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82章︰什麼是千與千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莫韃 本章︰第182章︰什麼是千與千尋

    莫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迫不及待!”

    黎新葉也沒有躲避。

    她也想知道,甦亦把她畫成什麼樣子。

    于是,甦亦就示意她坐著,開始作畫。

    其實她不坐著也沒有關系,漫畫就是一個創作者的幻想。

    除了臉部輪廓線條,其他神態動作,周邊環境都隨意作者創作,想要畫啥就畫啥。

    甦亦讓她坐著,完全就是為了以示隆重。

    都是套路。

    黎新葉坐下來,甦亦又開始構圖。

    黎新葉的發型跟臉型都跟方靈不一樣,她跟方靈的齊肩短發不一樣,而是綁著兩根麻花辮,跟以前的馬尾不一樣,以看,就是特意辮過頭發的,還留著年代感很足的齊劉海。

    跟方靈有點臉蛋不一樣,她的美是那種看上去很舒服的美,很耐看。

    臉型是典型的美人臉——鵝蛋臉。

    這是甦亦很喜歡的臉型,典型的鵝蛋臉,不過下班有點小尖,不過跟錐子或者瓜子都不沾邊,沒有那麼菱角分明以及冷若冰霜。

    雖然整個人很縴瘦,但好在臉上還有點肉,乍看一眼,可愛又不油膩。

    跟勾勒方靈的側顏不一樣,黎新葉則是正面,而且不是坐姿,直接勾勒出她的全身像,手臂擋在額頭沐浴著陽光。

    而旁邊的還添加一些參照物,直接用一棵樹拿來當背景圖,這是一個孤零零長在大草坪上的樹,不過草坪旁邊沒有圖書館,少女的手中卻捧著一本書,如果仔細觀看的畫,還可以看到有幾個小字“一顆開花的樹”,後面就是三行xxxx字母表示文字,沒有留下太多的留白。

    結果他剛剛畫完,方靈就一陣驚呼,然後滿是幽怨的望著甦亦,“小師兄,好偏心,把我們家葉子畫的那麼美!”

    黎新葉接過速寫本,也驚訝,“全身像,跟方靈姐的不一樣啊,栩栩如生,還有畫面感,似乎可以走出華中。”

    甦亦笑道,“你本來就是漫畫走出來的少女。”

    “過分!”

    旁邊的方靈都笑起來了,場面歡樂。

    實際上,甦亦繪畫的靈感,就是來自于《一開花的樹》,或者說是來自于席慕容的作品。

    前世,自從初中在學校門前的舊書攤上花了十塊錢購買了一本席慕容作品全集以後,甦亦基本上就不購買過席慕容的書。

    直到大學畢業,才心血來潮購買了一整套《席慕蓉詩集全集》,這套詩集,幾乎囊括了席慕容的全部詩集。

    她的詩集,大陸目前也就一共出版有七冊,《七里香》是第一冊,也是她最廣為流傳的一冊。選錄了許多關于愛和青春的詩歌,用唯美和浪漫,抒發著年少的心情。

    這個七里香跟周董的七里香有啥關系?

    沒啥關系,非要說有關系,就是名字一樣。

    其他六冊,分別是《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邊緣光影》《迷途詩冊》《我折疊著我的愛》《以詩之名》。

    光听名字就知道文藝範十足。

    她在詩中抒寫青春、愛情,也回望故鄉、故人。她的詩符合我們對詩歌的一切想象古典溫柔、浪漫憂傷,帶著些禪意,和一種年輕時謙卑青澀的愛意。

    當然,這是新版的書,插圖精美,質感十足,當然,也貴了很多,從十塊錢變成一百多。

    但,甦亦還是購買了。

    就好像大家都覺得欠星爺一張電影票一樣,甦亦也覺得自己欠席慕容一套書的版權費。不過就跟大話西游重新上映販賣情懷賺取一千多萬票房一樣,這套書買的多好,甦亦就不知道了,估計銷量也不是很好。

    當然,這個不是重點。

    重點是里面的插畫,很有意思。

    書中配插畫,均為席慕蓉本人所畫,也是她十幾歲時的作品,與十幾歲時的心情相得益彰。席慕蓉的詩歌代表作《一棵開花的樹》《青春之一》等,都收錄在《七里香》之中。

    自己的詩集,自己配上插畫,對于一個詩人來說,這就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了。

    誰讓人家是畫家呢。

    這個出生在內蒙的女詩人,外婆還曾經是蒙古舊王族公主,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在草原長大後不會射、不會騎,卻有一雙和開弓射箭等力的手——她畫畫,她寫詩。

