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層大廳,一幅巨大的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映入眼簾,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創作而成,浮雕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將他們帶入了那個神奇的傳說之中。
接著,他們來到了二層。二層正廳的牆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杰圖》,畫高 2.55米,長 20余米。壁畫上繪制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歷代名人,如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文天祥等,他們或手持書卷,或昂首挺立,展現出江西深厚的人文底蘊。
林一飛看著壁畫,驚嘆道︰“原來江西出了這麼多名人啊,真是人杰地靈!”
張悅東笑著說︰“是啊,這些名人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瀟則認真地介紹道︰“江西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除了這些名人,還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傳統文化,等我們這次旅行結束,你們肯定會對江西有更深的了解。”
隨後,他們又依次參觀了三層、四層和五層。三層的回廊四繞,中廳屏壁有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于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畫中人物形象生動,色彩鮮艷,仿佛能听到那悠揚的戲曲聲在耳邊回蕩。
四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丙烯壁畫《地靈圖》,描繪了江西的山川名勝、奇花異草,展現出江西美麗的自然風光。
五層是回廊四繞的明層,廊檐下四塊金匾,內容出自《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等名句,讓人感受到了王勃那絕世的才華和滕王閣的千古魅力。
最後,他們來到了六層。六層是滕王閣的最高游覽層,東、西重檐之間,高懸著甦東坡手書“滕王閣”金匾各一塊。站在六層的回廊上,憑欄臨風,極目遠眺,視野極其開闊。浩渺的贛江水波光粼粼,與藍天相接,仿佛一幅巨大的水墨畫。
遠處的西山層巒疊翠,連綿起伏,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秀麗。南昌城里,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車水馬龍,一派現代都市的繁華景象。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太美了!”李瀟忍不住高聲朗讀起王勃的名句。
張悅東也感慨道︰“雖然現在不是秋天,看不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美景,但這眼前的景色也足以讓人陶醉了。”
林一飛則興奮地說︰“這次來滕王閣真是太值了,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還感受到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他們在滕王閣上流連忘返,盡情地欣賞著美景,感受著歷史與文化的交融。直到夕陽西下,余暉灑在滕王閣上,為這座千年樓閣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他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從滕王閣出來後,三人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他們決定去品嘗一下南昌的特色美食,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味道。
沿著街道漫步,他們來到了一家人氣頗旺的餐館。
一進門,熱情的服務員就迎了上來,遞上菜單。李瀟接過菜單,看著上面琳瑯滿目的菜品,有些糾結︰“這麼多好吃的,我們點些什麼呢?”
張悅東提議道︰“來南昌肯定要嘗嘗瓦罐湯和南昌米粉啊,這可是南昌的招牌美食。”
林一飛也點頭表示贊同︰“對,再點幾個特色菜,好好品嘗一下贛菜的風味。”
于是,他們點了一份皮蛋肉餅湯、一份墨魚肉絲湯、一份南昌拌粉、一份炒粉,還有藜蒿炒臘肉、油浸魚等特色菜。不一會兒,菜就陸續上桌了。
首先端上來的是瓦罐湯,一個個小巧的瓦罐,里面裝著濃郁的湯汁,香氣撲鼻。李瀟拿起勺子,輕輕舀了一口皮蛋肉餅湯,湯汁鮮美醇厚,肉餅鮮嫩多汁,皮蛋的味道也恰到好處,讓人回味無窮。
“這瓦罐湯真是太好喝了,味道濃郁,鮮而不膩。”李瀟贊不絕口。
張悅東也喝了一口墨魚肉絲湯,點頭說道︰“確實不錯,這墨魚肉絲湯的味道也很獨特,墨魚的鮮味和肉絲的香味完美融合,好喝!”
林一飛則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南昌拌粉,米粉潔白細長,爽滑有嚼勁,配上花生米、蘿卜干、腌菜等調料,攪拌均勻後,吃起來香辣可口,讓人欲罷不能。
“這南昌拌粉太對我的胃口了,又辣又香,好吃到停不下來。”林一飛一邊吃一邊說。
接著,他們又品嘗了炒粉、藜蒿炒臘肉和油浸魚。炒粉根根分明,肉絲鮮嫩,豆芽青菜清脆,雞蛋金黃,大火爆炒出來的焦香讓人垂涎欲滴。藜蒿炒臘肉是南昌的名菜,臘肉金黃,藜蒿青綠,脆嫩爽口,具有一股特殊的水草清香。油浸魚端上來時,色澤紅亮,魚肉鮮嫩,被熱油浸潤得恰到好處,輕輕一夾,魚肉滑入口中,細膩的口感和濃郁的油香讓人陶醉。
在品嘗美食的過程中,他們還聊起了南昌的飲食文化。李瀟說︰“南昌的美食真是獨具特色,辣中帶鮮,鮮中帶香,讓人回味無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悅東點頭表示贊同︰“是啊,而且南昌的美食種類繁多,無論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都能找到讓人滿意的食物。”
林一飛則笑著說︰“我覺得南昌的美食不僅味道好,還很實惠,性價比很高。”
他們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感受著南昌的飲食文化,歡聲笑語回蕩在餐館里。這頓美食,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味蕾,也讓他們對南昌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喜愛。
吃完飯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三人來到了八一廣場,這里是南昌的心髒地帶,也是為紀念南昌起義而設立的。廣場上燈火輝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塔身潔白如雪,莊嚴肅穆。塔頂雕刻的八一軍旗,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站在紀念塔下,三人的心情變得格外沉重,他們仿佛看到了當年起義軍英勇奮戰的場景,听到了那激昂的槍聲和吶喊聲。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李瀟認真地說道。
