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孔茂捷的分析並非是聳人听聞,至少辛棄疾就表示很贊同孔茂捷的想法。
“就現有的情報分析,這一次武將兵變其實發生的比較突然,並沒有一個較為明顯且得到眾人信服的高麗武將成為領頭人。
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最初的混亂度過之後,他們內部會發生內斗,經過一系列的內斗,最終決出來一個最後的勝利者,才能成為這個武將政權的統治者,為眾人所信服。
但是如此一來,這種情況也會徹底改變高麗國的政權運行規則,使之進入咱們五代十國時那種狀況,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武將們爭權奪利,靠的是軍力,是徹頭徹尾的武力,他們沒有時間或者沒有那個素質去設計符合自己利益的政權運行法則,也沒有時間和能力去神聖化自己,穩固自己的地位。
如果沒有趙匡胤類型的有行政素養的武將開創一套屬于武將政權的規則,並且向正常國家的方向進行轉變且獲得成功,那麼高麗國內就會出現五代十國的狀況。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兵強馬壯者為天子。
不過就甦詠霖來看,另一種可能性更大。
“五代十國是不太可能了,高麗彈丸之地,輪不到他們去弄五代十國那種大分裂,而且我們可以注意到,他們沒有選擇弒君,而是另立新君以為傀儡。
很顯然,高麗武將沒有改朝換代的想法,也沒有重塑高麗的想法,他們選擇走捷徑,只要有一個名義上的君主還在,他們就能掌握權力,以君主的名義辦事。
所有責任那個傀儡來扛,所有好處他們來享受,這些武將沒有什麼政治素養和抱負,只是想讓自己取代文官的地位,為所欲為罷了。”
甦詠霖放下了手里的紙張,冷笑一聲。
“不過是被文官欺負的太慘了,想要拿到符合地位的利益,一群蟲豸而已。”
眾人想了想,覺得甦詠霖的分析很有道理。
“那麼您覺得我們該怎麼辦呢?”
辛棄疾詢問道。
“怎麼辦?”
甦詠霖雙手抱在胸前,認真的想了想,緩緩道︰“這群蟲豸想要榮華富貴,卻又沒有一個普遍認同的領導者,秩序很難建立起來,必然發生多次的戰亂,到頭來苦的還是老百姓。”
辛棄疾點頭。
“是這樣沒錯。”
“所以,幼安,以目前第五兵團的力量,你覺得一口吃掉高麗是可以的嗎?”
“一口氣吃掉高麗?”
辛棄疾一愣,隨即開口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一個兵團的力量的確足以消滅掉高麗了,不過……您是認真的嗎?”
所有人都沒想到甦詠霖開口就是覆滅高麗王國的事情。
因為人家畢竟是藩屬國,雖然現在出現了叛逆,把原來的國王給推翻了,但是其國家屬性還是正常的,沒有變化的。
大明一定要討伐不臣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名正言順,將叛逆勢力全部消滅掉很正當。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要重新讓王 做國王,撥亂反正,這才算是名正言順的王道之師討伐不臣叛逆的標準劇本。
討逆之後順手把人家給滅了,這……
“高麗畢竟是藩屬國,素來恭順,撥亂反正是可以的,直接覆滅恐怕多有不妥。”
林景春開口道︰“而且就當下的財政狀況來看,一方面籌備西遼戰事,一方面又要北伐草原,現在如果再要出兵高麗,恐怕難度頗大。”
“錢夠不夠?能不能打?”
甦詠霖盯著林景春︰“你只需要回答我這兩個問題。”
林景春眨了眨眼楮,而後無奈道︰“夠,能。”
“這不就行了?”
甦詠霖搖頭道︰“錢總歸是要用出去創造財富的,儲存起來的有一部分應急就夠了,剩下的都要想辦法用到合適的地方創造更大的財富,讓大明進入良性循環當中。”
甦詠霖再次闡述了自己的理財觀念,然後就高麗國的問題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明軍完全可以用討逆的正當理由進入高麗平定叛亂,將叛將們全部打敗,再立王 復位。
但是到那個時候,高麗的文武領導班子都已經被毀滅的差不多了,大明可以派遣官員進入高麗掌握權力,建立一套屬于大明的行政體系。
等一套完整的屬于大明的行政、稅收體系運轉起來之後,王 就可以適時的提出內附的請求。
他三次請求,大明三次拒絕,第四次的時候,大明就可以接受了,如此一來,任憑誰有三寸不爛之舌,也不能改變結局。
而且,非常合理。
一群人就甦詠霖提出的看法進行了一番商議,感覺貌似還真的挺有可操作性的。
如此一番操作,高麗還真的就直接屬于大明了,他們會直接成為大明的一個行省,再也沒有獨立地位。
不過對于甦詠霖決定收服高麗這件事情,辛棄疾還有些疑惑。
“高麗國小民疲,收之對于大明來說意義似乎並不大,它們也不可能成為大明的威脅,為何不留著他們作為邊疆屏障呢?”
甦詠霖搖了搖頭。
“高麗的確國小民疲,收之沒有太大的利益,但是它所處的位置對于大明來說很有意義,它是一塊跳板,未來,這塊跳板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辛棄疾等人不知道甦詠霖所說的未來的作用是什麼,但是就目前的整體情況來看,吞並高麗對于大明來說確實不是難事。
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吞了它,也省得它成天到晚兵變、政變,給大明帶來意料之外的麻煩。
于是原本的國務會議就開始轉向了軍事會議的方向。
辛棄疾領先一群參謀總部的高級作戰參謀們開始就高麗國的內政外交和地形兵力等等情況作出講解,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甦詠霖了解了一下高麗國的基本狀況。
根據目前天網軍密探們對高麗國情的刺探,大體推斷高麗國人口在二百萬到三百萬之間,國家常備軍隊人數最高不超過十萬,極限狀態下軍事動員可以擴充一倍的軍隊人數。
原先高麗崇文抑武,對武將和軍隊多加打壓,軍隊戰斗力較為低弱,現如今經過武將政變之後,軍隊主體意識適當抬頭,軍隊戰斗力可能有一定提升,但是幅度不大,對大明也不會有什麼具體的威脅。
其國地形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不適合騎兵兵團大規模作戰,步兵及神機營在當地作戰或許會有奇效。
經過武將叛亂之後,其國內文官勢力遭到殘酷打壓,也必將遭到一輪清洗,且勢必引發地方勢力的不服和反抗,今後一段時間內,就算沒有大明介入,其國內也必然出現此起彼伏的反抗浪潮。
甦詠霖初步了解了一下高麗王國的情況之後,便感覺這一仗對于明軍來說應該也是降維打擊的存在,對于原先的遼東兵團來說,實在不是什麼難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