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城告破之後,朱翊鈞兌現承諾、將杜寶興封為千戶,並從並從義軍和降兵中抽出八百名老實憨厚的士兵組建土龍營,將這支部隊交給杜寶興指揮。
照例將城內的士紳和豪商斬首示眾、席卷了城內的府庫和富人的資財後,義軍只在城內留下三百多名士兵看守。
朱翊鈞便再次率軍傾巢而出,集中手上幾乎所有機動兵力撲向下一座被圍困的城鎮,再將攻破東台城所用的那套方法如法炮制。
在東台城之戰的基礎之上,朱翊鈞和杜寶興總結出了一套更為有效的攻城方法︰
大部隊在城下敲鑼打鼓,用鳥銃和輕型火炮朝城上守軍射擊、組織幾次佯攻吸引守軍注意力,為土龍營挖掘地道、準備爆破創造條件;
爆破成功後,步兵趁著守軍被炸懵的機會推著盾車發動總攻,土龍營的士兵盡快清理城牆裂口處的碎石,方便後續的大部隊迅速通過;
以明軍的平均士氣和戰斗意志,城牆被攻破後戰斗基本也就結束了,但如果守軍此時還想據險反撲,那就用盾車沖破拒馬和長矛兵組成的防線、將戰斗一口氣拖進貼身肉搏戰;
最後由披著雙層甲冑的精銳步兵出場掃尾,經歷了這麼一連串的猛攻,再驍勇善戰的敵人也要被一波沖垮,義軍就可以順勢搶佔城內險要位置、將整座城鎮接管下來。
為了防止守軍狗急跳牆、跟義軍打巷戰,朱翊鈞在攻城之前還會特意將包圍圈放開一個缺口,讓守軍看到逃跑的希望。
只要城內守軍從義軍特意放出的方向逃離,義軍的騎兵就會猛撲上來、給四散而逃的潰兵們最後一擊,將盡可能多的明軍俘虜後編入軍隊。
事實證明、這是一套相當行之有效的攻城流程,明軍從沒遇到過會挖地道爆破城牆的敵人。
直到義軍一鼓作氣、沿著運河攻佔了整整三分之一個揚州府,他們也沒有在攻城戰時遇到比東台城更頑強的守軍。
而且隨著朱翊鈞手頭兵力逐漸富裕,李榮山、鄧元飛等人的疑兵也從純粹的虛張聲勢變得威脅性越來越大。
鄧元飛甚至還憑著突襲和誘騙攻下了兩座防御薄弱的城鎮,這就更讓遭到圍困的城池膽寒,許多城池連派斥候出去探路的念頭都沒了。
由于與外界的來往幾乎斷絕,不論義軍將穴地攻城法反復用多少次,下一座城池的守軍仍舊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和應對之策,一次次重復著猝不及防、城破人亡的戲碼。
隨之而來的是義軍在兵力上的暴漲,在剔除掉嚴重殘疾、老朽、幼童和拒不投降的死硬份子後,朱翊鈞麾下的直屬部隊已經膨脹到了近三萬人,“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的名號也愈發響亮。
“大半個揚州府已經近一個月沒有傳來任何訊息,派出去的信使也一個個有有去無回,難道是出什麼大事了......”…
應天府郊外的軍營之中,張維賢凝視著桌案上的一張地圖不住喃喃自語,他的神情凝重地幾乎滴出水來。
在那張詳細標記著整個揚州府縣鎮、地形、人口和田畝數的地圖上,大半個揚州府的區域此時都插上了一桿散發著不詳氣息的小紅旗。
這意味著那些區域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向應天派出信使,應天派去的信使也全都石沉大海。
要是往好處想,這也許就是單純的倒霉而已,朝廷在揚州府的驛站被山賊襲擊了,派出去的信使也恰好撞到了盜匪而已;
但要是往壞處想,那就很可能是爆發了波及大半個揚州府的大規模叛亂,而且叛軍的規模至今還在不斷擴大!
不過大半個揚州府在一個月之內被叛軍完全圍困?這種事情有些過于駭人听聞了,張維賢至今仍有些舉棋不定、不知道該做出怎樣的決斷。
“公子,我帶人收攏並審問了一批僥幸從揚州府逃出來的潰兵,這是審問出來的所有信息,不知道公子準備怎麼處理這些潰兵?”
張維賢還在盯著地圖發呆,他的副將——張銘突然掀開軍帳的簾子走進來,將手里的一封文書遞到了張維賢面前。
張銘的生父侍奉張家數十年,不知多少次為英國公一脈出生入死,可謂是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為了報答他的忠誠,現任的英國公張溶便將張銘從小安排在了自己最看重的孫子張維賢身旁,讓他擔任張維賢的親隨和護衛。
十幾年的相處向來,現在兩人雖然明面上還是主僕關系,但實際上已經跟兄弟沒什麼區別。
見張銘進來,張維賢面上的凝重之色也不禁緩和了幾分,他隨手翻了翻張銘交上來的那封文書。
“辛苦了,普通士兵看押起來等候朝廷發落,將官和文臣即刻派人從海路押送進京。”
“明白。不過那個名為‘劉棟’的千戶的供詞......怎麼說呢,公子看看就好。”
“一些敗軍之將的瘋話罷了,我還遇見過說倭寇那身簑衣刀槍不入、一雙肉腿跑得比馬快的呢!還祝廣昌......編瞎話也不知道打打草稿!”
張維賢不屑地嗤笑一
^0^聲,他這幾個月可是好好地長了一回見識。
要不是親眼所見,他根本無法想象南方的衛所軍已經腐敗到了何等地步,那些腐敗軍官為了逃脫懲罰又能編出怎樣無恥的瞎話。
但他的神情又很快轉為疲倦與擔憂,他不相信劉棟的供詞,但東台城丟了卻是不爭的事實,那可是運河沿途的重要節點,不盡快收復可是會出大問題的。
作為大明的帝都,燕京城的規模和人口數在整個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每天都要消耗掉幾乎天文數字的各類物資。
與此同時,燕京和周邊區域的糧食、煤炭等生活物資的產能卻低得離譜,絕大部分物資都依賴那條貫穿南北的運河供應。
如果運河出了問題,那這個問題很快就會反應在燕京的物資供應上,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掩蓋的。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