張悅東點頭表示贊同︰“是啊,這些革命先烈們為了實現理想和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敬仰。”
林一飛也感慨道︰“今天我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都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繞著紀念塔緩緩行走,仔細觀看塔身上的浮雕和碑文,了解南昌起義的歷史背景、經過和意義。
浮雕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地展現了起義軍在戰斗中的英勇身姿和頑強斗志。碑文則用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記錄了南昌起義的偉大歷史,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革命先烈們的功績和精神。
隨後,他們來到了廣場西側的紅色驛站。驛站里展示著八一廣場的老照片和歷史變遷,從明清時期的沼澤地,到民國時期的駐軍營區,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休閑、集會廣場,八一廣場見證了南昌的發展和變遷。看著這些老照片,三人不禁感嘆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厚重。
“八一廣場不僅是一個紀念場所,也是南昌城市發展的見證者。”李瀟說道。
張悅東贊同道︰“是啊,它承載著南昌人民的記憶和情感,是南昌的精神象征。”
林一飛則表示︰“通過這些照片,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南昌的歷史,也能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在八一廣場上,他們還遇到了許多前來參觀的游客和市民。大家都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紀念塔,緬懷革命先烈。有的游客還在紀念塔前拍照留念,記錄下這莊嚴而神聖的時刻。三人也找了個合適的位置,拍了幾張照片,留下了他們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對南昌這座城市的熱愛。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很晚了。三人帶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對南昌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離開了八一廣場。他們知道,這次旅行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游玩,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
第二天,三人在南昌的街頭漫步,準備購買一些特產帶回去送給親朋好友。他們來到了一家特產店,店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南昌特產,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一進店,李瀟就被貨架上的煌上煌醬鴨吸引住了。醬鴨色澤紅亮,肉質鮮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這個煌上煌醬鴨很有名,味道很不錯,我們買幾只帶回去吧。”李瀟對張悅東和林一飛說道。
張悅東拿起一只醬鴨,仔細看了看︰“嗯,確實不錯,這醬鴨是南昌的特色鹵味,真空包裝也方便攜帶。”
林一飛也點頭表示贊同︰“好啊,買幾只回去給家人嘗嘗,他們肯定會喜歡的。”
接著,他們又看到了南昌米粉。南昌米粉是南昌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歷史悠久,制作工藝精湛。米粉色澤潔白,口感細膩,久煮不爛。
“南昌米粉也不能錯過,我們買幾包回去,自己煮著吃也很方便。”張悅東提議道。
李瀟笑著說︰“對,南昌米粉的吃法很多,可以涼拌、炒著吃,也可以煮湯,都很好吃。”
于是,他們挑選了幾包不同口味的南昌米粉,放進了購物籃里。
在店里,他們還發現了軍山湖大閘蟹、鄱陽湖銀魚、李渡酒等特產。軍山湖大閘蟹因原產于南昌進賢縣的軍山湖而得名,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以其“大、肥、腥、鮮、甜”的五星特征和“綠、靚、晚”三大比較優勢,在全國大閘蟹中脫穎而出。
鄱陽湖銀魚肉質鮮嫩,富含蛋白質和營養物質,是一種美味又健康的食材。李渡酒源自有著 1500多年釀酒歷史的李渡鎮,素有“酒鄉”之稱,以其獨特的釀造工藝和濃郁的酒香而聞名遐邇。
“這些特產都很有特色,我們可以買一些帶回去,讓親朋好友也嘗嘗南昌的味道。”林一飛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悅東點頭表示贊同︰“好啊,不過我們要注意選擇正規的產品,保證質量。”
經過一番挑選,他們買了煌上煌醬鴨、南昌米粉、軍山湖大閘蟹、鄱陽湖銀魚、李渡酒等特產,還買了一些贛繡工藝品和南昌瓷板畫。
贛繡是南昌的傳統手工藝品,具有精巧的編織技藝、別致的造型和實用的功能;南昌瓷板畫又稱肖像畫、瓷像,是江西特有的一種繪畫藝術,是繪畫藝術與燒瓷工藝的巧妙結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意義。
付完錢後,三人提著滿滿的特產,離開了特產店。他們帶著對南昌的美好回憶和對親朋好友的祝福,踏上了前往下一個城市的旅程。他們相信,這些特產一定會給親朋好友帶來驚喜,也會讓他們更加了解南昌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
告別南昌,李瀟、張悅東和林一飛三人踏上了前往景德鎮的旅程。一路上,他們滿懷期待,想象著這座被譽為“瓷都”的城市會帶給他們怎樣的驚喜。
當車子緩緩駛入景德鎮,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陶瓷的氣息,街道兩旁的店鋪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瓷器,讓人目不暇接。
“哇,不愧是瓷都,到處都是瓷器,感覺眼楮都看不過來了。”林一飛興奮地說道。
張悅東也感慨道︰“是啊,這里的陶瓷文化氛圍太濃厚了,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去參觀那些陶瓷景點了。”
李瀟笑著說︰“別急,我們有的是時間慢慢感受。接下來的幾天,就讓我們好好領略一下景德鎮的魅力吧。”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便來到了古窯民俗博覽區。一進入景區,他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古老的窯爐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園區內,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陶瓷故事。
(本章完)
喜歡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請大家收藏︰()打卡︰從三流主播到頂尖食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