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93章︰冬日漸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莫韃 本章︰第193章︰冬日漸暖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無廣告!

    逛了一圈,德才均備體健全七齋,眾人的目的地,繼續拐到下一站。

    下一站是哪里?

    湖心島,未名湖的湖心島還挺大的,對得起湖心島這個稱號了。

    為啥登島?

    主要是因為里面還有一個魯斯停。

    基本上國內的大學都會有一個湖,而湖中有一個小島,島上還有一座亭,這個島就叫做情人島,而亭子就是情人亭。

    好吧,北大湖心島上的亭子全面就是魯斯停。

    它位于未名湖中心的湖心島上,俗稱島亭,是一座木質結構的八角亭,亭頂為寶塔狀,底座為高一米有余的八角形石台,亭下建有地下室,亭外有回廊,亭內據說有地道,以備戰爭時期緊急情況。

    听到有地道的時候,這幫家伙都興奮不已。

    一副摩拳擦掌,就要進入地道探險的模樣。

    其實,想都不要想。

    之前,在博雅塔上能夠登它已經是萬幸,現在想要進入魯斯停地道,誰敢?

    這種地道就算真的有,也幾十年沒有維修了,有毛病才下去探險。

    因此,甦亦也只是提了一嘴,並沒有什麼行動。

    魯斯亭是1929年亨利•魯斯為紀念其父年任燕大副校長的魯斯義而捐資建成,故又名斯義亭。

    到了1930年才建成,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時,魯斯基金會捐資重修島亭並將其重新命名為魯斯亭。

    魯斯亭修建之初為師生團體聚會場所,1966年前北大工會曾在此開設圖書館,道了後世,魯斯亭作為會議室使用。

    所以,這個亭子,不是那種空心的亭子,而是八角都又窗戶,完美的隔絕出來一個空間。

    想要談戀愛偷偷過來這里約會是很不現實的一件事情。

    不過上湖心島之前,甦亦他們順帶把石舫的資料也給整理出來了。

    相比較魯斯停,湖心島旁的這個石舫來歷就比較大了。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淑春園亦遭破壞,僅殘存石舫底座及“臨風待月樓”,即今臨湖軒故址。

    在波光瀲灩、秀麗柔媚的未名湖的湖面上,在湖心島的東側,停泊著一艘永遠也開不走的石“船”,這就是有名的石舫殘跡,是清代權臣和淑春園內建築的唯一遺存。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遠在清代乾隆年間,未名湖一帶原來是和淑春園的一部分。關于和的故事在民間有很多的傳說,和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只不過讓人們想不到的是,這位一代巨蠹的淑春園竟與我校的校園有著直接的歷史因緣。從當年冠絕京師的一代名園到今日的湖光塔影,其中周折並不平靜,而是在曲折之中多少帶點巧合的意味。”

    大家是是從石舫處拾級而上到的湖心島,相比較其他地方,這里就比較熱鬧了。

    學生很多。

    先看到的可能是社團或是相同愛好者的聚會一群學生圍成一圈,他們手中也拿著印稿,時不時的就有討論聲音出來。

    眾人面面相覷,不用想都知道這些就是同行了,估計都是某一個社團的學生在這里有活動,應該是跟他們差不多,不過相比較之下,古建保護協會這邊的陣容就有些強大了,人數太多了。

    浩浩蕩蕩殺過來,原來待在湖心島的學生,都下意識安靜下來了。

    看著甦亦他們這邊人數太多,都下意識看過來,看到甦亦不斷拿著相機拍照,他們好奇,又不好意思靠近過來。

    最終還是有人過來了。

    想要讓甦亦幫忙照相。

    對于這種事情,甦亦肯定也不會拒絕,就是一張膠卷的事情,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哲學系的,也不是什麼社團,就是一幫禪學愛好者,在這里討論中國禪宗史。

    唰的一下,黃鶯歌就望向甦亦,“小師兄,革命戰友啊!”

