個壺里。楊一清是此次平叛的軍務總制,自己是總兵官。說白了,楊一清總領軍務和後勤以及各種事務,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官,自己只是決定軍事上的行動和領軍作戰。實際上等于是楊一清的副手。若是楊一清對自己不尊重,兩人配合不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張延齡讓信使回去稟報,感謝楊一清所作的一切,自己明天夜里便能抵達。屆時再商議平叛方略事宜。

    又是一天半夜辛苦的行程之後,張延齡一行三千兵馬終于比預計的時間還要提前,在日落時分抵達靈州城。

    靈州城內外早已經人滿為患。來自于各處的兵馬正在陸續集結于此。城內城外都是軍營。城外的曠野里都是軍營。旌旗蔽日,人叫馬嘶,甚囂塵上,喧嚷無比。

    楊一清神情肅然一襲黑袍站在城門口官道上,後面是大批將領。都是來迎接張延齡一行到來的。

    楊一清面貌清雋,舉止泰然,給人一種沉靜穩重的感覺。氣度從容。

    張延齡一行翻身下馬走來時,楊一清緩緩拱手,沉聲道︰“楊某攜各軍將領恭迎張侯爺。千里迢迢從京城趕來,侯爺和各位將軍們辛苦了。”

    張延齡和手下眾人忙拱手還禮。張延齡笑道︰“確實太遠了,心急如焚,卻無可奈何。路要一步步的走方能到。花了七八天才趕來。”

    楊一清微笑道︰“已經很快了。本官本以為張侯爺一行起碼要半個月才能抵達。結果竟只花了八日,已經出乎本官的意料之外的。從京城到這里的路可是很難走的。”

    張延齡點頭笑道︰“確實難行,不過一路上山川雄偉,大地遼闊,這也是我大明國土廣闊,疆域寬廣之故。再遠,也是我大明的國土。一寸也不嫌多,一尺也不嫌遠。”

    楊一清眉頭一挑,撫須點頭道︰“說得好。這是本官听到的最讓人振奮的話了。我大明地域遼闊,這正是我們大明臣民們值得驕傲自豪的地方。只可惜,有些逆賊不知珍惜,偏要作亂。自是不能容忍。希望咱們可以齊心協力,平息此亂。讓我大明西北歸于安寧。”

    張延齡道︰“正是,我等自當全力以赴。”

    楊一清神情似乎變得柔和了些,看起來雙方對對方的印象都還不錯。雖然只是第一次見面,但起碼在此刻,對對方有了一些基本的好感。

    “對了,監軍谷公公呢?如何沒見?”楊一清像是忽然想起來了,探頭朝著後方張望。

    張延齡笑道︰“谷公公一行在後面。本侯是率三千騎兵晝夜趕路的。谷公公他們吃不消,那便只能分道揚鑣了。”

    楊一清一愣,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來。點頭道︰“也罷,讓他們慢慢的趕路便是了,對軍務也沒什麼影響。”

    當下城中將領紛紛上前見禮。雖然他們之前和張延齡都無隸屬關系,也沒見過面。但此刻起,這些各處集結而來的領軍將領都歸于平叛兵馬,張延齡便是他們的上官。就算很多人對于朝廷派來建昌候這樣的年輕侯爺來平叛心中頗有微詞,卻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好在有楊一清在,事情當不至于失控。

    兵馬進城之後,當晚倒也無事。楊一清知道張延齡一行長途跋涉辛苦勞頓,也沒來打攪。甚至連個接風宴都沒有設。張延齡一行倒是美美的睡了一覺,恢復了些身體上的疲憊。

    次日一早,天色蒙蒙亮,張延齡便起身洗漱。趕往靈州軍衙之中後,得知楊一清等人出城前往城北渡口觀察敵情去了。張延齡當即帶著陳式一和十幾名親衛上馬出城,趕往靈州北渡口。

    渡口並不遠,騎馬很快便抵達。尚未到達渡口,遠遠便看到前方崖壁聳立,如高牆橫亙于前。中間有兩三里長的一道缺口和平坦地帶,那便是天然形成的渡口位置了。

    抵達渡口上方位置,張延齡策馬而立。面前是緩緩而下的平緩坡道,直通而下。

    此刻朝陽初升,晨霧正在慢慢的退散。一條黃色的大河,像是一條黃色的蜿蜒而行的巨龍正緩緩的顯現在面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風流》,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風流第505章 靈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風流第505章 靈州並對大明風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