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

第四百章 討董檄文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Deathstate 本章︰第四百章 討董檄文

    ,最快更新青帝 !

    豫、兗、徐三州異變只是天下戰事一個縮影,在神州大地上層出不窮,有些事初看極小,卻漸漸引乎眾人想象的混亂,將群雄各自小算盤都是攪成了七零八落。

    這一天下午,剛清剿幾處青州賊兵,帶著解救數千男女民眾回來,正準備趁夜突襲曹仁部,宛城攻陷、南陽平定捷報就傳至葉青手中……

    “什麼,宛城攻陷、南陽平定?”葉青站住了腳,神色多少有點驚喜︰“這樣快?”

    雖對攻打宛城平定南陽有著信心,但畢竟是袁術——袁術本身不可懼,但他擁有的袁家資源還是很大。

    本想或有糾纏,不想轉眼就平。

    怔了一陣,葉青不由大笑,看了看天色,蒼穹上黑雲翻滾,不時傳來沉沉雷聲,巨大車輪碾過一樣,才緩聲說︰“真是天助我也”

    “南陽一平,荊州誰敢與抗?”

    “現在會盟時機已經成熟了。”

    當下,就在這一天夜里,由葉青這個劉備署名、太後蓋璽作背書的討董檄文,從這里出,先後沿著訊盤、驛道、信鴿多重渠道蔓延開去。

    各州尚未完全崩潰的地方郡縣頓時響應,一層層推波助瀾中,這封討董檄文傳遍天下,就和一道赤色雷電劃破黑雲一樣響徹天空︰

    “余嘗聞逆賊起而賢人生。昔諸呂為亂,平勃奮起;莽逆篡朝,竇融憂心。蓋因其忠臣不,則社稷難安余曾讀秦紀,趙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則百二秦關一朝易主,非喪于楚漢,但毀于權奸而已。丞相董卓︰嘗自稱忠良之臣,然細數其實,大謬而非……”

    啪——董卓府中傳來茶杯碎裂聲音,既而暴怒︰“給我搜繳,全部搜繳不許在洛陽城里出現這大耳賊逆言……喚李儒過來遷都事情給我加快,別只顧著轉移府庫金銀,明天就給轉移民眾張遼和劉表,還有秘諜代號叫銀月夫人,給我挖地三尺找出來”

    “一定完成”李催、郭汜高層將領應著。

    中層將領們卻暗暗叫苦,這差事還不是壓在他們身上——在周圍擄掠太多,有些羌兵甚至砍漢民腦袋冒充敵,司隸一帶的百姓都已經充滿了憎惡,對劉使君充滿了好感,這算個什麼事

    董卓掃一眼就看清楚了情況,隨手點名了兩個︰“徐、高兩位負責此事

    “遵命”徐晃和高順出列應了聲,出門後相視一眼,都是苦笑。

    相識這幾年相互都是了解,兩人一個簡樸自律,一個沉默寡言,共同點是都不善邀功請賞,但平時軍中任務屬他們最踏實認真,被攤上困難任務也最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對知交沒什麼好隱瞞,行至一處花園,眼見四下無人,徐晃就嘆氣︰“兵步、射聲兩營合著才一千軍士,解甲向人堆里一藏就和滴水入了大海一樣,毫無音訊的怎找?”

    高順為人沉默,只是贊同地輕一點頭。

    徐晃打仗前習慣做出打不贏的樣子,再毫無壓力奮勇而為,這時就抱怨一聲︰“這還罷了,總歸和張文遠、劉景升都見過,那個神秘女人卻只在坊市傳聞中,說國色天香,實際誰也沒見過真面目……”

    高順再度點頭,對此說一句︰“太平道的羽化真人追蹤,幾次都沒抓住,狡猾的很,不知怎麼培養出來。”

    “听說此女是劉……咳,的姬妾。”徐晃八卦著,看了高順一眼。

    高順一怔,自舊主飛將軍呂布被殺害後,每听人說起劉備,他的心緒就非常復雜,這時卻听出了徐晃的暗示,半晌一嘆︰“公明你善于觀察大勢,又和關羽是同鄉,說此言的意思我明白。”

    “順亦知此人是仁主、英雄,但此身受呂將軍拔擢厚待,不可能違背節義改投舊主死敵,這輩子怕是只能與此人為敵了。”

    徐晃沉默,再是好友也不可能改變理念,氣氛一時沉凝下來。

    ……此時在冀州鄴城的牧府,和董卓一樣的憤怒也充溢在袁紹︰“劉備,販履小兒什麼時輪到他來這檄文弄著太後就得大義了麼這討董聯盟的盟主應是我才對……”

    逢紀小聲問︰“主公,虎牢關去還是不去?”

