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從簽到玄武門開始

第259章 送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榴蓮怪獸 本章︰第259章 送行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當秦協道登上船只,正式緩緩的離開渭水碼頭的時候,整個碼頭上送別的人都神情各異。

    “大娘子,人家都已經走了,你現在張望有什麼用?早讓你過去打個招呼,你又不去。”

    晴霞看著楊艷糾結的表情,也很是無語。

    “我們非親非故非友的,過去干什麼呀?”

    “既然非親非故非友,你過來干什麼?”

    晴霞雖然是楊艷的貼身婢女,但是卻是情同姐妹,跟一般的主僕完全不同。

    “你說倭國遠在千里之外,秦大郎為何一定要親自過去呢?

    秦家現在也算是家大業大,他沒有必要事必躬親才對啊。”

    楊艷有點不理解秦協道為何堅持要去倭國。

    事實上,長安城中,不理解秦協道這個決定的可是大有人在。

    “誰知道呢,秦大郎做事,沒有幾個人能夠看透的。要不然他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成為大唐的風雲人物呢?

    要說他是依靠秦叔寶的影響力,那也說不過去。秦叔寶雖然也算是一個英雄人物,但是長安城中跟他不相上下的人物也不在少數。

    可是也沒有听說誰家的子弟能夠跟秦大郎相提並論的。”

    晴霞最開始的時候對秦協道的印象是比較差的。

    但是最近一年的時間接觸下來,倒是有了很大的變化。

    人總是崇拜強者的。

    秦協道對于這個年代的大唐人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者。

    雖然本身的職位不高,但是簡在帝心。

    又是一個官二代,現在還是富一代。

    最關鍵的是自身的才華高的不得了。

    長安城第一才子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這種能文能武,有背景,有能力,還有外貌的人,有幾個人能頂得住?

    “此去倭國,不遠千里,來回一趟,哪怕是很順利,至少也得三個月吧?”

    想到自己至少要有三個月的時間見不到秦協道,楊艷的心情變得更加不好了。

    雖然現在她也是很長時間都見不到一次,但是好歹還算是有機會的。

    可是今天以後,她就是想也沒有用了。

    最擔心的是,她還生怕今天就是人生最後一次見面。

    “三個月是至少的。秦大郎到了倭國之後,自然不會馬上回來。

    這麼不遠千里的過去了,肯定是有什麼事情是需要去做的,只不過是他不跟我們說而已。”

    听了晴霞這話,楊艷的心情更加不好了。

    “走吧,我們回去吧!”

    眼看著船只的聲影慢慢的消失在視線之中,楊艷登上了未來四輪馬車,打道回府。

    ……

    “父皇,下一次秦郎君再次出海的話,兒臣也想跟著過去看一看。”

    大唐宮中,李承乾一回到李世民身邊就提出了一個讓人感到頗為意外的話題。

    雖然今天是秦協道離開長安城的日子,但是像是李世民這樣的帝王,自然是不合適去渭水送行。

    不過李承乾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

    這段時間,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在秦協道的身後,算是半個弟子來了。

    所以李承乾今天是親自去到渭水碼頭送行了的。

    “雖然朕不知道協道為何一心要出海,但是出海的風險完全不可控,你貴為大唐的儲君,顯然不合適冒這樣的風險。”

    李世民幾乎想都沒有想就拒絕了李承乾。

    開什麼玩笑,大唐太子要出海?

    “父皇,兒臣覺得秦郎君說的其實很有道理。這個世界很大,遠遠不是我們看到的那麼一點。

    外面的世界也精彩,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一片荒蕪。

    听秦郎君說,在極西之地,其實還有很多強大的國家,還有很多的陸地呢。

    甚至就是在大海的盡頭,其實也還是有其他的陸地的,這些陸地上,有畝產千斤的糧食,有遍地的野牛群,還有會吃人的花呢。”

    李承乾整天跟著秦協道身後,倒也听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說法。

    這些說法,一般人都是當做故事來听的,不過李承乾卻是當真了。

    “他真的這麼說過?”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後說道。

    “是的!他的書房之中,甚至還制作了一個叫做地球儀的東西。按照他的說法,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大球上面,我們大唐並不是什麼世界的中心,只是地球上的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而已。”

    “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怎麼可能?”

    李承乾的這個說法,李世民是怎麼也無法相信了。

    天圓地方。

    這可是華夏大地流傳了不知道幾千年的說法。

    現在你說地是圓的,誰相信啊?

    “我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不相信的,還反問他如果我們住在一個球上,那豈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頭朝下,要掉下去?

    但是秦郎君說了,地球有自己的地心引力,所以不管是什麼東西都不會掉下去的。

    具體的道理我听得也不是很明白,但是他舉的例子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什麼例子?”

    李世民的好奇心也被提了起來。

    “在海上的時候,大家最先看到遠處的船只,首先看到的都是桅桿。然後我們看到遠處的山脈的時候,也都是先看到山頂。

    如果地球是圓的,那麼這些現象就非常好解釋,但是如果地球是平的,那麼這些現象就沒有辦法解釋了。”

    “那他這一次去倭國跟地球是不是圓的難道也有關系?”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按照他之前對外的說法,他是去倭國尋找金礦銀礦去了。

    這一次通過海貿,他希望從倭國那邊換回來大量的金銀,讓我大唐商家對出海做生意有更大的興趣。”

    “協道的想法,還真是跟一般人不一樣,天天都想著怎麼發展工商業。

    但是農業才是我大唐的根本啊,要不然百姓吃不飽飯了,其他什麼都沒有意義了。”

    雖然李世民不阻礙商業的發展,但是要讓商業的地位取代農業的地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父皇說的甚是,不過秦郎君說只要財富足夠多了,我們也可以從林邑等地購買一些糧食,填補大唐的糧食缺口。”

    “林邑多少人?我大唐多少人?怎麼可能通過購買糧食解決問題?”

    李世民跟李承乾在御書房中交流了挺長時間,不過並沒有什麼正式的結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從簽到玄武門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從簽到玄武門開始第259章 送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從簽到玄武門開始第259章 送行並對大唐從簽到玄武門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