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府佔地廣闊,內宅被分割成一個個單獨院落。中間或以木橋,或以廊道相連接。靠西邊的院落緊挨著湖泊,院子里面種滿名貴花草,各季都有花朵盛開,奼紫嫣紅,景致十分迷人。
院落中的正房,正好臨靠湖邊,木廊凌于水上。
月華如水,廊下二人對酌,湖中錦鯉群聚,側畔紫竹搖曳,水波粼粼,詩意盎然。
只見聶嗣一身月白長袍,腰束玉帶,靜靜跪坐蒲團上。在他的身前,放著一張矮幾,上面擺著一壺美酒,五六件餐具,雕有花紋的銀箸,魚紋銀碟,幾盤精致菜肴。
在他的對面,跪坐著一位中年男人。
這是聶嗣第一次見到父親,他的容貌與自己有三分相似,主要是眉眼之間比較接近。
嗯,顏值還是可以的。
聶抗抿著嘴不說話,身上威嚴甚重。他見聶嗣一副無所謂的摸樣,像極了自己廷尉牢獄里面關押的勛貴子弟身上的氣質,這讓他氣不打一處來。
“正月發下的文書,為何到了三月初三才來雒陽?難不成是櫟陽和雒陽之間的路程變長了?”
聶嗣知他是有心發難,便低眉順眼道︰“外大父身子不適,母親十分擔憂,孩兒陪著母親先去的河東。”
“那你可以將母親送去了,徑直來雒陽,為何在河東停留?”
“自父親前往雒陽為官,母親常年獨身一人,孩兒實在不忍,故此多留了一段日子。”聶嗣淡漠道。
聞言,聶抗嘴角一抽,低咳兩聲。
“雒陽事務繁重,對你母親,為父多有虧欠。不過,這與你無關,休要多管閑事。”聶抗瞪了兒子一眼。
好小子,他還沒發難,倒是先被兒子打了一拳。
聶嗣煞有其是的點點頭,“確實與孩兒無關,在來雒陽之前,孩兒擔心叛軍有所反復,故而多次勸母親與孩兒一同前來雒陽。不想母親總是以櫟陽聶氏事情繁巨為由拒絕,孩兒本以為這是母親的心里話。直到來了雒陽,孩兒這才明白母親為何不願前來。”
言罷,他撇過頭,看向廊下一角的香爐。那是四連體銅燻爐,爐體由四個互不相通的小爐子組成,可以同時燃燒四種香料。
“閉嘴!”聶抗‘ ’的一聲重拍案幾,上面的器皿為之一震,他不高興道︰“這是為父與你母親的事情,休要多嘴!”
聶嗣低頭,兩只手繞著純白色的衣袖,上面繡有荷花。他的每一件衣裳都是用名貴的料子做成,不但華貴精美,而且手感也是一等一的好。
見兒子沉默,聶抗沒好氣道︰“大丈夫三妻四妾,何錯之有!”
“那為何父親不將人帶回櫟陽給母親瞧瞧,然後再說這種話?”聶嗣淡淡道。
“混賬!”聶抗罵道︰“乃公說一句,你回一句,範 就是這樣教導你尊父的嗎!”
撲通!
一只錦鯉躍出水面,鱗片在月光照耀下顯得十分漂亮。
“孩兒有錯。”聶嗣乖順道。
聞言,聶抗嘴角抽搐,這小子擱這兒跟他試探呢。
“小子,收起你那點小伎倆,休要試探為父脾氣。我對你母親確有愧疚,但這是我和你母親之間的事情,與你無關。你再敢借此試探為父,小心為父罰你去跪祠堂!”
聞言,聶嗣眼眸微微一變,旋即深吸口氣,沉默不語。
聶抗輕哼一聲,言道︰“幾年不見,你個子長了,心思也深了。從前你絕不敢如此試探為父,看樣子,打贏十萬叛軍,讓你底氣足了不少。”
“孩兒沒有。”
“你沒有?”聶抗冷笑,“你莫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為父的脾氣沒變過,你休要胡亂試探,否則定要你好看!”
這一次,聶嗣對聶抗的態度有些意外,不過依舊沉默。
見兒子沉默不語,聶抗也意識到自己的語氣和態度可能過于強硬。這幾年他一直沒怎麼回過櫟陽,兒子和妻子心里有所不滿,他已經有些察覺。
說到底,兒子只是在替母親鳴不平。
聶嗣抿抿嘴唇,想的卻不是聶抗猜測的那回事。
父子倆之間沉默少頃,聶抗方才放緩語氣,低聲道︰“今年為父一定會將你母親接來雒陽,到時候有什麼事情,我們一家人商量著解決,你不要將這些事情放在心上。”
聶嗣依舊沉默。
抬眼一瞧,見兒子還是臉色沉悶,聶抗撇過頭,有些生氣地看著平靜的湖面。
這小子,脾氣漲了不少!
