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

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關鈦金 本章︰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

    李佑的登州城位于蓬萊縣,整個登州人口大約在五萬左右,再加上這次李佑帶來的一萬多人,也就只有六萬多人,最無奈的就是現在李佑失去一切的經濟來源,香水,肥皂...還有其他的所有李佑建立起來的商業,全部都被李世民給截胡了,現在名義上是李治的,但是賺得錢全部都送到了宮中,以供李世民的揮霍。

    而登州是很窮的,登州的百姓幾乎沒有什麼賺錢的營生,就是靠種地或者是出海打魚。

    但是你要知道,古代漁民可是很苦的,曹操的兒子曾經寫下過一首詩,《梁甫行》。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第一句說八方的氣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內的風雨形態不一。言外之意是說,海邊氣候潮濕,狂風暴雨時常有,海嘯龍卷風也時有發生,這種環境不適合人在這生活。

    第二句說海邊的漁民多麼艱苦,破舊的草屋是他們的棲身之地。直接寫出漁民們居住環境的荒涼、淒慘。

    第三句說妻子和兒子像禽獸一樣生活,每天在海邊的荒林中活動。從這句我們不但看到漁民衣不蔽體蓬頭垢面的野人一樣的粗俗艱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見他們與世隔絕的愚鈍頹廢形象。

    第四句說簡陋的柴門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圍自由穿梭毫無顧忌。這句通過描寫狐狸、兔子四處竄逃的場景,反襯出邊海人們生活環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們的恐懼與淒楚。

    有人會說有沒有這麼夸張,住在海邊的人應該比內地的人要好,至少海鮮可以吃到飽,這個想法有點想當然爾了,事實上就是,近海其實捕撈不了多少魚。

    想要有收獲,就要出遠海,可是古代的捕撈技術也落後,出海一次漁獲不可能有現在這麼大。古時也沒有天氣預報,船也小,船速也慢,下海捕撈風險很大的。

    有一句叫寧上山打虎,莫下海打漁...雲兒飄在海空,魚兒藏在水中,早晨太陽里撒漁網,迎面吹過來大海風。潮水升,浪花涌,捕魚人兒世世窮!爺爺留下的破漁網,小心再靠它過一冬

    這其實是古代漁民真實的寫照。

    登州百姓苦,登州的官府也苦,登州的官府苦,登州的百姓就更苦,所以李佑現在要做的就是必須要盡快的給登州準備一條謀生的道路。

    這條道路,自身一定不能實現的,畢竟登州的無人無田,資源不足,人手一般,那麼李佑到底用什麼方法扭轉登州的乾坤呢,請拭目以待。

    ................................

    陰誠微笑著帶著李佑一行人進入了登州城,要知道陰弘智和陰誠提前來到登州城並沒有閑著,為了可以迎接李佑以後的人馬。

    此時的登州城中已經建造了很多的房屋,這些房屋雖然還僅僅只是茅草屋,和長安城自然不能比,但是總不露宿街頭要好,這一萬人的入駐,也是讓登州城的人多了五六倍,一下有點欣欣向榮的感覺了。

    除了房屋,陰弘智還為李佑建造好了兩個工廠一個是冶鐵廠,大量的鐵礦已經從秋涼山運到了這里儲存了起來,小高爐也都造好了,李佑帶過來的鐵匠們第二天就可以開工。

    第二個工廠就是水泥廠,生產水泥也是現在的關鍵,水泥可是建築的必須品,以後李佑會在這里建造港口,碼頭...水泥是必須。

    所以按照李佑的要求,水泥廠也是早早建造好,而制作水泥的原料也是早就囤積好,只要人來了就可以立即投入工作。

    李佑的家是在登州城之中是在一個高坡之上,可以俯瞰整個登州城,但是李佑的家並不是高樓,是一戶類似四合院的房屋,但是這個四合院佔地十畝左右,也是很大的。

    至少是可以將李佑的全家都給住下來的,只是李佑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入駐自己的新家,李佑第一時間去的地方是登州府衙。

    權芷溪,春娘等人先去的新家。

    李佑,薛仁貴和陰誠一起去的則是登州府衙,等來到了府衙之後,陰誠將登州府的一切全部都拿了出來,說真的,看到這些之後,李佑也是微微的嘆息了一聲。

    原來登州這個地方,年年都被朝廷救濟,幾乎每一年都需要開倉賑濟,而且登州也是歷來人口流失最大的州,因為登州這個地方就在海邊,所以太多的人逃往了內陸,畢竟在內陸有更好的發展。

    海邊的漁民是真的很難熬,逃到別的州,運氣好還會弄片荒地開墾一下,跟著只要表現好,這些開墾的荒地就會屬于自己。

    這登州有什麼,除了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海,幾乎什麼都沒有,海里雖然有豐富的資源,但是你要知道,海里死亡的危險也是很高的,一個巨浪打過來,什麼堅固的船都沒有用。

    “今年又走了多少人?”李佑看著桌子上的數據嘆息了一聲。

    “至少走了三百多人,而且現在馬上就要到年關了,可能走的人更多,因為天氣冷了,近海的魚蝦更多的是捕撈不到了,一些青壯只能走,因為走出這里才有出路。”陰誠看著李佑道︰“我們也做過很多的努力,但是作用都不是很大。

    現在我們迫切的需要一個可以讓登州百姓擺脫貧困,可以吃上飯的東西,可惜這個東西我是找不到,你就不一樣了,你發明了肥皂,香水,蠟燭,你是可以帶領登州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只要過上好日子,登州的百姓就不會跑,搞不好還有人會回來...所以一切都要看你了。”

    陰誠用期待的眼神看向了李佑,而此時的李佑也是被這個眼神看著哭笑不得,要知道登州這個地方,和別的地方可不一樣呀,登州這個地方可以說要什麼沒有什麼,曾經這里根本就不算一個地方,連名字都沒有。

    還是武德4年,唐高祖首次設立登州,治文登,領文登、觀陽縣,屬河南道。

    起初,登州行政區的名稱、管轄範圍和治所並不固定。此時的登州範圍黃縣、文登、牟平等3縣...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地方,到底登州能有什麼特產可以大賣,李佑在這個時候,也是皺起了眉頭。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李佑的大唐》,方便以後閱讀李佑的大唐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李佑的大唐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並對李佑的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