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紀事

番外第二十八章,賑災

類別︰ 作者︰淼仔 本章︰番外第二十八章,賑災

    ,最快更新侯門紀事 !

    孩子們在京里听過元皓等吹噓多回,傷兵是怎麼當的,遇災有多嚴重,大壞蛋舅舅還殺了人等等。

    滿心里都想學小壞蛋舅舅也吹個牛,在知道出游時,還在京里那會兒,就開始演練。上路以後,更是沒少提起。別人巴不得行程的時候風雨調和,孩子們眼巴巴盼著哪里橋要修路要補。

    盼著當然不對,但急著辦好事兒的心情可以理解。

    接走安書蘭後,開會有份參與。黑加福會告訴她,袁乖寶也會告訴她。這就黑加福小手一揮,兩個小姑娘先擺開給水的攤子。

    “ 當當”,石頭敲個不停。

    蕭鎮總拿自己作大人看待,太子等人在商議怎麼辦更妥當,他夾在這里。

    這邊說話,那邊叮當響,雖在室外也受影響。蕭鎮不滿的對長女吆喝︰“別鬧了!過來听哥哥們說話吧。哥哥們剛說這村里能走出去的人,都去打水尋活路。留下來的走動難,人家過不來。”

    在路上,安三爺主動給個果子,安書蘭事先得到叮囑,而出來阻止,原因就是還能尋水的,不是最緊急要幫的人。

    面前村落里听到動靜以後,扶著牆拄著棍,顫顫巍巍過來的人,才是真的困難。

    太上皇和甦先等幾個人說話,說的是這里怎麼打井怎麼引水過來的話。鎮南王還是以護衛安全為主。

    這地面都干得走一步就一波土塵,長眼的刺客不會埋伏在這里,但太上皇地位尊貴,王爺無時不小心為上。

    長公主帶著她事先準備的一隊人,孩子們的奶媽丫頭這些,正在從車里取下準備的瓜果,和大批的水袋。

    上路的事兒,不敢保證每天都能找到水源,水袋多帶些,每天都備下不少水。

    他們也急,但各安其職,急自己的一塊兒。黑加福、安書蘭這兩個無事忙人,听過鎮哥話後,是最早出去的一隊。

    左手一個瓜,右手一個果,對著循聲求水的人奔跑的兔子般。安三爺夫妻也隨後跟上。

    瓜?

    果子?

    尋水的人見到,眼楮里煥發出生機,步子也似加快。

    長公主含笑喚住她們︰“可不敢就給瓜果吃啊。”

    “為什麼?”黑加福停下步子回小腦袋。

    “還不知道他們缺水幾天了,瓜果寒,好人吃了也有破肚子的,何況他們算病人。快回來吧,咱們帶的有會醫術的,等給他們看過,分發東西一定是你們管我才放心。”

    長公主的話很入耳,你們還有大活計在後面呢。

    黑加福听的舒坦,把安書蘭和安氏夫妻帶回來。

    太子一行這個時候說完了話,一起走出。有的人抱著帳篷布,有的人抱著多余的竹席,夏天車前車後用的竹簾子——也是多出來預備各車更換。

    邊說著︰“父老鄉親不要著急,水有的是,人人都有。等我們先搭個遮陰的的篷子出來。”

    村落房屋能遮陰涼,但怕病氣已在。縱然不提太上皇、太子、王爺夫妻等有多重要,別的人救災不成反添病,這可不好。

    還是自己現搭個能呆的地兒好。

    安書蘭不解︰“靜姝,什麼叫父老鄉親?”

    黑加福想想︰“就是夸你很好的意思,是個問候話。”

    安書蘭笑眯眯︰“那你是我的父老鄉親,我也是你的。”

    樹葉枯干,但樹身不倒,扯個繩子在上面還行。太子等人分兩隊,一隊麻利的搭好。一隊擺下案幾和紙筆,問村民們哪位是村長。听說村長尋水去了,就問長者這個村里多少人,受災多久,再一一登記姓名,讓村民們勉強排個隊。

    嚴重脫水之下,搖搖擺擺的很難排的好,也站不久。好在端慶長公主的速度也很快,帶著隨行的太醫——有太上皇在,因此有太醫同行——趕來。

    太醫拿出渾身解數,也用不成脈枕,也沒功夫請村民們坐。就站著,他手指搭上就成。再看氣色,一個一個的飛快。

    “給水。”

    說過他就走。

    黑加福帶著她的三個臨時小兵,安書蘭一家三口開始行動。

    安三爺扛水袋,大水袋口大,一倒就是許多,安白氏拿小桶接水,安書蘭抱幾個木碗,接好水,黑加福遞出去。

    “給水。”

    太醫說過,由長公主一隊里的人記下。不然黑加福給水慢,他看的快,怕黑加福記不住。

    “中暑,給藥。”

