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有些煩悶。
那佛郎機主動提出要求,要與大明切磋。
按理來說,大明這邊是必須要答應的,非但要答應,且還要正兒八經的比試切磋。
因為大明是宗主國,面對別人的挑戰,豈能認慫?
也正是如此,問題來了。
這切磋,不好贏啊!
于是他愁思了一路,回宮之後又琢磨許久,最終將太子朱厚照叫了過來,跟著又將切磋的事情簡單說道一番。
“老寧的意思是,只有六成把握?”
聞言,朱厚照也是一陣嚴肅。
情況不是很妙啊!
對于老寧,他是了解的,這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一般都十分的保守,比如明明有六七成的把握,卻只說個四五成。
而今,老寧都透漏實底了,便說明這事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大明這邊出動諸多雜學的大家,才只有六成把握啊!
這若是輸了……
“父皇……兒臣覺得,這事……不若就當成簡單的切磋算了。”朱厚照開口。
“我泱泱大明,便這般上不得台面嗎?”
這一次,弘治皇帝直接駁斥︰“你平時膽子不是很大嗎?怎地這回變得如此膽小了?”
朱厚照無奈︰“沒辦法啊,畢竟是諸多雜學,有許多我大明不擅長的地方,不好比。”
弘治皇帝嘆了口氣,默然許久。
他自然是知道這一次的比試是不容易的。
但也正是因為不容易,這比試……才要進行下去。
大明,可是泱泱大國,在他或者是百官看來,那無論是各個方面都應該是極強的,都要比那諸多小國強!
而今,面對那佛郎機的挑釁,便是輸了,丟一些顏面,卻也不礙事。
所謂知恥而後勇啊!
這一次丟了顏面,說明大明在這諸多雜學方面還不行,那就學啊、鑽研啊。
你不去鑽研與學習,如何變得更強?
“雜學,呵呵……科舉改制……”
弘治皇帝冷笑著,旋即認真幾分︰“太子,你親自去鴻臚寺一趟,就說這切磋,我大明接下了,時間,就定在十日之後!”
緊跟著太監蕭敬也是出了門,直奔寧府,將消息告知了寧遠。
“哈?這就接下了?而且還是公然切磋?不是吧?這事不大靠譜啊,容易輸,也容易丟失顏面啊!”寧遠有些不解。
在他看來,經過他陳述利弊之後,陛下那邊應該會穩健一些,至少要認真考慮將此事私下舉行。
結果,一日未過,陛下那邊就下了決定?
未免有些倉促了啊!
“陛下說,雜學亦是學,當下落後于人不可怕,可怕是永遠落後于人!”太監蕭敬低聲道。
“嗯!”
寧遠頓了頓,豁然醒悟。
果然,這才是大局觀!
這事若是換做百官商議,想都不用想,定然是不會同意私下舉行的。
在許多人看來,我大明還至于懼怕一個小小的佛郎機嗎?
但,就事實而言,大明這邊還真有許多地方不如佛郎機。
說到底,這仍舊是單純儒學所帶來的弊病,一切都以儒學為尊,嚴重的耽誤了其他學問的發展。
換而言之,陛下此舉,非但是支持了科舉改制,甚至還有支持其他學問的意味。
有明君如此,想來,不多久,這大明便是又一番天地了。
跟著他開始琢磨起來。
既然朝廷這邊答應下來公然切磋,那就要盡全力保證勝面。
他開始仔細回想那佛郎機要與大明切磋的諸多學問,首當其沖便是繪畫。
繪畫方面,而今大明可謂是天才輩出,就說唐寅唐伯虎,其水平便已然算是登峰了,至于造極者……也有。
于是他便叫來了唐寅︰“朝廷要決定要與佛郎機切磋了,你舉薦幾個書畫大家,尤其是繪畫方面。”
唐寅想了想,認真開口。
“恩師,弟子首推沈周沈先生,他與李東陽乃是友人關系,其手法弟子都佩服不已。”
“另有一人,叫做周臣,其人……是弟子的另外的師傅。”
“再者便是弟子的好友,他叫文征明,尤其擅長繪畫。”
一連舉薦了三個人。
皆是書畫大家!
寧遠鄭重點頭。
那沈周他是知道的,年歲不小了,先前還為陛下獻上了一幅畫,至于周臣和文征明,也都是繪畫的天才。
可以說,這三人再加上唐寅,幾乎快佔據了整個大明繪畫的小半江山。
以這等實力再與佛郎機切磋,應是不懼的。
自然,佛郎機那邊也是極強的,而今西方正值文藝復興,出現了一大批繪畫大家,卻不知此番來人是誰,又來了幾人。
“好,你卻尋這三人來,若有困難,我在想辦法!”寧遠開口。
繪畫一道,算是差不多了。
接著便是數算。
而今大明,數學院這邊已然是整個大明的巔峰了,倒是不必自其他地方去找。
只不過大明這數學院的知識體系比較懶散,接下來的幾日還是要盡力整頓一番,如此才有一戰之力。
至于物理方面,卻不知佛郎機來人是誰,但物理學院這邊的知識,也是要歸攏一番的。
化學方面,倒是沒看到那佛郎機上書的奏疏提及,想來應該不在切磋範圍內。
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要與雲陽道人商議一番。
至于醫學,此一點倒是完全不用操心,大明這邊必勝的。
最後剩下的就是宇宙學了,不出意外,就是天文學。
對于此一點,那佛郎機中,應該以哥白尼最為厲害,日心說嘛,卻也只是一種猜想而已,只能簡單的閑聊,無法具體證實,故,勝負也就無所謂了。
整體的大局,大抵籌措完畢,跟著便是行動了。
他先是來到物理學院,簡單說道幾句後,命兒子張永與諸多徒子徒孫整理諸多物理學問,跟著是數學院,教院長王文素也根據諸多古籍整理。
而後,他將醫學比試直接吩咐給了那太醫院院使王玉,最後找上化學院的雲陽道人。
二人許久不見,再見之時,如那溫順一般,平淡中,但著幾分溫情。
“此一番出征,還算順利吧?”雲陽道人泡茶,順口問。
“還算湊合吧,損失不大,收獲還行,只是如此。”
寧遠淡淡道︰“你呢,這兩個月鑽研的如何?”
雲陽道人苦笑︰“也是湊合,不,還不如湊合呢,沒什麼進展,此一番的切磋好像沒有化學吧,需要我去嗎?”
寧遠想了想︰“有備無患啊,你也準備一番吧,將以前的諸多化學知識整理一下,最好有始有終,諸多學問是怎麼來的,可又與其他學問有關聯,如此整理出來,不說切磋,于以後的鑽研也有莫大幫助。”
雲陽道人會意。
最近,她的化學研究好像到了一定的瓶頸似的,一時間不知從什麼地方入手了。
她能感覺到,這化學的世界,很是廣大,深奧無比。
而今的她,在大明來說,化學倒是厲害,可于整個化學知識範疇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你也會親自與佛郎機切磋嗎?”雲陽道人問。
“不好說!”
寧遠聳肩︰“我會去,但是否切磋,還是要看實際情況,若需要我,我便會出場。”
事實上,他並不想太張揚。
學問這個東西,稍微有點復雜。
就如宇宙學,也就是天文,大明這邊真的會讓他出場嗎?
欽天監那邊怕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