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
弘治皇帝艱難的吐出幾個字。
此番事態如何嚴峻,他太清楚不過了。
可以說,這事已是危機到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再鬧下去,江南定會大亂!
那麼,為了避免更大的麻煩出現,朝廷這邊,也就只得提前將矛盾解決,以穩定四方!
“回京吧,駙馬,你去安排一下,一會就走!”
弘治皇帝無力擺手。
對于此等事態,他當然再清楚不過,也很清楚後果。
可即便如此,他仍舊在等,在等最後的那一絲絲希望。
或許……駙馬有法子解決此事呢?
這也幾乎是他最後的執念了。
然,到得今日來看,華亭縣仍舊一片大亂。
這也就意味著,駙馬寧遠也是無計可施,沒有任何法子。
那麼,也就只能回京了。
太子在京城雖說是監國,可面對此等大事,未必敢下定論,那這個時候,他這個君王便不得不站出來,主持大局了!
無論多大的事,無論怎樣的矛盾,都應該有個結論了!
很快,諸多馬車安排完畢。
弘治皇帝上了馬車,撩起簾子,眼看著不遠處縣衙的方向鬧的仍舊凶狠,諸多話語最終只得歸為一聲嘆息。
完事了!
結束了!
所謂的科舉改制等事宜,到此結束!
不多時,一輛輛馬車出來縣城,眼看著那諸多被淹沒的田地,弘治皇帝越發的煩悶。
“有就嗎?”他問。
“有有有!”
寧遠忙開口,旋即命人送來酒菜。
弘治皇帝猛灌了大半碗酒,長嘶一口,緩緩道︰“此一番,駙馬你……要受委屈了!”
“當然,朕可以保證你性命無憂,日後,你……便當個富家翁吧!”
“至于入朝為官什麼的,也就不要再考慮了。”
“還有啊,日後,你小子也老實一點啊,不要在惹事了……”
一番言語,很是誠懇。
不像是君王與臣子的對話,更像是親人間的交流。
旁邊的李東陽和謝遷看了看,也是感慨萬千。
無論是小聰明還是這小子的做的事,總的來說,確實是為了這大明江山更好。
只是……科舉不能動!
因為他們也是儒家子弟,再後面,還有著無數的儒家子弟,可以說,天下學子是一家!
在這等境況下,莫說是幫這小子了,就算言語方面稍微有所偏向,日後也終將身敗名裂!
所以,無論怎麼看,到頭來,這小子怕是無法幸免了!
“寧小子,日後,你若有難處,盡管找老夫!”
“是的,寧小子,老夫也我一世清明,可若你遇到事情,咱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李東陽二人先後開口。
科舉改制等事宜,已然落幕,結局已定。
這個時候說這些話,倒也不是賣什麼人情,只是單純的覺得這小子不容易,即便……他們本身就是儒家子弟。
“多謝兩位師傅!”寧遠抱拳,一臉的平淡。
諸多馬車,繼續行駛。
其中一輛麻城內,也一直在飲酒。
直至過了一個時辰左右,弘治皇帝猛然抬起頭,定定的看著寧遠︰“你……你小子……”
寧遠微微詫異︰“陛下,您……有話要說?”
弘治皇帝深深皺眉︰“方才,朕還很擔心你,可你小子……不大對勁啊,明明你馬上就要遭難了,卻還如此樂觀,且無半點擔憂?”
寧遠也是一愣,旋即笑了出來︰“父皇,兒臣歷來是听天由命的,什麼貶值不貶值的,無所謂的,日後,當個富家翁也挺好。”
弘治皇帝更是狐疑。
真假開心,他還是判別出來的。
若是當真失落,即便努力裝作開心的樣子,也有些牽強。
可如果是真是開心……那也是裝不出來的!
“停!停車!”
豁然,弘治皇帝開口。
寧遠與李東陽二人微微不解︰“陛下,您是想……方便嗎?”
弘治皇帝緊緊的盯著寧遠︰“走,回去,會華亭縣!”
李東陽二人一臉的狐疑。
這才剛走了一個多時辰而已,就要回去?
問題的是關鍵是……回去做什麼啊?
那華亭縣已然亂套了,現在回去,還不就是老樣子,實在沒必要回去。
這……萬一一個不小心被那鬧事的百姓給沖撞了,也是十分危險的啊!
“陛下,我等億走了很遠了……”
李東陽開口︰“您是有東西……落在華亭了嗎?”
弘治皇帝仍舊盯著寧遠,不住的搖頭︰“停車,回去,立刻回去!”
李東陽二人身為臣子倒也不好多說,便看向寧遠。
寧遠淡然笑著,隨口沖著前面吩咐︰“陛下有令,回華亭縣,立刻,馬上!”
很快,一輛輛四輪馬車調轉方向,駛向華亭縣。
歸程路上,弘治皇帝沉聲道︰“寧小子,你都做了什麼事?”
寧遠一臉茫然似的︰“什麼都沒做啊,就是昨日請一些好友吃一頓飯。”
只是吃一頓飯?
弘治皇帝越發的懷疑。
這種感覺,很是奇妙。
正常來看,這已然是一個死局了,包括他這位君王都無法破解。
以華亭縣為中心,學子與萬千百姓先後起來鬧事,且朝廷短時間內無法定性。
那麼,這事……注定會越鬧越大,直至最後不可制止!
然……不知為何,眼看著這小子一臉輕松的樣子,他不禁多了幾分懷疑。
難不成……這小子又法子解決此事?
不多時,隨著一聲令下,諸多馬車掉頭,距離華亭縣越來越近。
過了大概一個時辰左右,一行車隊又回到華亭縣。
進入縣城,弘治皇帝抬頭看去,面色驟然一滯,驚詫萬分。
一個時辰前,在華亭縣衙附近還有許多鬧事的百姓的學子,可這一刻……竟是街巷皆空,很遠也望不見一人。
走了!
那諸多鬧事的學子與百姓……都沒了!
“這……”
旁邊的李東陽與謝遷也是一臉的懵逼︰“怎會如此,怎會如此啊!”
那諸多學子與百姓同時鬧事,為的是什麼?
諸多學子是為了對抗科舉改制,萬千百姓則可能想著獲得更多的利益。
可現在,就是這樣的兩撥人……沒了!
縣衙跟前,一片寂靜,鴉雀無聲!
就在兩個時辰前還震天撼地的無數學子與百姓……竟……都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