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政司衙門跟前,擠滿了商人。
這些人一個比一個激動,激情澎湃,不斷的喊叫著。
本正在辦公的徐經也是被嚇了一跳,怎麼也沒想到這些商人竟如此瘋狂,開口閉口請求海政司出保險的事宜。
為什麼呢?
不必想,肯定是那十份保險出現了效用,讓這些商人看到了希望。
花點錢,保本,這幾乎等于是萬全之策啊!
商人們瘋狂了,那于海政司這邊而言,也是天大的好事。
稅收將會增加啊,且不斷的增加。
于是,略作思考之後,他便出來外面。
“大家伙,安靜一下!”
“對于大家伙的訴求,本官已然知曉,定會上報朝廷,等到朝廷的準許。”
“至于此事是否能成,暫時還不好說,但本官想來,應是可以的,所以還請大家伙等待幾日!”
一番言語下,眾人倒是安靜了。
卻也有人跟著開口。
“徐大人,莫管怎樣,這保險一定要出來啊!”
“是啊,大家伙都是靠著出海混一口飯,奈何危險重重,成本太大,實在折損不起!”
“只要這保險能出來,便是貴一些,大家伙也是願意買的!”
“不錯,這保險,太好了,我敲!”
“尤其是還有監管人員,嚴格指導路線,比大家伙所了解的太多了,也就安全了許多。”
眾人很是期待與向往。
跟著徐經便寫了兩封信,其中一份是奏疏,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很快,寧遠便收到了書信,也得知了天津那邊的情況。
看得出,這諸多商人的意願很明顯,那麼便無需擔心保險市場的受眾問題,當下唯一要面臨的問題便是人員培訓以及派出各地駐守。
而另外一邊,內閣。
眼看著海政司徐經的奏疏,三位閣老皆是傻眼了。
保險?
這是什麼?
那諸多商人竟然是主動的請求朝廷出面,弄出保險的法子,讓他們購買?
哈?
問題是關鍵是,那保險到底是做什麼的啊?
不多時,朱厚照趕至內閣,眼見徐經的奏疏哈哈大笑。
“好啊,很好!”
“不過對于這種經商的事情,朝廷不方便直接參與。”
“本宮已是和老寧商議過了,便以他的名義去弄吧。”
“至于保險的問題……”
說著他聳了聳肩︰“其實也簡單,無非就是對賭而已,三位師傅以後便會明白的!”
三位閣老一臉的茫然。
這所謂的保險,難不成還有很多的說法不是?
還可賺銀子?
他們三人面面相覷,寂靜許久後,劉健不禁一聲嘆息。
“看得出來啊,這勢頭是越來越大了!”
“那寧遠先是弄了鑽石的生意,而今又要弄這保險的生意,而且還都是與諸多勛貴合作,不大妙啊!”
“卻不知接下來到底會如何!”
對于此事,他們自然是心知肚明。
與那鑽石的路子一樣!
無非就是將諸多大家族、勛貴等綁在一起,同時也給新大陸那邊一個保障。
只是,這法子當真能行嗎?
單單是看養心殿那邊坐著的人,便不好說嘍。
“最近,听到了一些風聲,據說啊……陛下可能在秘密準備泰山封禪呢!”李東陽開口。
封禪!
這對于每個皇帝來說,都是極大的夢想。
所謂封禪便是皇帝親自趕至泰山,向上天祭祀,也向上天告知自己登基許多年來的諸多功績。
根據陛下這十六年來功績來看,自是有資格于泰山封禪的。
可無論怎麼看,這事的苗頭都不大好,就好像陛下要完成這最後一件大事一般。
完成之後會怎樣呢?
怕也只有陛下自己那邊心知肚明了。
以猜測來看,萬一陛下真的要去那新大陸……呵,那寧小子的許多事情怕不是白做嘍。
又兩日,保險事宜徹底傳開,資金的籌集也完成了。
攏共籌集五十萬兩!
這個數看起來不少,可分配給幾十家勛貴、大世家等等,每家才出了區區萬兩左右。
對于白銀遍地走的大明而言,這個數,並不多。
說不好听些,而今募集資金階段,便是你想多出銀子,人家還未必要呢,畢竟這出的銀子可是跟股份掛鉤的!
跟著,寧遠這邊在一番籌備之後,終于在刊物風華上面公布消息。
“自即日起,大明保險公司,正式成立!”
“凡出海商人,可根據具體情況,購買保險。”
“……”
“若遭遇不測,可全額賠償!”
消息一出,京城直接是轟動了。
尤其是一些商人,得知此事後更是蠢蠢欲動。
若說以前一些商人因為擔心本就不敢出海的話,而今有了這保險,便可做到萬無一失了啊!
大好事一件!
另外一邊,坤寧宮!
眼看著東廠這邊報上來的消息,弘治皇帝笑了。
味道還是原來的味道,幾乎與那鑽石的路子一模一樣,無非是多了些風險罷了。
“陛下因何而笑啊?”張皇後問。
“有意思啊!”
弘治皇帝喃喃自語一般︰“朕在想,那小子到底要做什麼,只是這樣而已?未免不夠看了些,他當真以為這般與諸多勛貴牽連起來便安穩了?卻不知朕這一法可破萬法啊!”
言語之間,他要了一些酒水,小酌片刻後,起身趕至內閣。
面對三位閣老,他也不加掩飾,直接開口︰“朕欲泰山封禪!”
三位閣老面色平靜,齊聲開口︰“陛下萬歲!”
弘治皇帝笑了︰“這人啊,哪里有什麼萬歲的,朕只是想告慰祖宗、告慰上天,簡單說一下。”
三位閣老自也是不好說什麼。
如果一定要說的話,便是……氣氛都烘托到這里了,那泰山一行肯定是免不了的。
非但他們不能說什麼,便是其他百官也說不出什麼,唯有贊同!
很快消息傳出,百官紛紛上書贊揚弘治皇帝,跟著前往泰山的諸多準備事宜也開始操練起來。
這可不是小事,幾乎可以說是皇帝出行最大的陣仗了。
各種禮節啊,以及沿路各地啊,都要準備完全,容不得半點馬虎。
最主要的是,封禪一事,自大明開國以來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原因則是太祖皇帝將此事給罷了,可以說,當今陛下封禪明顯是有違祖制的。
但……誰管?
氣氛都烘托到這里了!
去泰山封禪,那也是水到渠成的!
于是乎,經過一番籌備之後,弘治皇帝帶著太子、文武百官,準備開拔。
然,就在一行人剛出了城後,一批快馬急匆匆駛來。
“陛下,太子殿下,大事不好,皇太孫病倒過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