父子倆之間又是一段時間沉默。
最終,還是聶抗先開口說話,“羅姬的事情,你可以當作沒看見,她也不會主動招惹你。你母親是聶氏女君,一切自當由她做主,眼下你不需要多管閑事。至于妤兒,你也不用擔心,她並非是你妹妹,乃是羅姬之女。”
聞言,聶嗣劍眉一挑。
那個叫羅姬的看樣子傾國傾城啊,不然父親怎麼會甘願接盤並且給別人養孩子。
不過,既然父親不願意多說,那聶嗣自然不會一直糾結這個事。
“來時,在北邙上停留兩日,故此有所耽擱。若是朝廷有所責備,孩兒願意一力承擔。”聶嗣說。
這句話在聶抗看來算是妥協,潛意思就是他暫時不會追究羅姬和妤兒的事情。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只是聶嗣在緩解尷尬罷了。
實際上,見面到現在,聶嗣心里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和這個父親相處。
言語上的試探只是其次。
聶抗端起細頸酒壺倒了杯酒,輕飲些許,方才說道︰“朝廷的事情你無需擔憂,光祿勛那邊,為父已替你打點妥當,隨時可以過去報道。”頓了頓,他笑著問道︰“此番立下大功,朝廷只封賞你五官郎將職位,心中可有失望不服?”
不服倒是沒有,只是心里面不爽。不過聶嗣從未糾結過這些,他從不忠心于某一個人,有什麼不服失望的。
“有一點。”聶嗣臉上適時的露出不滿。
聶抗搖晃著鏤空玉酒盞,深褐色酒液顯得十分誘人。
“你未得重封,其實在為父看來,這是好事情。”
“還請父親言明。”
聶抗一笑,將酒盞放下,一只手點著案幾,緩緩說道︰“眼下朝中局勢難測,天子尚未親政,很多事情,並不如外人想得那般簡單。此番你大勝十萬叛軍,名揚天下已是足矣,倘若再得重賞,遲早會遭他人惦記。”
這不就是低調麼。
“父親所言,孩兒謹記。名利得其一,孩兒已是心滿意足。”聶嗣目光看著湖泊,仿佛心也靜如湖面一般平穩。
“你能這麼想很好。”聶抗道︰“日後去了光祿勛當差,謹記四字。”
“還請父親教誨。”
“謹言慎行。”說完,聶抗解釋道︰“雒陽不比櫟陽,你不可胡作非為,否則為父也難以照顧你。”
“孩兒明白,雒陽乃是帝都所在,魚龍混雜,稍有不慎,不可挽回。”
明白是明白,怎麼做還是隨心。
見此,聶抗很滿意,“看樣子,範 將你教導的不錯。不僅兵法嫻熟,還懂了不少道理。”
“夫子對孩兒很照顧。”
父子倆人不可避免的提起了上洛郡的戰爭。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聶嗣才將過程說了一遍。
“你們應該事先同為父商量,雍州七郡聯手的事情,大司馬早就得知,若非為父與他親善,你們早就被御史參了一本。”
聶嗣有些訝異,沒想到朝廷明面上不關心雍州,暗中卻有探子。
“父親教訓的是。”
聶抗轉而道︰“不過你做得很好,吾聶氏畢竟居住在華陽,倘若出了事情,可沒人替我們收拾。朝廷此番不出兵,任由叛軍肆虐,實乃為外敵牽制之故。眼下白狄、肅慎皆以退兵,邊境安穩。為父想來,不日朝廷大軍將會南下平叛。”
白狄、肅慎的事情,聶嗣已經猜到大半,因此並不意外。
“如此甚好。”聶嗣干巴巴的應一聲。
約莫又過了一炷香時間,父子倆人之間氣氛再度沉悶下來。該聊的話題基本上已經說了一遍,重要的,不重要的,也都拿出來緩解尷尬。
聶嗣是很想詢問當今朝堂上的事情,但是話到嘴邊他還是沒有說出來。
眼見聶抗一杯接著一杯喝酒,沒有起身離去的打算,聶嗣也不得不硬著頭皮,隨口說道︰“今日孩兒抵達雒陽時,在中陽大街上听見百姓議論天子婚嫁一事,難不成天子至今還未立後麼?”
話音剛落,聶抗手中酒盞一抖,灑出些許酒水,他臉色亦是變得難看起來。
雖然他退婚的時候很勇敢,顯得很無所謂。可是畢竟是被別人逼著退婚,簡直就是啪啪打臉。惡人雖然讓藺氏做了,但是他臉上亦是無光。
他看著聶嗣,輕嘆一氣,語氣復雜︰“原來你知道了。”
聶嗣點點頭,“嗯,今日來雒陽我才知道。”
他以前都在荊州和雍州活動,怎麼可能知道天子還沒娶妻。
“嗣兒,你放心,你所承受的屈辱,為父會替你討回來!”他滿臉的堅決之色,讓聶嗣一臉懵。
他承受什麼屈辱了?
只听得聶抗說道︰“天子之所以娶藺公孫女,本意並非是要壞我聶氏與藺氏的婚約,他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為了拉攏大司空藺 ,藺公權力雖已被鄧亥、柳齊二人所竊,但門生弟子廣布朝野,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且藺公本身是為三公之一,威望卓著,將其拉攏,便能增強朝堂勢力。”
“其二,天子已年滿十六,倘若想要親政,必須生有子嗣,說明天子已壯,當臨朝親政。兩者相合,天子才會選擇納藺氏淑女為妃。”
頓了頓,聶抗冷漠道︰“雖然我知道這並非是藺公的本意,但是有些人讓我們聶氏蒙羞,為父絕不會放過他!”
聶嗣身體僵化,腦子里面一片漿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