    “去”袁紹目光驟冷︰“劉備以為這檄文就能坐上盟主位了……你去幽州拜見回來,地方情況怎麼樣,劉虞怎麼說?”

    “幽州本為窮州,需要青、冀兩州轉移補貼官府經費,但先是劉備清洗了流賊,劉虞這兩年又收留了流亡災民,勸農助耕,開放上谷對胡貿易、開采漁陽鹽鐵礦,收入頗豐,至于劉虞本人對帝位的想法,咳……其自言先祖曾是光武帝的廢太子,列代先帝待諸宗室以仁,宗室不可不義。”

    逢紀看見袁紹臉色難看起來,心里忐忑,卻只能硬著頭皮如實匯報︰“他還建議主公您另請高明,如劉豫州奉太後正統,治下二年無旱蝗之災,他對此自愧不如……”

    啪——茶杯又碎了一只,伴隨著袁紹冰寒聲音︰“別管這懦夫的想法,先去虎牢盟會,再挾眾諸候名義上表勸進,容不得他不答應”

    “主公英明”逢紀出使前受過袁紹囑托,心下清楚的很——正因劉虞脾性溫和好控制,否則選了英雄氣的劉備登帝位?

    恐怕沒兩年袁家就會真正變成臣位

    田豐、許攸等人卻也稱贊︰“扶劉虞作天子是勢在必行應將都城改遷到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冠名大義,這是最好辦法,不以此無以抗衡洛陽偽帝、許昌太後”

    “鄴城”袁紹沉吟著,點頭︰“我明白你們意思,以前尚有些顧忌,但劉備都敢暗取太後,我有何不敢?”

    各方諸侯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是不用說的事。

    這檄文一,頓時打亂了許多人算盤,效果堪比歷史上曹操討董檄文,或說因劉備這時擁兵十萬,控制一州半,又是漢室宗親、太後背書,諸侯受到震動更是猛烈,為此改變主意,或加快步伐的不在少數,局面越來越滑向有別歷史的未知之去了。

    ……相對董卓和袁紹,曹操——或說總督——因征伐徐州,雖有訊盤利器,但非軍情不得打擾篩選條件下,獲知檄文消息落後了一個晚上

    從豫東傳來夏候淵戰敗的軍情,這第一時間佔據了總督的心神,惱怒余還得壓著怒氣,針對著做布署安排直到很晚才入睡。

    第二天早晨,總督在彭城外的大營中醒來,洗漱完、用餐畢,面對才是這份剛呈遞上來的討董檄文抄本︰

    “……以鴆酒灌殺少帝,不及旬日又殺獻帝……北軍越騎營校尉伍孚,見卓殘暴,憤恨不平,卓命牽出剖剮之,而吞並其眾……卓特置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摸金校尉就是官方盜墓集團,這時盜墓可不是為了考古,只為了金銀和貴物,甚至一些皇帝後妃尸體因奇特防腐技術保存栩栩如生,生奸尸事件都有,駭人听聞。

    “呵,我原以為此摸金校尉之法會是我曹操先明,原來是這董黑……”

    這笑話太冷,帥帳下面立著的眾將面面相覷,沒人敢笑出來——不是地上人的不知歷史後續,曹仁、曹純、夏侯悍、于禁、樂進等人,甚至還真的把這句當做主公在開玩笑。

    翻了一頁繼續念下去︰“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污國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苛慘……呵,可不就是桀虜之態,董黑依靠羌胡做根基,以夷制華能不如此?倒開了惡例先河。”

    听了這句正常點的評價,大將于禁總算松了口氣,認真說︰“《左傳•成公四年》曾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自古宜然,此惡例必須禁絕”

    這話一說,有些地上人相視一眼,暗自皺眉,帥帳中的氣氛就顯微微古怪

    于禁為人毅重,敏銳感覺到些,頓時眼神一縮,心下疑惑——難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總督把這些看在眼里,地上人和土著間總有稍異,但只要不泄露都沒有什麼,也不以為意,不動聲色繼續︰“……州郡當各整戎馬,陳兵待,以挽將傾,並匡社稷,以立賢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總督饒有興致念完了,听候的眾將無論是否地上人,都不敢出聲,準備迎接總督的指示。

    但總督只是隨手將這檄文一拋,毫不在意,轉道︰“繼續攻打彭城”

    “……遵命”眾將表情各異出去。

    帳中只剩下幾個真正親信,總督才若有所思低語著︰“這檄文,可不是《封神三國演義》中曹操討董翻版麼?”