    很早很早的時候,她就喜歡讀詩,寫詩。到了高中,立志修習繪畫,之後從師範大學的美術系畢業,再留歐專攻油畫和銅版畫。

    從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畢業後,在大專院校的美術科系里擔任教職,就這樣認認真真地過了許多年。

    因此,詩對她來說,就是一種愛好,卻因為愛好而廣為人知。

    她的繪畫非常不錯,不少出版的詩歌還有她親自手繪的插圖,少女少男的速寫插圖,充滿夢幻的色彩。

    對于,某些喜歡這些文藝調調,又幻想浪漫愛情的少男少女來說,這些情詩配上這些浪漫的插畫,太過浪漫了。

    甦亦就是從這些書中插圖獲取靈感,才有了黎新葉這幅手下讀詩的畫作。

    一切都恰好好處。

    甦亦望著她,“喜歡嗎?”

    “啊!”

    黎新葉先是一愣,又有些不好意思道,“很喜歡,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繪畫形式,看入神了。”

    甦亦解釋,“這是漫畫!”

    “漫畫?”

    方靈跟黎新葉都是第一次听說過。

    于是,甦亦解釋,“大概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十六世紀開始使用夸張的表現手法,本是作大壁畫時,在小紙上的速寫,但因夸張的畫作,滑稽的表現,而開始了西洋的漫畫。同時,漫畫自西方傳入日本,並發展出獨特的繪畫風格,逐漸在日本形成了擁有大量讀者群的龐大產業,其影響也延伸到其他國家。在咱們國家,1925年,上海《文學周報》連載了豐子愷的畫,該刊主編鄭振鐸把豐子愷這種獨特風格的畫定名為漫畫,從此漫畫一詞開始在中國流行。不過這只是一個說法,也有人說,1904年的時候,國內就有漫畫刊登于報紙的。但不管怎麼說,咱們國內的漫畫更多還是受到日本漫畫的影響,這個方面跟油畫還不太一樣。”

    漫畫源于歐洲,但日本才把它發揚光大,這點,無容置疑。

    甦亦也只是簡單跟兩個姑娘科普一下漫畫的概念。

    黎新葉說,“以前看過一下插畫,以及小人書,有點類似于甦亦你的畫,又不太一樣,沒有你這樣的線條分明。”

    甦亦解釋,“小人書是連環畫,跟日本漫畫差不多,不過畫法還是不太一樣,連環畫主要是從咱們中國畫演化起來的。實際上,日本漫畫也借鑒咱們中國的連環畫,有種說法,日本在戰後重建的特殊歷史時期,連環畫被用作美化日本侵略戰爭的宣傳工具,被政府大力推廣,後來有一個日本青年,覺得這樣用連環畫浪費了,于是就將連環畫的方式與迪斯尼動畫風格做了結合,創作出了漫畫這種風格的東西。這個日本年輕人就是手冢治蟲先生。他一手建立了日本漫畫的發展方向,也被稱為日本漫畫之父。”

    說著,甦亦隨手就畫了一副當年手冢治蟲手繪的孫悟空與鐵臂阿童木的對比圖。這幅圖手冢治蟲的親筆畫作,表明漫畫與連環畫的發展關系。

    “這也也太精致了啊。”黎新葉驚嘆。

    方靈也豎起大拇指,“厲害!寥寥數筆,勾畫出兩個極為有趣的小人。”

    “你們猜一猜,哪一個表示漫畫,哪一邊表示連環畫?”

    甦亦拿著畫作,遞給她們看。

    方靈說,“這哪里還需要猜啊,孫悟空肯定是連環畫啊,不過另外一個是誰啊?”

