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九百零四章 成王敗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夢吳越 本章︰第九百零四章 成王敗寇

    “為何他們要置你于死地?”

    “反對朕的那些人,只是在延續這片土地的傳統,成王敗寇,成功者擁有一切,失敗者將一無所有包括生命。不能因為三代大齊皇帝短暫的新政,就否定這個延續千年的傳統。”

    景炎皇帝亟需返回天心城,處理危局。

    回國途中,瑪麗嘗試和她丈夫探討更深層的話題,對于劉帆口中的“傳統”,英國女人並不了然,也根本無法理解。

    “難道就一定要你死我活嗎?難道沒有和平的方案解決爭端?”

    劉帆呵呵一笑︰“這里和歐洲不同,失敗者退無可退,整個大齊疆域,北方是荒漠,西部是雪山,東部是大海,南邊是雨林,你可以把這片土地理解為一個巨大的牢籠,退無可退,逃無可逃。”

    瑪麗笑道︰“原來你是個地理決定論者?”

    劉帆不置可否的點點頭。

    “你的情報頭子把事情搞砸了?”

    “是的,情況不容樂觀。”

    吳忠國把事情搞砸了。

    這位簑衣衛總管給皇帝制定了一個嚴密的平叛計劃,然而計劃只執行一半便宣告失敗。

    反對派不願投靠政府,也就是說吳忠國把錢送了出去,敵人卻沒有投降。

    “他們想要整個國家,以及,”劉帆用手比劃著,“我的腦袋。”

    更大規模的罷工、游行正在醞釀。

    皇帝忿忿不平道︰“內閣那些老頭子們只會寫官樣文章,沒了康相,他們什麼也不是!眼看著星星之火,已然成了燎原之勢。”

    事已至此,劉帆必須盡快回國力挽狂瀾。

    瑪麗長嘆一聲︰“叛亂最初是如何產生的?是因為加征稅收嗎?”

    劉帆不屑道︰“大齊稅收已經很低了,估計還不到英國的一半。叛亂••••”皇帝提高音調,“是某些勛貴煽動的,為的是稱王稱帝,和他們標榜的自由公正沒有任何關系!”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樣的故事在英國、法國都曾發生過。”瑪麗搖了搖頭,陷入沉默。

    暮色下,陽光斜斜灑在太平洋海面上,蔚藍的海水在萬丈金光下變成了金黃色,水天相接之處剛剛雨停,掛起一道彩虹。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瑪麗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有機會看到這樣美麗的日落。

    劉帆眺望遠方,喃喃自語︰“待平定叛亂,我當效法太祖皇帝,早早傳位于太子,與你一起環游世界,天心城的事情,太讓人憂心了。”

    瑪麗敷衍一笑,她知道這一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按照劉帆剛才提出的理論,如果回到不能平息叛亂,皇帝和他的帝國都將覆滅,自己恐怕也會死無葬身之地。

    景炎皇帝見皇後憂心忡忡,連忙寬慰她道︰“天心城是最偉大的城,不是幾個暴徒能撼動的,想毀掉這座城可不是容易的事!”

    瑪麗好奇問道︰“天心城是如何建起來的?”

    “說來話長!”

    往事不堪回首。

    景炎皇帝耐心向他的皇後介紹起這座都城的來歷。

    “平心而論,”劉帆眺望京城方向,“這座都城建立之初便充斥著陰謀與殘暴。”

    瑪麗點頭道︰“我在倫敦時听人說過,你的祖先,齊國的太祖皇帝是個殺人狂,是個瘋子,他建立了最恐怖的統治,比羅剎的伊凡大帝還要恐怖。”

    劉帆尷尬一笑︰“說對了一半,劉招孫不是瘋子。”

    大概沒有皇帝像劉帆這樣貶低自己的都城,直呼太祖名諱,貶低自己的祖宗。

    瑪麗岔開話題道︰“繼續講天心城。”

