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張部長這種“壓擔子”的行為,胡長義自由對付的辦法——成立新的生產組即可。
沒錯,既然自家生產的改制啟拉利輕機槍實彈射擊成功了,那麼兵工廠就可以單獨成立一個工組了。這個工組不需要太多的技術人員,但是需要一定的長途運輸能力跟組裝能力。
因為他們需要把修械所造出來的合格的零件通過曲折的山路給帶回九寨這邊,然後加上槍管、槍托以及散熱套管後完成組裝工作。最後,完成組裝的輕機槍還要在兵工廠的彈匣生產組得到配套的彈匣。
也就是說,一支或者叫一挺啟拉利輕機槍,被分成了好幾個產地、車間來完成生產,新的工組只需要做好組裝運送工作就好了。而這個工組的負責人,胡長義也找好了,就是當初調入游擊隊的紅軍老兵之一的劉樹泉。
胡長義按照兵工廠加修械所的生產能力來估算,一個月能造80支啟拉利輕機槍就算是極限了。別看最近又增加了不少的設備出來,但是熟練的工人有限,而且設備本身也是以造槍管的設備居多。
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啟拉利輕機槍的槍托跟小握把也是需要用到楸木的,這是在跟半自動和馬步槍爭奪生產材料呢。
唯一算是利好的消息就是,啟拉利輕機槍的槍托跟小握把不需要支撐整個槍身,所以可以用其他的硬木料替代,而不必非得使用楸木。楸木,因為各地的稱呼習慣不同,具體指出的樹種有差異,包括楸樹,核桃楸等。
等把新成立的輕機槍工組報給張部長,再幫助他們完成組建並且帶著生產新的10支輕機槍後,胡長義也就不需要時時刻刻的盯著了,只需要每天在每個車間轉悠一圈,檢查一下成品就好。
可即便是這樣,兵工廠的生產也會消耗他太多的時間。為啥?因為他需要負責的車間太多了啊。
重機槍、輕機槍、馬步槍、機加工、手榴彈引信、迫擊炮榴彈引信、火箭筒、火箭筒火箭彈、霰彈炮、定裝霰彈,彈匣加工,沖鋒槍,擲彈筒……
別以為當一個廠長很容易,負責的項目多了能累死個人。
“長義啊,你的報告上說,輕機槍一個月的預計產量是80挺?這個數量能不能再加一點?”打上報告的第二天,張部長特別找到了胡長義問道。
“怎麼加?不是,張部長,80挺輕機槍您還不滿意啊?或者說您的子彈夠用了?您看看啊,咱們一挺輕機槍,需要配套兩支槍管,還要配套8到10個30發的彈匣才行啊。”
“為了這些彈匣生產,兩台沖壓機床就沒干別的,成天干這個了!您別忘了,我的半自動跟沖鋒槍也是需要彈匣的!”胡長義訴苦到。
“你那個半自動就不能停一停?還有馬步槍恢復生產了,你的沖鋒槍還沒造完?”張部長問道。
“沖鋒槍啊,我不是想著一次弄出來200支出來,好給部隊上裝備上麼!還有,半自動可不能停,這個很有用的,難道那些團長就沒催您?”胡長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