    之前,甦亦就曾今給她們列過一大堆胡適的禪宗史料文獻,這點,讓她極為印象深刻。

    黃鶯歌想要挑唆甦亦加入他們的討論,被拒絕了。

    跟一幫哲學系的大仙討論禪宗史,找抽呢。

    還是老老實實整理燕園文物史料吧。

    幫對方拍完照片,約定周末可以去文史樓暗室領取照片,甦亦就帶著協會這幫家伙離開湖心島。

    都說文史不分家,然而,對于甦亦來說,他的研究方向跟文學關系不大,但跟哲學的關系卻挺大,因為他研究佛教考古,而在大學校園里面,研究佛教的專業並不是在歷史系,而是在哲學系。

    因為哲學系下面還有一個宗教學,研究的東西就是這一卦的。

    文史哲,也不是說說而已。

    只是甦亦沒有想到第一次跟哲學系的大仙打交道,竟然是在湖心島,而且還是幫他們拍照,也算是緣分了。

    離開湖心島,繼續下一站。

    下一站就是北大第一體育館。

    前世,北大最豪華的體育館應該就是邱德拔體育館了,然而,最早建立的確實第一體育館。

    第一體育館,也簡稱一體。

    是曾經燕大的男子體育館。

    這座建築物也是由私人捐贈建築的,它是燕大所在的美國托事部主席華納捐資興建的,因此,也被命名為華氏體育館,位于燕大東西方向主軸線的延長線上,與辦公樓隔湖向望。

    因此,一體也采用了與辦公樓相近的形制,主體屋頂為廡殿頂,兩翼配有副樓。

    看著眼前的龐大建築體,眾人只能感慨,美利堅的資本家真有錢,這麼大的一棟樓說捐贈就捐贈,不知道收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也有同學說,“資本家也要好的跟壞的,咱們國內也都民族資本家,紅色資本家。”

    王訊發出豪言壯語,“我以後畢業了,不知道國家允不允許捐樓,要是允許的話,咱也爭取給咱們北大捐棟樓。”

    眾人鼓掌。

    甦亦能說啥,只能說,“那要加油了,不出意外的話,國家應該是允許的。”

    張新起哄,“到時候,讓咱們北大也以你的名字命名,到時候應該叫王訊樓?還是叫訊樓?”

    王訊理所應當道,“當然叫王樓了!”

    噗嗤!

    這貨確實是人才了。

    也真的是人才。

    北大考古專業第一個博士畢業生。

    那麼第二個是誰呢?

    不是別人,就是咱們的張新教授,他倆都是同一屆讀博的。

    為啥那麼多研究生,就偏偏他倆讀博?

    因為我國在1981年,開始進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審核和博士生導師的遴選工作,而考古學第一批博導,北大也只有宿白先生一個,社科院則是夏鼐先生,此外,還有川大的徐中舒先生以及吉大的于省吾先生。

    主語中大的梁釗濤教授則屬于人類學博導。

    北大讀博的研究生,差不多就是77-78級以後開始讀的,他們之前,像甦亦他們,而也不需要讀了,直接碩士畢業就可以留校。

    因為等三年以後,他們畢業,理論上已經把書已經讀完了。到時候,還能讀博嗎?也能,但不需要全職了,直接讀個在職博士就行。

    早些年的在職博士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那麼王訊這樣的人才要給北大捐樓現實嗎?想都別想,干考古的,都是窮人,唯一的合法收入除了工資就是稿費了。

    想要給北大捐樓,這得多少稿費啊?

    就算像是乾隆一樣,專著高產似母豬,也沒戲,除非不當人文社科學者。

    不當商人,也要要當科學家,那種一個專利就獲利幾千萬上億回報的理工科學者,估計就行了。

    經常呼吁不要總是報道戲子,要提高科學家的待遇,要比有錢,頂級的科學家跟頂級的娛樂明星?哪個有錢?

    不管是誰,反正不是干考古的。

    但人家有這樣的志向,也不能打擊不是,必要的鼓勵還是要有的。

    少年不懼歲月長,彼方尚有榮光,對于這樣的赤子之心要鼓勵。

    給北大捐樓,內地的富豪就比極少,比較多還是香港富豪。

    比如後來的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李兆基人文學苑,都是香港富豪捐贈的,普通人,想要捐樓,其實也難,因為北大能夠搞基建的地方也少,大部分都是文物保護區域,拆個宿舍樓重建都引起極大的爭議,更不要說隨便建樓了。

    誰不想給北大捐樓呢?