    劉帆眯縫起眼楮,夕陽沉入地平線,這時候侍衛長拎來一盞馬燈,小聲向皇帝稟告航行事宜。

    一切安好。

    劉帆叮囑侍衛長王斌夜間務必小心,提防海盜或法國人的襲擊,王斌點點頭,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船艙里又只剩下皇帝皇後兩人,劉帆開口道︰

    “天心城是太祖皇帝建的,準確說是國舅金大久建的。”

    “那時候京師已然殘破,又有前明殘余勢力,西安洛陽衰敗不堪,不堪為我朝都城,南方如金陵揚州皆霸氣不足,總之都不宜定都,加之當時主要對手為靠近南邊的紅毛夷,于是太祖皇帝就選擇在均州,須知先前太祖皇帝的籍貫便在這里。”

    瑪麗這才知道原來太祖故鄉是在這片山清水秀、物華天寶之處。

    “後來證明,以天心城為都城,代價極為慘重!”

    “慘重?死了很多人嗎?”

    瑪麗皇後聚精會神的听著,在皇帝描述中,天心城的每一座宮殿,每一段城牆都流淌著公民(從前稱之為百姓)的血淚。

    仿佛這座城的存在便是一種原罪。

    確是原罪。

    一百多年前劉招孫的大舅哥金大久驅使數十萬軍民均州舊址上修築都城,耗費人力財力無數,單是為了將巨木從緬甸安南運出深山,便累死上千名役工。都城斷斷續續修建了十年,期間遭遇一次地震,兩次洪水,三次火災。據說都城建成之日,至少有五千具尸體被永遠掩埋在地底下。

    那是大齊瘋狂擴張的年代,疆域不斷拓展,人口持續增加,各種超級工程也爭先上馬,除了營建天心城,劉招孫生前還疏通運河,開闢海運航線,擴建碼頭,修繕驛道••••這些工程在當年堪稱氣勢恢宏,然而在他駕崩後不久,這些勞民傷財的基礎工程便陸續被叫停——帝國再無力承擔這些高昂的成本了。

    說回到天心城修建,在建成這座雄偉的、足以媲美唐長安,古羅馬的都城後,朝廷很快又強令武昌、長沙、開封、西安等地百姓,共計五十萬人遷徙至此,填充人口。然而當年因為這項錯誤決策,顛沛流離病死餓死于中途者不計其數。

    好在當年太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不過五旬便龍馭賓天,否則不知道在他的治下大齊將淪為怎樣的人間地獄•••••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天心城見證了太祖皇帝的急速崛起與瞬間隕落,見證了太宗皇帝中興的新政,見證了長公主與劉堪的骨肉相殘,見證了廢太子劉無忌的癲狂和天授女皇的力挽狂瀾,當然也見證了景炎皇帝的還政于民全面放權。

    大齊王朝歷經四代,跨越百年,各項制度的演化已經漸漸背離創始者的初衷。

    “烏托邦是不存在的。那些立志成為聖人的君主,最後都成了千古暴君。比如太祖皇帝。”

    劉帆對太祖一手創立的極圈主義制度深惡痛絕,雖然後世史官們在記錄後期那段歷史時,通常會說“因為奸臣蠱惑,大齊在草創之初走過一些彎路,付出過了一些代價,什麼發展的陣痛,必須承受的代價。

    然而,錯了就是錯了。

    史官輕描淡寫幾句話,便是幾萬人幾十萬人幾百萬人的生靈涂炭。

    劉帆一直注重約束皇權,關注臣民,保障其權益。

    可是,即便如此,他要被他的臣民們推上斷頭台。

    反對派的口號是,不能達成徹底的和平,就是徹底的反對和平者,不願走下龍椅的皇帝,就該登上斷頭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挽明從薩爾滸開始第九百零四章 成王敗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挽明從薩爾滸開始第九百零四章 成王敗寇並對挽明從薩爾滸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