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百藝,又叫修行百藝,是自身修為的一種實際應用手段,後來經過無數代人的補充、完善和擴展,逐漸成為了一種具有完整體系的修煉技藝。
修煉界每十名修士中,大概有三到四人會選擇至少一項技藝當作副業來兼修。
修士這樣做,不僅是為了自給自足,增加資源獲取能力,同時也是為了更加了解自身的功法、術法,並為以後接觸規則做準備。
最為普遍的修煉技藝,就要數制符了。
幾乎任何修士都可以制作符 ,其它屬性的符 或許應為體悟不到其精髓,無法制作或成功率極低,自身功法屬性的符 制作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尤其是對築基期以下的修士而言,制作符 在修煉百藝中是相對最容易成功的。
每位修士制作符 時的區別,只是制作出的符 級別、威力和成功率不同。這也是決定這位修士是否繼續精研制符技藝,成為制符師的關鍵。
按照修煉界的習慣,能夠制符的標準就是可以制作出至少兩種不低于自身修為一級的攻擊型符 ,且成功率要超過一半。
也就是說,一位築基中階修者能否繼續制符的標準,就是看他能否制作出兩種練氣中階的攻擊型符 ,而且最多使用四次制符機會就要完成。
同級別的符 ,如果細分的話,種類太多,用途各異。因此,只有用攻擊型符 的瞬間爆發力才能作為衡量標準。
達不到這個標準的修士並不是不能制符,只是說明他沒有制符方面的天賦。他制符的成本要超過直接購買同樣符 的成本,不僅浪費修煉資源,而且耗費修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實屬得不償失。
這個標準只是修煉界默認的最低標準。除非家里有礦的二代,否則,只有這個制符水平的話,制符就是一個奢侈的愛好,入不敷出幾乎是必然的,能堅持多久,就看其自身財力能夠支撐多久了。
在此標準之上,都是制符方面的天才,天才中也有高有低。
還拿築基中階舉例,能夠用四次機會制作出兩種練氣期高階的攻擊型符 者,是普通的天才,又被稱為“制符師”。
如果能制作出兩種築基初階的攻擊型符 ,那就是真正的制符天才了。他們通常也被人稱為“制符大師”。
在修煉界中,制符大師的數量明顯要少于制符師,即使到不了一比一百的比例,一比六、七十還是有的。
如果能夠制作出兩種築基中階的攻擊型符 ,就是等同自身修為的符 ,並且同樣保持五成以上的成功率的話,其制作者會被稱為“制符宗師”。
制符宗師在修煉界的數量稀少,地位極高,備受尊敬。
其實不僅制符宗師,修煉百藝中任何一門技藝能到達宗師地位,都是鳳毛麟角的,身邊會聚集著大量的追隨者。
在宗師之上,還有傳說中的“神師”。
制符神師的標準就是要完成超過自身修為的符 。這里不再要求符 的種類,也不看成功率,只要能夠完成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