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

第9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南牆先生 本章︰第9章

    。

    張悅東看著眼前的海鮮,也不禁感嘆︰“是啊,不愧是海濱城市,這海鮮的種類比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多多了。”

    李瀟笑著說︰“青島可是著名的海鮮之都,這里的海鮮不僅種類多,而且品質上乘。我們今天一定要好好品嘗一下。”

    他們在一個攤位前停下,攤主熱情地招呼著他們︰“幾位要點什麼?剛撈上來的,可新鮮了。”

    只見攤位上擺滿了各種海鮮,有活蹦亂跳的蝦虎、張牙舞爪的螃蟹、鮮嫩肥美的蛤蜊、個頭碩大的扇貝……每一種都讓人垂涎欲滴。

    “老板,這蛤蜊怎麼賣?”李瀟問道。

    “15元一斤,絕對新鮮,不新鮮不要錢。”攤主拍著胸脯保證道。

    “給我來兩斤吧。”李瀟說。

    接著,他們又挑選了一些扇貝、海蠣子和蝦虎。李瀟對張悅東和林一飛說︰“我們找個地方加工一下,嘗嘗青島的海鮮。”

    三人帶著挑選好的海鮮,來到了市場附近的一家啤酒屋。老板熱情地迎接他們,詢問了他們的加工方式後,便將海鮮拿去廚房處理了。

    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的海鮮就端上了桌。清蒸蛤蜊、蒜蓉粉絲蒸扇貝、炸蠣黃、辣炒蝦虎……每一道菜都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來,嘗嘗這蛤蜊,看看是不是特別鮮。”李瀟夾起一個蛤蜊,放入口中。

    張悅東和林一飛也紛紛嘗了起來,頓時被蛤蜊的鮮美所折服。

    “這蛤蜊太好吃了,又鮮又嫩,一點沙子都沒有。”張悅東贊不絕口。

    “是啊,這清蒸的做法最能體現蛤蜊的原汁原味了。”林一飛說。

    李瀟又拿起一個扇貝,嘗了一口蒜蓉粉絲︰“這蒜蓉粉絲蒸扇貝也不錯,粉絲吸收了扇貝的鮮味和蒜蓉的香味,口感特別好。”

    “嗯,確實好吃。我覺得青島的海鮮和啤酒簡直是絕配。”張悅東說著,拿起一杯青島啤酒,喝了一口。

    “沒錯,青島啤酒可是世界聞名的,和海鮮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李瀟也喝了一口啤酒,感受著啤酒的清爽和麥芽香氣。

    三人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喝著啤酒,交流著對青島飲食文化的感受。

    “我覺得青島人真的很幸福,每天都能吃到這麼新鮮的海鮮,喝到這麼好喝的啤酒。”林一飛感慨地說。

    “是啊,這也是青島獨特的飲食文化。青島啤酒和海鮮的搭配,已經成為了青島的一張名片。”李瀟說。

    “而且青島的海鮮烹飪方法也很有特色,清蒸、水煮、辣炒……每一種做法都能讓海鮮的鮮美得到充分的展現。”張悅東說。

    吃完飯後,三人來到了海邊的沙灘上。此時,沙灘上正在舉行一場民俗表演,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看。

    他們找了個位置坐下,只見舞台上,一群身著傳統服飾的演員正在表演漁家號子。他們的聲音高亢嘹亮,節奏明快,仿佛讓人感受到了漁民們出海時的豪邁與激情。

    “這漁家號子真好听,听起來特別有力量。”林一飛說。

    “是啊,漁家號子是漁民們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它不僅是一種音樂,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李瀟介紹道。

    接著,又有海陽大秧歌的表演。演員們手持彩扇、手絹,邁著歡快的步伐,做出各種夸張的動作,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整個表演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讓人看得目不轉楮。

    “這海陽大秧歌太有趣了,演員們的動作和表情都好豐富。”張悅東笑著說。

    “海陽大秧歌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融合了舞蹈、雜技、武術等多種元素,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李瀟說。

