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懋回來了?”
得知消息的弘治皇帝詫異。
按理說,這個時候,英國公張懋應該在那多入黑,也就是大明運河附近,與寧遠、王越一道鎮守運河啊。
怎會突然返回來呢?
“傳,快傳!”弘治皇帝忙開口。
“臣叩見陛下!”
很快,張懋走入大殿,直接見禮。
弘治皇帝點頭︰“愛卿快平身,說說大明運河一帶吧,而今,到底怎樣了。”
張懋起身,略微思考,而後認真道︰“稟陛下,大明運河一帶,一切正常,尚好!”
尚好?
也就是……還不錯的意思?
這又是什麼意思啊?
大明拿下大明運河,為的是卡住西邊諸多小國的脖子,更眼前的目的則是迫使大泥亞等幾個小國退兵。
這個時候,你告訴朕那大明運河還不錯?
意思是無法迫使大泥亞等幾個小國退兵?
那不是白白浪費人力物力了嗎?
真成雞肋了啊!
他多少有些失望。
先前,包括他這個君王在內覺得大明運河有些雞肋,只是……覺得而已!
莫管怎樣,大明運河還是有些作用的,朝廷這邊也還抱有一絲希望。
哪怕是一絲絲希望,那不也是希望嗎!
但,當張懋說出這番話後,這最後的一絲希望,也就隨之煙消雲散,徹底沒了。
“好,朕知道了!”弘治皇帝說了一嘴。
局勢,很清晰明確了。
打!
也只能打了!
“陛下,臣剛剛回來,不知那大泥亞等幾個小國情況如何了。”張懋主動問。
“莫臥兒也摻和進來……”
弘治皇帝便將大抵的情況說道了一番。
張懋會意。
也就是說大明到了不得不打,乃至不惜一切代價而戰的地步了。
倒是有些危機!
他暗暗點頭,略微琢磨後,躬身道︰“陛下,臣以為,當下局面,還可以再……忍一忍。”
還忍?
弘治皇帝挑眉。
都什麼時候了,還要忍?
難不成要等到敵人騎在大明的脖子上拉屎才反擊嗎?
“怎麼說?”他壓低聲音問。
“是這樣的。”
張懋開口︰“陛下,若要戰,則要靡費無數銀兩,于百姓不利,四方不穩,尤其是而今四海賊人橫行,一旦大明出現大規模的混亂,恐被賊人有機可乘。”
這話,有幾分道理的。
說白了大戰到最後,真正遭殃的還是百姓。
“然後呢?”弘治皇帝又問。
“然後……若大泥亞等諸多小國賊人仍舊夜郎自大,當……給他們一個教訓。”張懋緩緩開口。
“嗯,給他們一個教訓……”
弘治皇帝戛然而止,暗暗凝眉。
什麼玩意?
給大泥亞諸多小國一個教訓?
不是吧!
他面色有些費解似的古怪。
就好像一個人已經被打倒在地上,閉口流血,已無反擊之力的時候,于打他的人說我要狠狠的把你踩在腳下。
這不玩笑嗎!
太過胡鬧,說話不長腦子似的。
他沉了口氣,順口道︰“憑什麼啊?難道就憑借那一個所謂的運河卡脖子?”
張懋躬身道︰“這事,臣不好說,但臣還是建議,再等等看,多行不義必自斃,說不得大泥亞等諸多小國要頭撞南牆!”
弘治皇帝︰“……”
他很是狐疑。
因為張懋的態度,似乎也不是很確定。
但也正是因為這不確定的態度,令他起了幾分疑心。
這感覺……似曾相識啊!
與那寧小子的作風,很像!
難不成,那一個區區運河,當真可以迫使大泥亞等諸多小國退兵?
不可能啊!
道理不夠大啊!
他面色有些古怪,跟著便將三位閣老叫到養心殿,一番詢問。
三位閣老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張懋︰“英國公,你說的是……真的?”
張懋不苟言笑︰“也沒那麼真!”
三位閣老︰“……”
什麼玩意啊?
這姓張的老家伙,不知怎地,變壞了啊!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你說沒那麼行是幾個意思啊?
當然,他們三人也是理解的。
之所以不敢肯定的回答,多半是為了預防那一絲絲不好的可能與事後的追責、責罰。
這也是寧遠那小子的一貫風格了。
那,如此來看,那大明運河,似乎還真有迫使諸多小國退兵的希望啊。
只是,區區運河而已,怎就能有如此力量呢?