    甦亦望向黎新葉,黎新葉搖了搖頭,“我也不懂。”

    甦亦解釋,“另外一個是鐵壁阿童木,是手冢治蟲繪畫的漫畫作品,該作品講述了未來21世紀的少年機器人阿童木的故事。”

    他本來想簡單提及,沒有想到這話,卻引來方靈的好奇,“這是啥故事啊,小師兄,跟我們講一講唄。”

    甦亦望向黎新葉,這姑娘的眸子葉開始發亮,不用想也知道跟方靈一樣的心里。

    于是,甦亦只能給她們講故事了。

    “天才科學家天馬博士的兒子tobyo,在車禍中身亡。天馬痛失愛子,傷心不已。隨後以自己兒子的外形制造了擁有7大神力、10萬馬力的機器人替代他的兒子。後來由于tobyo不能長大,天馬把它賣給了馬戲團;馬戲團里虐待機器人,他被科學高官官茶水博士贖出,取名阿童木,並帶回科學省……”

    因為沒有看過漫畫,又沒有看過動漫,倆女對故事的帶入不深。

    這點跟白蛇傳的故事不一樣,沒有那麼身後的民間話本基礎。

    但,也同情阿童木的遭遇。

    “那麼好的機器人,竟然賣給馬戲團,馬戲團這幫家伙也太無知了,竟然虐待機器人,阿童木太可憐了。”

    方靈學姐母性大發。

    听到最後,黎新葉眼楮都發紅。

    是自己講故事能力太好?

    還是故事內容本身就太好?

    甦亦都傻傻分不清楚了。

    甦亦講完以後,說,“幕後手冢治蟲本來將阿童木設定為一個非常可愛的女機械人,但因為連載的漫畫雜志要求男孩做主角,手冢才改阿童木為男機械人。其實紅靴子之下,手冢給阿童木畫了一對女孩子腳,可能算是他的無聲抗議。”

    他說完,方靈就說,“我喜歡這個日本漫畫家,我想認識他。”

    說完,她笑著望向甦亦,“怎麼樣,小師兄,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啊?”

    唰的一下,黎新葉俏臉通紅,“方靈姐,討厭,學人說話。”

    因為她曾經跟甦亦說過類似于的話,之前在三角地,她看到甦亦的用毛筆字寫的倡議書之後,就直接說她喜歡這字,想認識他。

    這才有後來的《偶然》,美好故事也是從這里開始的。

    甦亦趕緊轉移話題,“要不,方靈姐咱們還是來猜一猜,孫悟空是哪個連環畫作品吧。”

    方靈搖頭,“不懂,以前都不怎麼關注這些。我們葉子應該懂。”

    黎新葉確實懂,想都不要想,就說,“《孫悟空三大白骨精》,這連環畫,我看過哦。”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這部作品,由著名連環畫大家錢笑呆、趙宏本合作繪畫的作品。

    1960年趙宏本接到腳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經過兩年的時間,與錢笑呆鼎力合作的,110幅的連環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終于在1962年完成。

    這是一幅非常牛的連環畫作品,甦亦小時候,就翻看他老子的藏書,就有這本畫作。

    不管是錢笑呆,還是趙宏本都是牛人。

    在1950年代,錢笑呆的線條功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也為他以後的創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至于趙宏本,其人經歷也極為豐富。

    17歲投師學習連環畫,一開始啥都沒有,他前後被老師盤剝了4年,類似于後來人家說的“兒徒”。出師沒過幾年,繪畫技藝就遠超師傅了。

    至于後來的故事,就更加傳奇了。

    除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外,甦亦的連環畫啟蒙讀物還有劉繼卣的《武松打虎》,這些都是甦亦小時候翻看的東西,沒有想到重回這個年代,竟然用得上了。

    讓甦亦再一次感慨,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是一段寶貴的財富,總會在不經意之間給自己饋贈。

    這些連環畫都是名師大家的作品,繪畫極為精美,耗時極長,普通人很難入門。

    他們的白描手法,都是從國畫學來的,而不是西方速寫的那一套。

    甦亦也會,就是不精。

    回到手冢治蟲的親筆畫作對比圖,他畫中的漫畫人物是鐵壁阿童木不假,連環畫人物是孫悟空不假,但孫悟空的形象卻不是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而來,而是從動漫《大鬧天空》而來。

    因為孫悟空的腦袋,完全就是取自于戲劇臉譜畫法,跟蟠桃腦袋差不多。

    不過人家葉子同學都信誓旦旦說,這是出自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連環畫的形象了,他還能說啥。

    甦亦只能豎起大拇指對著黎新葉說,“厲害!”

    當然,這聲厲害也是很誠心的。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北大學考古》,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北大學考古第182章︰什麼是千與千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北大學考古第182章︰什麼是千與千尋並對我在北大學考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