    黑加福對安書蘭氣派的一點頭,安書蘭轉到安三爺身後,後面背著制好的藥丸。

    抓出來,給那個人慢慢吃。

    “給水。”

    “給水。”

    “給水。”

    很快,他們周濟一半村里的人。

    太醫為一個老人的舊疾費了心思時,太上皇帶上甦先幾個人把村子周圍看了一遍。

    “離湖還有幾百里,但水就引不來了嗎?”太上皇苦惱,他的心也痛苦的不行。

    從他身為太子參政時,大災小災不知賑濟過多少。但京里對著公文指揮,噙著梅子手邊梅湯,哪里能真正感受到災難的苦。

    骯髒的面容、烈日折磨下的無能為力…。蟲吃貓搔般,讓太上皇不能安然。他對著天上明晃晃日頭狠狠瞪著,恨不能罵上幾聲,趕快下雨!

    看完這個村子,對著甦先道︰“再去看相鄰村子的河道,我就不信水道不通,井也打不得。”

    甦先和鎮南王滿口答應,請太上皇上車,車上到底涼快些,分一隊人護衛而去。

    端慶長公主不慌不忙,帶著余下的人把這里村民看視過,給他們各留兩碗水和一些瓜果,追趕到鄰村。

    這是極不穩當的舉動,因為他們帶的水有限。但太上皇看到受災人干裂的嘴唇,認為妹妹趕來及時。

    走過三個村子,長公主回太上皇︰“哥哥,咱們得回去了,回去要幾天的路呢,咱們余下的水,只夠咱們回去路上用的。”

    太上皇這才知道上當,舍不得對大長公主發脾氣,對著鎮南王和甦先勃然大怒︰“我就不走,我今天就留在這里。”

    鎮南王和甦先也不否認。

    當天把水散的差不多,這是事先說好的。不然只要水和吃食足夠,太上皇只怕留在這里不肯走。

    他上了年紀,萬一在這洗澡水和納涼都受限制的地方中了暑,誰敢擔待?

    兩個人垂下頭由著太上皇罵。

    但再罵,還得想到孩子們。長公主把水散的差不多,孩子們洗澡都不能。太上皇不是一個人可以任性。再者多罵多喝水。他無力的垂下面容︰“走。”

    天太熱了,他們一身汗又一身土塵,孩子們也是一樣。奶媽們用盆送出水,每個人一小盆,用毛巾濡濕擦拭,幾天里都是這樣洗沐。

    洗過,奶媽們打算倒水。

    斜次里,幾個孩子飛奔而至,抱住盆,頭一低就是一口。

    遍體生寒,出現在受熱一天的太上皇等人身上。黑加福膈應的頭發都快豎起來,別的人也不比她好到哪里。

    端盆的奶媽們都呆住,等到醒神,那些孩子們已喝下好幾口。

    奶媽們奪下盆,長公主急忙忙為他們尋藥,太上皇眼角有了淚落。

    他在張學的村子里听到這附近有地方常受旱災,還沒有想到嚴重如此。

    幸好自己來了,幸虧自己來了。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才好。強留在這里不起任何作用。

    他不用人勸的上了車,命這就離開。

    黑加福等道︰“等等。”小臉兒戚戚︰“把我們晚上和明天的果子給他們,水也分一半。我可以少喝水。我晚上也不擦洗了。那水也給他們。”

    太子也道︰“反正要回去,大家臭幾天吧,我也不洗。”

    “這就叫壞蛋舅舅信里的大家臭哄哄。”黑加福煞有介事對安書蘭說。

    安書蘭听不懂,但把太上皇逗的心情好些。

    長公主真的把水留下來,說好大家在回去以前都不擦洗,果子和水也送一半。

    上路以後,黑加福又教了安書蘭一件︰“這沒有什麼可怕的,壞蛋舅舅收的小黑子,沒了吃的,他吃過泥里的東西。”

    “真的嗎?”安書蘭小臉兒雪白,又想到剛才那一幕,她信了。小心翼翼問︰“泥能吃飽?”

