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在當前的規則下,樞密院拿到錢之後就開始安排樞密院控制下的軍工系統對軍隊的需求進行回應,撥付軍餉和軍需物資等等。
軍隊的一切需求都向樞密院提出申請等待回應,與民用系統分割開來。
所以在軍隊領域之內,財政部是不參與的。
甦詠霖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也是因為考慮到之前數年間多有挪用民間款項向軍用領域投放的事情,以至于財政部的工作想要開展起來難度頗大,財政部對此多有看法。
且讓財政部過多涉及軍隊內務,與軍方人士產生關聯,甚至出現一些連結,那也不是甦詠霖願意看到的局面。
軍隊就是軍隊,民政官就是民政官,二者還是不要過度聯系在一起的好。
因為這個原因,甦詠霖設立了軍需會議這一環節。
每年大家聚在一起開個會,確定這一年度的軍隊費用,然後財政部將這一年度的軍需預算費用直接給到樞密院,接下來的事情樞密院去負責,財政部直接脫離這部分涉及到軍隊的工作,全面投向民用領域的工作。
林景春對此沒什麼看法。
孫子義倒是覺得壓力山大,私下里找甦詠霖談過這個問題,認為自己的才能恐怕不足以承擔那麼重大的使命。
但是甦詠霖則表示這個責任樞密院遲早要擔負起來,孫子義遲早也要做這件事情。
身為樞密使,我信任的人,你可不能畏縮、推卸責任啊。
因為這方面的事情,孫子義安排了整個樞密院一百多名官員奔赴財政部,請林景春安排人給他們開了一個特別補習班,學習相關的財務管理知識,孫子義自己也跟著上了一陣子的課。
後續甦詠霖則是把軍工系統在內的一系列國有經營部門劃歸樞密院掌控,除了武器鍛造工場之外,還有位于草原上戰馬飼養部門。
大明三大養馬場燕山馬場、遼東馬場、河西馬場,這三大馬場也劃歸樞密院管轄,直接對接大明騎兵部隊。
至此,軍隊體系和財政部體系剝離開來,互相之間不再負責,而是直接對國家負責。
因為責任陡然加重,孫子義勞心勞神,最忙的時候連著一個月沒回家,留在樞密院里白天黑夜的學習,還號召樞密院內的官員一起向專業人員學習專業知識,不能懈怠,不能偷懶,辦壞了事情就要受處分之類的。
反正他的態度的確非常端正。
之後的事實也證明,在整個明國朝廷高層內唯一一個非復興會員的孫子義能夠坐穩這個樞密使的職位,絕非偶然,或者是什麼他當初和甦詠霖平起平坐的地位之類的。
對政治問題充耳不聞、對實際事物埋頭苦干的為官態度也非常重要。
孫子義對政治不感興趣。
不管是之前做燕雲軍隊的一把手還是後來做樞密使,孫子義從來不曾發表過任何針對朝政的政治意見,對于朝廷的政治動向也從來不公開發表言論。
任何人問他他都閉口不言,或者打個哈哈帶過去。
要是什麼地方出現了政治爭論,他會退避三舍,或者直接退到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角落,直接發動自己的隱身技能,失去一切存在感,讓激烈爭論的人們根本注意不到他的存在。
甦詠霖倒是問過他有沒有想法加入復興會,若是有的話,他可以做孫子義的推薦人。
孫子義想了想,搖頭回絕了。
“或許這樣對我有些好處,但是我從未接觸過這方面的理論,對此也沒什麼興趣,在我看來,做官就是做官,做事就是做事,做人就是做人,我對政治不感興趣,我只想做好我該做的事情。”
孫子義說的倒也是實話。
明國建立之後,甦詠霖有意任用孫子義的家人做官,一開始孫子義接受了,後來隨著風聲漸緊,察覺到問題所在的孫子義便讓族人全面退出官場、軍隊,全面回歸老家務農,不要到中都來,也不允許他們在老家鬧事。
後來孫子義做了樞密使,成為朝廷重臣,大權在握,甦詠霖再提議讓孫子義挑選子弟進入朝中或者軍隊做官,也被孫子義回絕,依舊要求子弟在老家讀書、務農,不得生事。
大清洗行動期間,感受到了莫名緊張氛圍,為了配合甦詠霖的政策,孫子義果斷交出了家中多余的土地和房屋,除了留下一支族人照看祖宅之外,把剩余族人全部接到中都安置。
孫子義嚴格約束他們,不允許他們參加任何政治活動,不允許談論任何政治話題,用自己豐厚的俸祿給他們過日子,接著就安排族中子弟報考進入創辦不久的中都理工大學。
他得知甦詠霖對科學技術發展極其重視的態度,便打算培養家族子弟向著科技領域發展,避開政治領域,有空的時候還親自監督、考察族中子弟的學習成果。
這一點,倒是和甦詠霖的老丈人趙作良所做出的決定一樣。
本來甦詠霖建議趙家子弟向法律方面發展,做律法官員。
但是趙作良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尤其是大清洗之後,趙作良便要求趙氏子弟全面退出政治領域,子弟全部進入中都理工大學學習研究科技。
不知道是不是參考了趙作良的行動方案,孫子義也讓自己家族的年輕子弟進入中都理工大學學習理工科知識,將來走科技研究的道路,不讓他們沾染和政治相關的問題。
甦詠霖尊重孫子義對政治的疏離態度,沒有強求孫子義加入復興會,也一如既往的信任他,將樞密院的職權托付給他,他也兢兢業業,沒有任何做錯的地方。
所以眼下孫子義做這個職位算是非常成功的。
洪武三年之後,孫子義成為朝廷高官中唯一一個非復興會員,還執掌軍隊後勤大權,地位非常重要。
所以有人提出過對孫子義身份的擔憂,建議甦詠霖把孫子義調任閑職,換一個政治上可靠的復興會員執掌樞密院後勤大權。
但是甦詠霖表態支持孫子義,認為孫子義做樞密使做的很成功,沒有犯錯,為了政治身份而打壓一個有功之人,不是革命者應有的態度。
事實上從洪武三年大清洗之後,復興會從暗地里全面轉移到明面上活動,全面佔領朝中重要職位,已經成為事實上主導明國國政的主體政治力量。
不過朝中也並非只有復興會員,也有通過科舉做官的大量非復興會員。
他們在大清洗之後對朝廷一度懷有擔憂,懷疑朝廷在此之後會完全以是否為復興會員來考察官員和提拔官員,因此對于加入復興會甚至懷有一種焦慮感。
而甦詠霖全面收緊了進入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