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鐵打的世家到頭了
在準備遷都的日子里,李恪下令六部,全力讓統一的幾個原本不同的國度,實現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
這些生活中的一切,各地都有了統一後,整個龍國,無數民族才能徹底統一。
畢竟,中原和原來的高句麗、百濟這些,各方面差距還是很大的。
六部忙著這些統一的時候,武將也沒有閑著,紛紛被李恪指派到各地邊關,去鎮守。
以免在剛完成統一的時候,會出現邊關事端。
當然,邊關的幾個國,這時候也挺沒反應過來。
這些國家都很震驚,沒想到龍國不僅拿下了唐國,還這麼快。
吐谷渾和東突厥很慶幸,當初听了李恪的話,沒有在李恪之前,奪下唐國一片土地。
否則這會兒,估計真是要加倍吐出來。
最震驚和無法接受的,還是吐蕃。
剛和唐國搞上關系,還幫唐國對付龍國呢。
好家伙,這一下,唐國沒了。
龍國成了中原霸主,這尼瑪玩個毛啊。
松贊干布很尷尬,面對已經沒了身份加持的文成公主,欲哭無淚。
當初唐國答應的條件,顯然是辦不到了。
上次派出的兵馬,白白損失不少。
松贊干布不僅在唐國滅前抱錯大腿,還賠了妹妹又折兵啊。
所以這段時間,松贊干布一直在想辦法,如何可以防止龍國收拾他
邊關,暫時是穩定的。
百姓,也都忙著種李恪發放的種子,和制作曲轅犁。
各地方官府,也被李恪拍出特種兵,去全國監察。
一切,都基本上得到了完美的統治,大家都有好的事做。
這時候,李恪反而不那麼忙了。
沒錯,百姓們有的忙,官員們有的忙。
他,就輕松了。
武媚娘從平壤來了長安,在政事上,繼續協助李恪。
李恪則是閑下來,想著做點什麼。
閑來無事的李恪,畢竟是個現代人,無法就困宮中,于是,又離開了皇宮,準備在長安城到處游玩一下。
武媚娘在朝中代為處事,于是身邊,就帶了金妍。
出宮後,李恪帶著金妍四處逛了逛,認真去了解了一下百姓們對龍國的評價。
整體來說,因為一開始的各種政策,評價,也都很好。
對此,李恪也很開心。
索性,李恪出了長安,去了周邊幾個城池逛了一下,感覺整體都還不錯,都向著好的方向在發展。
這天,入了一座城池,李恪四處逛了逛,就準備帶著金妍回皇宮。
卻在要離開城池的時候,見到一隊車馬進城。
為首的幾個騎馬的年輕人,還非常暴力的驅趕周圍百姓。
周圍百姓宛若習慣了一般,敢怒不敢言,只能乖乖被驅趕,給這隊車馬,騰出來寬闊的道路。
李恪見到這一幕,有些疑惑︰“這些是什麼人?竟然如此猖狂?這大路,難道是他們家的不成?”
他這一句話落下,身旁有一個百姓立馬示意他小聲,隨即說︰
“這位公子你還真說對了,不僅這路,可以說,這城,都是他家的!”
李恪一听這話,覺得奇怪了,于是說︰
“這龍國境內,長安府內,怎麼說這城池都是這家人的?難道不是龍國的?”
“公子,這城池是龍國的,可,架不住這地頭蛇啊。您難道,真不知道這家人是誰?”
李恪愣了下,說︰“這倒是讓我疑惑了,不知道這家是什麼人,在這長安府一帶,居然還敢做地頭蛇?”
那百姓小聲說︰“說起來,這一家,和前朝唐國的李二陛下,還有淵源。”
李恪一愣,就听那百姓說︰
“隴西李家,公子听過吧!”
李恪眉頭一皺,隴西李家,他自然知道。
那可是著名的世家大族里,五姓七望里的五姓之一的李家。
李二的確出于隴西李家,只不過因為李二身上也有鮮卑血脈,甚至就不被隴西李家承認他的血脈。
李二自己倒是經常貼金,說自己是隴西李家的。
由此可見,李二時期,五姓七望,真的勢力很大,稱之為當時唐國最高貴的幾個家族,也不為過。
這些世家大族,因為底蘊強大,壟斷了書籍,導致天下讀書人,多出于世家。
這麼一說大家都明白了,讀書人都在這些家族,他們能不興盛?
無論是東漢還是三國,乃至後面的隋唐。
掌控讀書人的世家,都是這些朝代里各方爭霸時競相爭奪的人才。
如此一來,世家大族就更牛掰了。
因為每個朝代的霸主,都需要求助他們,他們能不強?
甚至朝代更替,他們也不會受影響。
所謂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大致如此。
唐沒了,龍國是新朝。
但,這並不影響隴西李家的強大。
故而,才有了李恪看到的,這宛若地頭蛇一般的一幕。
他冷笑一聲說︰“有意思,正愁沒什麼事做,這些世家,卻高調的很也罷,鐵打的世家,到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