    “不能,所以壞蛋舅舅救下他。”黑加福小手在身前一拍,認真的道︰“舅祖母說,還來呢。來了,就救人,再不許他喝髒水。”

    安書蘭用力點小腦袋。

    回去的路上,因為心情欠佳,沒水洗澡的難過倒不在第一位。

    客棧早有人定下,早備下熱水、果子、好飯菜。但從太上皇開始,都吃不下去。

    安書蘭把她的那份兒交給母親︰“幫我包上,我舍給人。”

    安白氏的一份也沒有吃,安三爺的也沒有吃。

    一份兒果子里,有西瓜、有桃子、有楊梅、有李子。楊梅不能放,西瓜是切開的。但都沒有吃的胃口。

    安白氏腦海里浮動受災的人,強笑道︰“書蘭長大了。”

    “是啊。”安三爺沉悶,不自覺的道︰“我也長大了。”

    “什麼?”安白氏沒有想到。

    安三爺苦笑︰“原來我從小到大,都是福窩里呆著。”

    安白氏的話也讓帶出來,起身下地,對著丈夫端端正正行個禮︰“多謝,自嫁你後,夫妻爭執的時候曾認為不如意。但現在我知道了,你也好,公婆也好,你們家的親戚也好,對我都很好。”

    安三爺拉妻子起來︰“我謝誰呢,我也應該謝一聲兒。”把妻子帶到窗前,對著天上皎潔月兒,夫妻同拜下去︰“咱們謝京里的親家忠毅侯吧,不接咱們,不看到前幾天那……”

    他說下去了。

    對著桌上幾菜一湯——大家都沒心情聚餐,各自在房里吃。對著不能包的紅玉般切開大西瓜和楊梅。安三爺發了個狠︰“我要是不中,對不起我從小到大吃的飯菜。”

    說過,他看書去了。

    “父親,母親,來幫忙。”安書蘭來叫,安三爺也沒有動。

    安白氏跟去,見長公主住的房里藥香滿滿,孩子們研藥、分藥,忙的不亦樂乎。

    “這里這里。”黑加福已然當安白氏是她的固定兵馬,揚起小手招呼︰

    “我們制解暑的藥丸。”

    安白氏佩服這一行人的好心地,但是疑惑地請教長公主︰“就咱們能辦多少?不如出些錢去藥堂采買。”

    “已去人往藥堂,辦大宗兒的解暑藥和需用的藥。咱們也弄些,孩子們認一認這些藥材也好。這是賑災大事,比上學要緊。孩子們長長見識也好。”長公主笑回。

    黑加福听不得一個“錢”字,高舉小手︰“舅祖母舅祖母,我捐大宗兒的銀子。曾祖父給我一包袱的金葉子。”

    這又是學小壞蛋舅舅出游的行頭。

    “我捐錢,曾祖父也給了我,我另外捐出下個月的銀子。”蕭鎮又比長女高出一等。

    長女氣呼呼︰“下個月還沒有到喲,這叫說空話。”

    安書蘭想了起來,對母親道︰“我們也捐下個月得的銀子。”安白氏對她悄聲︰“拿一回你就知足吧,還想著下一回。快別說了。你要捐,咱們帶的捐出來。”

    長公主才不會勸,她以為這叫有趣,這叫模仿元皓上路的玩耍。取紙筆,親自記下來,送給太上皇。

    順便勸太上皇多吃東西,太上皇擺手笑︰“我已醒悟,我要是固執,豈不成了元皓說的傷兵?元皓說不能當傷兵,當上傷兵少做事。我晚上用了一碗湯,半碗飯,雖比平時少,你放心,我餓了會吃宵夜。”

    又問公主吃了多少。

    檢視對銀子的賬單,太上皇也覺得有趣︰“妙,咱們不比忠毅侯差。听我對你說,有一個便利,路是通暢的,這點兒可比忠毅侯賑災強的多。我讓人分別去尋本省和本縣說話,給他們三天準備,唉,三天,不知道他們有多難?但我吩咐咱們的馬車明兒一早就去送水。最遠的地方輪班兒送,近些的還是自己打水吧。三天後,咱們再次前往。”

    ……

    嘩啦啦馬蹄聲和腳步聲里,是五千的兵和太上皇同往。

    昔年皇帝出游,袁訓以兵部尚書身份調動全國的兵馬保證安全。鎮南王做不到,但卻持有皇帝一道密旨,一應軍營便宜行事。

    本省的官員沒能趕到,本縣跟隨在側。

    正在解釋︰“前朝就有本地大旱的先例,雖離湖不算遙遠,但有些丘陵地下石頭擋住水道。湖水下降時,暗河里水淺。過不去石頭,那幾處地方只能受災。不是卑職不管,卑職沒想到好法子。鑿石頭也是個力氣活兒。縣里沒有錢,分攤到百姓頭上,那成了擾民。”

    鎮南王才不听他鬼話連篇,陰沉著臉道︰“那這遇到下雨少,全村除了走不動的孩子都去挑水,地里收不上來東西,這就不叫擾民?”