不大可能的啊!
大殿中間處,張懋看了看,大抵放心下來。
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是成功阻攔了朝廷這邊興兵的計劃。
至于說不敢確鑿肯定的回答,自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這里面本就有著不確定性,一切還要看寧遠那邊已經諸多小國的動向。
比如,到得當前,那大泥亞使臣佛洛伊等人,大概是得到了大明禁止四個小國過運河的消息,明確的告知幾個小國,我開始限制你了。
那接下來如何,便看大泥亞這邊怎麼辦了。
是繼續協商、退兵、還是打!
選擇權,在于大泥亞等五個小國!
也是這一日,身在京城的佛洛伊得到了消息。
大明運河,被封鎖了。
這事,倒是在他的預料之中,並不意外。
大明之所以控制那大明運河,最主要的目的還不是為了限制大泥亞等四個西邊小國。
而今既然木已成舟,大家伙互相亮劍,那便是沒得和談的余地了,只有繼續打!
于是他也不多想,立刻傳信出去。
不多久,大明的南邊,一場場戰事掀起,狼煙也跟著四起,炮火轟鳴,很快,戰事便來到了白熱化。
而就在這征戰之間,兵分十路的莫臥兒大軍,也不知怎地,兵力驟然增加,實力也跟著增強,自交趾中部,一路向北橫推,眼看著就要逼近北江府。
“莫臥兒拉攏了交趾的平民,尤其是一些貧苦的百姓!”
弘治皇帝得到消息,幾乎快被氣炸了。
正常的對戰,多是兵對兵,火器對火器,而莫臥兒卻是將大明的原本的普通百姓,變成了莫臥兒的兵。
如此兵力大增,戰力增強,以大明之百姓,對戰大明!
無恥之尤!
“當下情況,必須要戰了吧?”弘治皇帝將張懋叫了過來。
局勢很麻煩,一旦其他諸多小國都學著莫臥兒一般,將大明普通百姓化為他們的兵,後果,將不堪設想。
“陛下,臣以為……”張懋卻是頓住了。
“怎地?”
弘治皇帝皺眉,听這意思是……還不必戰?
“再緩一緩。”張懋道。
“哦……”
弘治皇帝不禁後靠,很是無奈。
都這個時候了,還要再隱忍一番?
沒道理的啊!
“你別掖著藏著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如實說來!”他催問。
“這……”
張懋有些猶豫。
他返回京城,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如前些日子大泥亞等五個小國皆對大明再度開戰,大明這邊也準備開戰,那個時候,他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現在呢,他同樣給出了一件。
其原因便是……
“凡伸手我大明者,剁之!”
嘶!
弘治皇帝倒抽一口涼氣。
這又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說……朝廷這邊再隱忍一番,非但可以令得大泥亞等諸多小國退兵,還可以懲戒之?
不是吧?
莫說懲戒那大泥亞等諸多小國了,以而今大明的情況,便是能令得諸多小國退兵,便足以感恩戴德了。
要知道,這一仗要是真打起來,可是動輒兩三千萬兩銀子以及萬千百姓不聊生啊!
他深深吸了口氣,將信將疑。
許久後,他終于點頭︰“好,朕便再信你們一次!”
于是,大明本準備出征的諸多大營便繼續按捺著。
鴻臚寺。
佛洛伊等待許久也未見大明有什麼動靜,也未出動大批人馬反擊爾耳的,不禁一陣冷笑。
看這架勢,大明,也不過如此罷了。
什麼鼎力四方,什麼擁有四海。
到頭來竟是這等龜縮的角色,這不就是縮頭王八嗎?
“賈斌大人,勞煩您最後轉告一下大明皇帝陛下,我等使臣即將離開京城,我們,日後京城見!”
佛洛伊開口,已然準備離開京城,向南而行,而後組織人馬,一路向北推進。
隨著莫臥兒加入進來,他也是發現了一個妙法,那是便是利用大明的窮苦百姓來橫推大明。
此法非但可以避免己方損失,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兵力,可謂的一舉兩得。
于是,轉來翌日,鴻臚寺這邊準備好護送車隊之後,他便準備離開。
然,就在這個時候,幾份書信匆匆傳來鴻臚寺。
這諸多書信上,只有兩個字——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