    在表演過程中,還有一些互動游戲,邀請游客上台參與。林一飛興致勃勃地報名參加了一個游戲,和其他游客一起在沙灘上玩得不亦樂乎。

    “哈哈,太好玩了,感覺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林一飛玩完游戲後,開心地說道。

    “看到你玩得這麼開心,我也想上去試試了。”張悅東笑著說。

    “那你也去玩玩吧,很有意思的。”林一飛鼓勵道。

    于是,張悅東也上台參加了一個互動游戲,和大家一起度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

    表演結束後,三人在沙灘上散步,感受著海風的吹拂和沙灘的柔軟。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不僅品嘗了美味的海鮮,還觀看了精彩的民俗表演。”林一飛說。

    “是啊,青島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每一處都讓人陶醉。”張悅東說。

    李瀟看著眼前的大海,感慨地說︰“這次青島之行,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它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飲食文化。”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個特產店。店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青島特產,有青島脂渣、錫瓖茶具、高粱飴等。

    “我們買些特產帶回去吧,給家人和朋友也嘗嘗青島的特色。”李瀟提議道。

    “好啊,我正有此意。”張悅東和林一飛表示贊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走進店里,開始挑選特產。李瀟拿起一包青島脂渣,說道︰“這青島脂渣可是很有名的,耐嚼又美味,帶回去給大家嘗嘗。”

    “我覺得這個錫瓖茶具也不錯,很有特色,而且還可以用來泡茶。”張悅東拿起一套錫瓖茶具,仔細地端詳著。

    林一飛則挑選了一些高粱飴︰“我喜歡吃這個高粱飴,軟軟的,甜甜的,有很多種口味。”

    在挑選特產的過程中,他們還和店主聊了起來,了解了一些關于青島特產的知識和故事。

    “這錫瓖茶具是用宜興紫沙陶為壺料,經過將錫鍛打、鏤雕、瓖嵌、拋光等十幾道工序,精制而成的工藝品。上面的圖案都很精美,有‘八仙過海’‘龍鳳呈祥’‘松鶴延年’等。”店主熱情地介紹道。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這麼精致。”張悅東說。

    “這青島脂渣也很有講究,肉脂渣選擇五花肉做效果比較好,純瘦肉做的口感柴,肥肉做的膩。”店主繼續介紹道。

    “學到了,學到了。”李瀟笑著說。

    三人挑選好特產,付了錢,便離開了特產店。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和對青島的美好回憶,準備前往下一個城市,繼續他們的山東之旅。

    文化聖地,曲阜訪聖

    離開青島後,三人乘坐高鐵前往曲阜。曲阜,這座古老的城市,是孔子的故鄉,也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對熱愛歷史文化的他們來說,曲阜無疑是這次山東之旅中最令人期待的一站。

    當他們踏入曲阜的地界,仿佛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著的濃厚文化氣息。古老的城牆、古樸的街道,都在訴說著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

    “終于來到曲阜了,這里不愧是文化聖地,感覺連空氣都不一樣。”林一飛深吸一口氣,興奮地說道。

    張悅東也感慨道︰“是啊,這里的每一塊磚石、每一條街道,都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底蘊。”

    李瀟笑著說︰“曲阜作為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的發祥地,有著眾多的歷史遺跡和文化景點。咱們這次可得好好感受一下。”

    他們首先來到了孔廟,這座祭祀孔子的廟宇,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于故宮的古建築群,也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孔廟的大門欞星門莊重而古樸,四柱三間,柱的中間插有雲板、頂端屹立著四尊石像。林一飛好奇地看著欞星門,問道︰“這欞星門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嗎?”