    幾天前的小孩子們撲上來喝髒水,王爺銘刻在心。那是些極小,不能走遠路的孩子。但他們見到水的敏捷,已超出年齡應有的靈活。

    “百姓們求生的意志,應是貴人們的警鐘。”太上皇在車里听到,對本縣的話也大為不滿。但事先查過這個縣令,不優秀卻也不混蛋,能力一般的那種。難為他不起作用,只這樣對隨車而行的太子蕭乾、齊王世子蕭 、陳留郡王府的蕭燁蕭炫說著。

    太子等欠身︰“記住了。”

    褚大花回到她的馬車里旁,在車外就听到車內念書聲,她的丈夫姚家小子姚有地爭分奪秒的在念書。

    拍拍車簾,大花把太上皇的話說了,讓姚有地記住︰“這比你死念書強太多。”

    趙先生也在馬上,他覺得帶幾千人馬前往賑災,這威風哪里尋來?坐車冷落威風。

    恰好听到,趙先生也拍車簾︰“有地,別念了。我對你說過,賑災這事兒,你當官以後也遇上。你趕緊的學學,以後不打饑荒。”

    安三爺必恭必敬地在趙先生馬後,他見到五千人馬的陣仗,仰視到不能的時候,想到太上皇說趙先生有能耐,能讓他的學生中舉,就只跟著先生。

    聞言,安三爺插了句話︰“有地,先生說的是,我也沒看書。你看本縣雖是官兒,這不,卻是他的活計,又是咱們難得的預演機會,你出來馬上逛逛?”

    姚有地深深嘆一口氣︰“唉,先生是好先生,三爺是聰明人,我是個笨蛋,一本書念幾十遍也記不住,我還是繼續念吧。”

    聞言,趙先生和安三爺不再勉強,褚大花紅了眼圈。

    三個人的馬離開一段距離,褚大花撇著嘴兒掉眼淚︰“胖隊長十歲中秋闈,十一歲中殿試。正經爺和六二爺十一歲中科闈,十二歲中殿試。他倒好,念到今天還是個不通又不通,先生,怎麼辦吶。這麼笨。”

    趙先生笑了︰“你別急別急,這樣的笨人我見過幾個,只要下功夫,最後都是高材。”

    車里仿佛听到他們的對話,姚有地的念書聲高起來。

    褚大花心疼他,氣得打開車簾︰“別念了!樣樣學學胖隊長不好嗎?我嫂嫂說的,胖隊長一天有九份兒是玩,只有一份兒是學。所以靈活所以學的快。”

    姚有地用更大聲的念書回她。

    把一行人都逗樂。

    太上皇對鎮南王笑︰“大花總不肯信我的話,我說見過笨舉子,讓她不要太擔心,她又吵上了?”

    “不中,就跟我習武,你岳父我的爹就不認字兒,不是一樣當將軍!”大花的話傳來。

    鎮南王忍俊不禁︰“您想啊,她一說中舉就拿元皓和文章侯世子、小六打比方,我要是姚有地,我也不理她。”

    太上皇卻讓激勵,覺得本縣不中用,說話不想給他听,讓他退後,對鎮南王和孫子們道︰“不是大花總要說元皓,我們也要說。眼前這件事兒更要說。要是忠毅侯帶著元皓在這里,他們會說石頭鑿不開,就不管了?”

    太子嘻嘻︰“壞蛋舅舅會說,看我啃個果子它就開。”

    蕭 嘻嘻︰“壞蛋舅舅會說,看我吃個點心它就開。”

    這活脫脫是元皓悠閑吹牛的模樣,但元皓也確實辦下如半邊衙門,水災周濟這類的實事。

    太上皇大樂,把個手一攥,鼓動道︰“那咱們就去弄開石頭,破不開水道就打井。不能讓元皓小瞧了。”

    一行人沒有了幾天前回程時,丟下村民的擔憂。反而歡聲笑語中趕路。

    到了地方,五千兵馬駐扎下來。有他們在,來回運水足夠使用。附近村落的水有了著落,太上皇松一口氣。

    這幾個村落里的人是極少的,但辦下來,一個人也是一件大實事兒。

    不為水犯愁,太上皇可以留在這里,直到尋找水源。再讓他離開,他只怕睡不著覺。

    晚上,提筆給皇帝寫信︰“至此地,方知災難苦。思忠毅侯固執離京,猶有介懷。但當年你同行,足見睿智。太子在此,勿多憂念。親臨此事,是他的福分。”

    住處外面,黑加福帶著安書蘭,袁乖寶跟著,打個小燈籠,神氣活現的美名曰巡視。對面,蕭鎮帶著弟弟銀哥打個燈籠,得意洋洋美名曰經心。

    兩隊人馬遇上,黑加福對二弟笑笑,對大弟昂起小腦袋。

    蕭鎮對乖寶舅舅小夫妻笑笑,對長女昂高小腦袋。

    ------題外話------

    念書笨的人,有一個名人,清朝曾國藩。

    新書《名門淑秀︰錯嫁權臣》求訂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侯門紀事》,方便以後閱讀侯門紀事番外第二十八章,賑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侯門紀事番外第二十八章,賑災並對侯門紀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