    “是,總督大人。”軍督張存時應著,揣摩著頂頭上司的心思︰“大人何不檄,而讓葉青小兒冒名搶了先?”

    總督面色少許怪異,隨手點了點檄文上字句︰“匡社稷?匡誰家的社稷?不是什麼名望都能取,別忘了我曹家不同于歷史,已另起爐灶,這檄文就套回了漢家氣運枷鎖,落了窠臼。”

    張存時恍然,心忖總督終不是曹操,又試探著問︰“虎牢盟會還去不去?

    “給漢室棺材敲釘子的事,攻下徐州之後去去無妨。”總督凝眉說著,隨口問︰“青州兵擴散開了嗎?”

    “青州兵只有六萬留在大營里,還有十萬在曹仁手中作偏師,余都已擴散開到各郡地方就食了,只怕難以收回,要不要收斂一下?”

    總督展開地圖研究著,結合歷史估判著各方的選擇動向,神色自若︰“不用收斂,徐州富庶夠搶一段時間,再處死一批罪跡鮮明亂兵,借人頭平息民憤,怨氣就消了大半,這法子不用我教你吧?還是說怕了?”

    “怎麼會呢,末將唯大人之命是從”張存時躬下身說著,又一笑︰“況且,都是些土著,死就死了。”

    “這想法是對的,牢牢記住,我們是地上人”總督俯視著這大漢九州圖,冷笑︰“地方不過萬里,全境不到六千萬人,也敢號稱九州?這也罷了,爭這麼點地,一個個還瞎鬧騰的很。”

    張存時怔一下,不解問︰“大人的意思是?”

    “你也讀過《封神三國演義》,當知我奪舍的這人做過一《蒿里行》。”總督仰回憶著,吟了出來︰“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听到這里張存時已是明白過來總督的意思——淮南弟是指袁術,刻璽於北方是袁紹試圖立劉虞為帝,這些土著軍閥自相攻擊,連親兄弟都勢同水火,看著人多勢眾,在知道歷史的天人而言其實不足為慮

    總督笑起來︰“你明白了?葉青假仁假義,試圖以土著立場來奪取天下,只會現周圍一堆豬隊友,我看他是寫書寫入迷了,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立場,這種人能有什麼好下場?”

    “大人英明”

    總督擺擺手︰“別吹捧過了,回轉到這詩上,後半部分很有意思——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嘿,念之斷人腸”

    總督臉色稍許古怪,似有些情緒在這身體中涌動,即鎮壓下去,冷笑︰“我可不是這曹操,只要能達到這歷史戰場目標,都可忽視”

    “再說,這個世界看似繁華,實際上只能維持一小段時間,就歸于混沌,只可視為幻景。”

    這才是總督態度的根本原因——誰會對游戲里的npc真正愛惜呢?

    這下土只是自己成就應侯的一個工具,僅此而已。

    總督掀帳望去,戰鼓敲響,戰旗獵獵,五萬主力大軍向著兩面延展開去,又有六萬青州兵不斷從彭城周邊掠來百姓,輪番驅使著攻城,又一輪攻伐開始了。

    他親自督促術師團加入戰場,又回西望︰“葉青此時又至何處?十萬兵……真是處心積慮,三倍突襲下,夏候淵不敗也難,惜我現握有三十五萬,是此人三倍,又有了防備,你又能如何?”

    “報——子廉將軍回報在下邳城遭遇劉備主力偷襲”

    總督震動一下,難道曹仁也敗了?

    不由盯著這人︰“念下去”

    這將額頭見汗︰“是,子廉將軍還說……幸賴偵查得力,及時覺敵蹤,交鋒小挫後撤退,不日就能將敵軍引至預定埋伏戰場”

    總督微松了口氣,又提起心︰“確定是其人?別和南陽郡一樣弄個金蟬脫殼之計”

    “確定,道士團長親自望氣,見赤色蛟龍”

    “哈……好好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青帝》,方便以後閱讀青帝第四百章 討董檄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青帝第四百章 討董檄文並對青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