    李瀟解釋道︰“祭孔時首先祭欞星,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以此命名孔廟的大門寓意人才輩出。”

    “原來如此,古人真是充滿了智慧。”林一飛恍然大悟。

    走進孔廟,他們沿著中軸線依次參觀了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御碑亭等建築。每一座建築都有著獨特的風格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這些建築保存得真是太完好了,歷經千年還能如此壯觀。”張悅東贊嘆道。

    李瀟說︰“孔廟自建成以來,歷經了無數次的修繕和擴建。歷代帝王都對孔子尊崇有加,不斷對孔廟進行修繕和擴建,才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當他們來到大成殿時,被這座宏偉的建築深深震撼了。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高 32米,長 54米,深 34米,形制如同紫禁城太和殿,殿前寬闊的露台為祭祀時舞樂之所。大殿四周回廊上共有石柱二十八根,前檐的 10根石柱高 5.98米,直徑 0.81米,每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采用深浮雕工藝雕刻著龍翔雲海的圖案,二龍盤繞升騰,似脫柱欲出,氣象萬千。

    “這大成殿也太壯觀了,這些石柱上的雕刻簡直栩栩如生。”林一飛驚嘆道。

    張悅東也不禁感嘆︰“是啊,這些石柱的雕刻工藝太精湛了,每一條龍都像是活的一樣。”

    李瀟介紹道︰“大成殿是歷朝歷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這些石柱的雕刻體現了帝王對孔子的尊崇。大殿正中供奉著孔子的塑像,上面高懸‘萬世師表’等十方巨匾,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歷代先賢塑像分侍左右。”

    三人走進大成殿,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著孔子的塑像和七十二弟子及儒家先賢的塑像。他們在殿內靜靜地感受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仿佛穿越時空,與先哲們進行著一場心靈的對話。

    “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直到現在,我們依然能從他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張悅東感慨地說。

    李瀟點頭表示贊同︰“沒錯,儒家思想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些思想已經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了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林一飛也說︰“通過這次參觀孔廟,我對儒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以後我要多讀一些儒家經典,深入學習儒家思想。”

    離開大成殿後,他們又參觀了孔廟的其他建築,如杏壇、寢殿、聖跡殿及兩廡等。杏壇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如今雖然已沒有了當年講學的場景,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氛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孔廟出來後,他們來到了孔府。孔府,又稱“衍聖公府”,是孔子嫡長孫居住的府第,與曲阜孔廟、孔林合稱“三孔”,號稱“天下第一家”。

    孔府的大門莊嚴肅穆,門上方懸掛著“聖府”的匾額,為明朝嚴嵩所書。走進孔府,他們仿佛進入了一個古老的封建貴族莊園。孔府建築布局為三路布局,九進院落,佔地 240畝,共有廳、堂、樓、房 463間。中路前為官衙,後為內宅;東路,即東學、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後為花園。

    “這孔府的規模也太大了,不愧是天下第一家。”林一飛驚嘆道。

    張悅東也說︰“是啊,這里的建築風格獨特,裝飾精美,充分體現了古代封建貴族的生活風貌。”

    李瀟介紹道︰“孔府不僅是孔子後裔居住的地方,也是管理孔氏家族事務和祭祀孔子的場所。這里收藏了大批歷史文物,如商周十器、滿漢餐具等,還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文書檔案,對于研究中國明清時期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他們首先參觀了孔府的中路建築,前為官衙,設有三堂六廳,是處理公務之地。大堂內擺放著衍聖公的官服、官帽和各種儀仗用具,讓人感受到衍聖公當年的威嚴。

    “沒想到衍聖公的地位這麼高,連處理公務的地方都這麼氣派。”林一飛說。

    李瀟解釋道︰“在明清時期,衍聖公被封為一品大員,班列文官之首,不僅要管理家族經濟,管轄府內事務、宗族事務,還要參與曲阜地方政務,所以孔府的規格很高。”

    接著,他們來到了內宅,這里是衍聖公飲食起居之所。內宅的建築風格相對更加溫馨舒適,裝飾也更加精致。

    (本章完)

    喜歡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請大家收藏︰()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方便以後閱讀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第9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第9章並對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