    在國內最高學府,有這麼一棟建築物用自己的名義來命名。

    成為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心中最寶貴的青春記憶,要是能做到像後世逸夫樓一樣支配著國內各大高校的學生記憶,都牛掰。

    不過這事,也就想想而已了。

    “一體這邊來歷清晰,建築體背後的故事也清晰明了,唯一需要填充的就是捐贈者的資料了。此外,大家可以把重點放在建築形式上,那麼龐大的仿古建築,它采用的樣式,還是有參考價值的,咱們現在上古建課,還沒機會去做田野調查,那麼先觀察咱們北大這些復古建築,把它們的樣式都弄明白了,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具。在咱們國內,極少數能夠有那麼成規模的仿古建築全體,咱們北大算是獨一份了,這得感謝它的設計者亨利•墨菲。”

    甦亦先是拍照,然後開始跟眾人介紹,這些古代建築屋頂樣式。

    大致來說,古代建築屋頂樣式,是象征著身份地位的,因此,這些屋頂樣式也分幾倍,大致可以分為七等。

    第一位重檐廡殿頂。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征尊貴。

    第二位重檐歇山頂。常見于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築。

    第三位單檐廡殿頂。重要的建築。

    第四位單檐歇山頂。重要的建築。

    第五位懸山頂。民居、神櫥、神庫。

    第六位硬山頂。民居。

    第七位卷棚頂。民間建築。

    ……

    這些知識,屬于古建的入門知識,大家都不算陌生,但卻很難對號入座。

    甦亦就以一體為例,讓大家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他這也算是寓教于樂了。

    一體就是典型的單檐廡殿頂。

    什麼叫做廡殿頂。

    清朝時期,廡殿頂只能用于皇家和孔子的宮殿,其中又以重檐廡殿頂最為尊貴。

    說著說著,又扯到廡殿頂的來歷了。

    “其中廡殿頂最早,約出現于先秦時期。據《周禮•考工記》載‘商人四阿重屋’,即早在商朝,已有四阿屋頂,但只是四坡水的茅草房而已。”

    古代所有的建築,幾乎都有跡可循,最終追尋源頭都可以從考工記得到解釋。

    扯了一些關于考工記的廢話之後,甦亦再次回到一體的建築風格上。

    既然北大有一體,就會有二體,一體是曾經的燕大男子體育館,那麼二體就是女子體育館。

    落成于1933年,為威廉•鮑埃夫婦捐資興建,因而又名鮑氏體育館。鮑氏體育館坐落在曾經的燕大校園所設計的南北軸線之南端,其建築形制采用了廡殿頂,素牆青瓦,紅色柱子,一層入口采用了別致的拱形入口。

    北大一體跟二體都是20-30年代建設的,很有民族特色,豪華的廡殿頂上,灰色的頂瓦從高高的上脊由上至下整齊的依次排列著,屋檐外伸、上挑,距房體有兩米之遠,屋檐與上脊形成一個“帶式”彎度。

    在屋檐下面的檁方子上,用各種顏色畫的多種動物的精美畫面,不熟悉北大的人們很難想象在這一宮殿一般的建築物,竟是一個非常豪華的體育館。

    墨菲之所以喜歡用單檐廡殿頂,就是因為它主要豪華大氣,卻不會像重檐廡殿頂那麼鋪張浪費,施工難度也沒有那麼高,樣子,格調都具備,好用又實惠。

    不要看,燕大當年一水的豪華仿古建築,就覺得燕大辦學經費富得流油,並沒有,當時燕大也很窮。

    墨菲的設計規劃圖一改再改,最終也沒有辦法把設計規劃圖上的建築全部建成。

    但標志性的博雅塔,卻最終留下來了。

    “這種古建式的體育館在國內很少見,咱們北大的一體,算是罕見建築物了,很有參考意義。”

    可以從這些建築去觀察明清大型宮殿。

    當然,這些建築物,終究都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只能算是仿古建築,不能算是古建。

    就算如此,對于同學們想要了解古代建築也算是一個極好的教具。

    逛一體的時候,還有男生提議道,“小師兄,什麼時候,咱們可以過來玩一玩?”

    “什麼時候都沒有時間。”

    甦亦想都沒有想,就拒絕。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北大學考古》,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北大學考古第193章︰冬日漸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北大學考古第193章︰冬日漸暖並對我在北大學考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