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不錯,剛趕到江都就能遇到叛軍的主力,看來戰斗能很快結束了。”
江面上漂浮著的戰船里,張維賢隨手將千里鏡丟給一旁的張銘,這場遭遇戰他已經有了七分把握。
“陣型散亂、紀律性差、手里拿著五花八門的兵器,看樣子連服裝和旗幟都沒有統一,不能再標準的一支叛賊了。”
張銘很快就做出了和張維賢一樣的判斷,比起朱翊鈞那種開掛選手,白五手下這批部隊才更符合人們對正常農民起義軍的印象。
絕大部分農民起義軍、哪怕是朱元璋和李自成,在他們起事的前期都不會擁有太像樣的部隊。
畢竟你之前是和尚、我之前是驛站雜役,大家都沒有任何領兵打仗的經驗,所有事情都要在戰爭中從頭學起,前期的戰爭主要靠著一腔血勇之氣和敢打敢殺,這也是起義軍和官軍之間最大的差距。
張維賢凝神觀察了岸上亂糟糟的義軍片刻,突然一臉躍躍欲試地按住腰間劍柄、快步朝著戰船上安置戰馬的區域走去。
見張維賢有現在就出兵作戰的打算,張銘慌忙一手去扯他的衣袖出言勸阻。
“士兵們長途跋涉、現在正是疲乏萎靡的時候,這種時候強行與叛軍主力交戰的話恐有不測,不如先派馬隊尾隨在後監視敵軍以圖後效......”
“迷信兵書可是為將者的大忌啊張銘,身為主將,最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戰機。”
張維賢毫不在意地打斷了張銘的說教,和穩重謹慎的張銘不同,張維賢向來不介意承擔一定的風險來獲取更大的收益。
而且他有這樣做的資本,叔伯們資助他三千精銳營兵可不是讓他到南直隸來照本宣科的。
“給後隊發旗語︰讓他們護著部隊的輜重逃到密林里遠離戰場!後隊變前隊做好撤退準備!
讓隊官們把該有的陣型都擺出來,信使們騎馬去通知那些該死的盟軍︰我們踫上硬茬子了!”
白五這邊正緊鑼密鼓地做著撤退的準備,他雖然被迎面撞上的明軍主力嚇了一跳,但也並沒有太過慌張。
畢竟大家麾下都不是什麼精銳部隊,而沒有準備的遭遇戰變數最多、危險最大,指不定一個隨機突發事件就讓部隊瞬間炸營,到時候可就真的悔之晚矣。
但他不知道自己遇到的人叫張維賢,張維賢不僅有資本而且膽子奇大。
漂浮在江面上的明軍戰船突然靠到了岸邊,一塊塊長而厚重的木板從甲板直伸到地面上,全副武裝的明軍騎兵從戰船上驅馬快步跑下,箭矢般朝著一盤散沙的義軍疾馳而來!
“來得好快......所有人盡可能聚成一堆,各隊官組織弓箭手和火槍手準備齊射!”
張維賢如此果斷的突襲看得白五眼角一抽,雖然沒想到明軍將領會如此魯莽地直接發動攻擊,但這些日子里獲得的經驗還是讓他很快下達了正確的命令。…
得到了命令的義軍士兵心神稍定,他們此時也顧不上什麼陣型了,干脆人擠人、肩並肩地擠作一團,用密集的陣型讓明軍騎兵心存忌憚、不敢直接縱馬沖擊人群。
但擁擠的人群和散亂的陣型同樣影響了弓箭手的射擊,雖然義軍的隊官們在混亂之中全力指揮,但弓箭手們還是只勉強潑灑出一陣稀疏的箭雨還擊。
朱翊鈞和張維賢師出同門,兩人都沒什麼指揮步兵進行大規模作戰的經驗,但對于指揮精銳騎兵進行襲擾和突破倒是相當得心應手。
張維賢沒有急于發動沖鋒,而是在箭雨落到馬隊頭頂之前果斷掉轉方向、率隊以機動性躲避掉這一波箭雨,繞著義軍軍陣的邊緣尋找防御薄弱的地方。
張維賢重復了朱翊鈞當時對陣劉棟的戲碼,明軍騎兵繞著縮成一團的義軍軍陣疾走奔馳。
只要尋到一處防御薄弱的地方,明軍騎兵便像聞到了血腥味的狼群般一擁而上,以駭人的聲勢朝義軍軍陣發動沖鋒。
而當義軍士兵樹起長矛和盾牌做好防御準備時,明軍騎兵的沖鋒便戛然而止,停在明軍陣前五步引弓便射、在人群中激起一陣慘叫和血霧。
張維賢手里的這批騎兵要麼是精銳募兵、要麼是勛貴們派來給他撐腰的家丁,紀律、士氣和武藝遠不是尋常明軍能比的。
義軍零星的鳥銃和箭矢完全嚇不住這些騎兵,他們淡定地矮下身形、盡可能降低被箭矢和彈丸命中的概率,直到將雙方的距離縮短到五步之內才氣定神閑地張弓射擊。
“後面的混蛋都給老子讓開!敵人的騎兵馬上就要沖上來了!”
“憑什麼老子就要待在外面挨弓箭射!”
“我們的弓箭手呢?趕緊還擊啊!”
朱翊鈞撥給白五的本就是降兵和烏合之眾,這些士兵在箭雨面前徹底丟掉了最後一點紀律,推推搡搡地想擠到軍陣後面去、讓本就混亂的陣型更是雪上加霜。
白五此刻終于感受到了劉棟當初的絕望,缺乏弓箭手、缺乏騎兵、步兵又沒能排成嚴密有序的陣型,他面對張維賢的襲擾可謂是沒有絲毫的
^0^還手之力。
每次他想趁明軍騎兵靠近時帶兵撲上去,張維賢的騎兵們揮動馬鞭、一個加速就把義軍士兵輕松甩開,還順帶著朝追兵臉上射出一波箭雨。
白五又不甘地帶隊嘗試了幾次,結果不僅連明軍騎兵的毛都沒摸著,還把義軍本就混亂的陣型拉扯地更加稀碎,讓張維賢找到機會分割並殲滅了一小部分義軍。
義軍的陣型在張維賢一次次的試探性攻擊之下被攪得越來越亂,張銘率領著明軍大部隊匆忙從戰船上跳到岸上,馬上就要沖過來將義軍左右包抄。
眼看事不可為,白五也顧不上那些降兵和其他依附于義軍的起義軍了,招呼著白七帶上自己的老部下們拔腿就跑。
連白五和白七都帶著義軍跑了,其他人就更沒有抵抗下去的念頭了,紛紛就近鑽進樹林里沒命地向後逃,上萬名義軍眨眼間便作鳥獸散。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