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一千三百七十二 好不容易得到的獨立局面,難道要舍棄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御炎 本章︰一千三百七十二 好不容易得到的獨立局面,難道要舍棄嗎?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甦詠霖認為此時此刻升龍城的李氏王朝君臣們一定已經在狼狽準備著逃離升龍城了,他們比誰都清楚一旦失去諒山,升龍城就是無險可守的危險之地,絕對不能久留。

    所以快點趕過去是可以的。

    但是真的攻打升龍城卻沒有什麼必要。

    因為明軍發動這一戰的目的不是徹底吃掉南越。

    當前大明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和儲備能夠一口吃掉南越,也沒有治理南越之地的行政儲備,還需要李氏王朝來穩定南越之地,不使當地發生戰亂,以維持和平局面。

    所以目前來看,打下諒山佔領諒山就足夠了,其他的就可以通過外交談判來辦到,駐守諒山的軍隊還能作為震懾存在,讓某些蠢蠢欲動的地方實力派不敢冒頭。

    命令下達之後,甦詠霖還是安排之前作為使節出使南越的廖興業繼續出使南越,向他們講明白大明目前需要達成的條款。

    首先,他們必須放棄諒州,諒州從此歸屬大明直接統轄。

    其次,李天祚不準自稱皇帝,南越也從來不是一個獨立國家,這里只是大明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李天祚必須也只能是大明安排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長官,不準有其他妄想。

    一應皇帝所用器具和朝廷標準配置全部上繳大明,能留下的只有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而存在的器具,所有用度都要得到大明相關官員的許可,絕對不準逾越規制。

    再次,大明需要嚴懲南越朝廷中主張抵抗的抵抗派官員,要向他們問責,要把他們當作戰犯來處置。

    妄圖反抗大明的以及真的上手去反抗大明的,無論是誰,都要被當作戰犯來對待,連同本人家族一起交給大明,由大明負責處置。

    最後,此番大明發起軍事行動的全部費用,都要由李天祚全部負責。

    滿足這四個條件,大明就承諾停止進軍,不再發起進攻,並且將承諾保障升龍城政權存續的必要性。

    目前甦詠霖也就那麼多的需求,其他的也沒有那麼多。

    既然法理上南越李氏王朝從來都不被承認為獨立國家,那麼明國無論什麼時候收回這片領土也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正如甦詠霖所預料到的,此時此刻,在升龍城,李氏王朝的君臣們正處在一片混亂之中。

    原本因為他們用不多的兵力在南方邊境扛住了鄒亞娜的反撲,李天祚正高興呢,結果就得到了甦憲誠的密信。

    李天祚接到甦憲誠第一封密信的時候還覺得這不太可能,有點匪夷所思,不知道甦憲誠到底為什麼要寫這樣的信交給自己,所以他派人去問甦憲誠。

    人走了一天之後,第二封信送到手里,再一看,李天祚更慌了,甦憲誠直接說自己搞不定明軍,明軍太凶了,諒山防線擋不住明軍,讓他趕快跑,甦憲誠會用自己的命幫他攔著。

    李天祚有點坐不住了,又派人去問甦憲誠到底怎麼回事,然後就找來了黃義賢、李公信等大臣一起商討這件事情,探討一下甦憲誠到底是犯了什麼錯誤才會送出這樣的密信。

    黃義賢和李公信等少數重臣也不能給出什麼有效的答案,畢竟離開升龍城南下避難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動搖國本的事情,性質實在是太嚴重了。

    自打趙家天子取了天下,中原王朝就再也沒有對南越形成如此恐怖的足以威脅到生存的軍事優勢,更別說諒山地區自從被李氏王朝的先人用聯姻的方法騙到手里之後就再也沒有丟過了。

    有了諒山,就有了升龍城,有了升龍城,就有了南越國。

    但如果諒山丟了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甦憲誠送密信的原因是希望李天祚能夠盡快輕裝逃跑,不用被朝臣阻礙,也不用引起大規模動亂,以免想跑都跑不掉。

    但是這一手卻起到了反效果,讓李天祚驚疑不定,不能確定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他只能派人去找甦憲誠問個明白。

    兩撥過去詢問的人抵達諒山地區的時候,甦憲誠還沒死,戰局還沒崩潰,但是也快了,他大驚失色趕快讓這些人回去,帶著李天祚趕快跑,不然明軍一旦攻破諒山,一切就都完了。

    第一批詢問使者運氣好,跑掉了。

    第二批就沒那麼好運氣,抵達之後正趕上明軍發動總攻,悲劇的成為了俘虜。

    第一批逃回去的使者驚慌失措地把原話告訴了李天祚,讓李天祚趕快跑,諒山戰局萬分危急,李天祚這下慌了,他準備逃跑,但是這個時候,這個消息也被朝中官員知道了。

    很多有的沒的小道消息立刻傳播開來,不僅是朝中官員,甚至連民間都已經知曉諒山之戰已經失敗了,升龍城一片混亂。

    而更關鍵的是,此時此刻,是否逃跑已經不是李天祚一個人就能做出的決定了,他需要為此負責,他需要參考官員們的意見。

    不出意外,官員們分成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

    無論什麼時代,什麼政府,什麼政局和戰局,總能出現主戰和主和兩種看法,兩派人馬相愛相殺的歷史貫穿古今。

    主戰派要求堅守升龍城,對升龍城進行戰略防御,然後號召全國軍隊前來勤王,和明軍死扛到底,他們相信時間和氣候都站在他們這邊,他們相信自己能夠獲勝。

    他們拽著李天祚的衣袖,不讓李天祚走。

    他們認為李氏王朝的先代帝王們費盡心思打造出了李氏王朝如今的事實獨立局面,升龍城就是這一基業的代表,是他們反抗中央強權成功的象征,是一切的希望。

    如果升龍城失去了,如果皇帝離開了升龍城,就代表著他們再也沒有獨立自主的資格了。

    如果不能獨立擊退中央王朝的軍隊,李氏王朝也就名存實亡,大家都可以準備著向中都行大禮了。

    好不容易得到的獨立局面,難道要舍棄嗎?

    先代君王的意志,難道就要這樣背離嗎?

    面對主戰派官員們的勸說,李天祚思慮再三,略有動容。

    然後主和派的官員不願意了。

    他們可不想死,覺得升龍城無險可守,一馬平川,南越軍隊在山地以防守態勢都打不過遠道而來的明軍,更何況是在升龍城附近的這種地形呢?

    怕不是大家一起當王八被抓哦!

    7017k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啟明1158》,方便以後閱讀啟明1158一千三百七十二 好不容易得到的獨立局面,難道要舍棄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啟明1158一千三百七十二 好不容易得到的獨立局面,難道要舍棄嗎?並對啟明1158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