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七百一十六 中原復興計劃由此開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御炎 本章︰七百一十六 中原復興計劃由此開始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甦詠霖拿起筆,在地圖上位于燕雲、淮南和川蜀的三個位置分別畫了一個圈。

    這是他計劃中三個中直轄的位置。

    然後他又看了看地圖,又在兩廣地區和河西地區點了一點。

    “從北往南,過了淮南有江南,過了江南,還有嶺南,也就是說江南人認為嶺南人才是南人,嶺南人覺得嶺北都是北人,所以我以為五嶺地區是重要的交通要沖,未來在五嶺之地也要設中直轄。

    至于關中地區,比起關中,我以為河西走廊對于大明來說更加重要,掌握河西走廊,就能控制西域,兩漢,晉,隋,唐,無不是通過河西之地控制了西域,進而把中原王朝的勢力向西延伸,以至于到了蔥嶺之地。

    而失去西域也是從失去河西之地開始的,一旦失去河西,整個西域都將失去,無法掌控,中唐以來便是如此,而到了宋,更是因為西夏的原因,失去了經營西域的可能。

    所以我以為,未來消滅吞並西夏之後,就要在西夏故地設中直轄,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人駐軍掌控,以確保對這塊交通要沖之地的完全控制,進而才能進軍西域,挑戰更西邊的遼國。”

    這段話,甦詠霖沒有避開耶律元宜和耶律成輝這兩個契丹人的代表。

    而他們也沒有表現出什麼疑惑或者驚訝的樣子。

    很顯然,他們對于明帝國的認同早已超越了那個虛無縹緲看不到的西遼,他們對西遼沒什麼感情,對于給了他們新生權力地位的明國才更加認同。

    如果此時硬是要有人把他們同西遼聯系起來,他們還會生氣,還要爭論,說他們是明人而不是遼人,說他們願意為了大明披肝瀝膽,而不是為了虛無縹緲的遼國。

    這種態度是甦詠霖非常滿意的態度,這說明他對于外族精英們的籠絡是非常成功的,利用他們抗衡山東系文臣的計劃也非常順利,達成了目前朝政的平衡狀態。

    這種狀態目前還需要繼續維持,至少在平定西夏之前不能被打破。

    提出了未來的中直轄計劃之後,群臣就對甦詠霖在淮南之地設中直轄地區沒什麼看法了。

    因為這的確是從地緣角度出發非常有意義的行動。

    于是這一政令得以通過,故宋淮南東路之地,將由大明中央尚書省直轄,是繼燕雲地區以外的第二個中直轄,稱之為兩淮中直轄。

    至于駐軍方面的問題,就繼續把河南兵團的游奕軍周至所部安置在當地,由周至統領游奕軍負責淮南東路的軍事防御問題。

    接下來的事情屬于朝廷吏部和復興會組織部。

    因為這兩個部門里都是復興會的人,也可以說是復興會的事情。

    甦詠霖驅逐了整個淮南東路八個州府的南宋官吏,明軍也對當地的地主豪紳勢力進行了威懾與打擊,所以此時此刻正是淮南東路反動力量最為虛弱的時候。

    甦詠霖打算讓復興會借助吏部的力量將大量優秀的新人會員安插到淮南東路,對當地不足八十萬的人口進行全面掌控。

    誠然,現在的淮南東路因為黃河問題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是荒涼,但是終有一日黃河問題會得到控制,到那時,淮南的復興將不是問題。

    復興會主導下的淮南乃至于整個中原的復興,都將不是問題。

    甦詠霖如此堅信著。

    幾次復興會會議一開,整個淮南東路的官員問題和吏員問題還有基層組織問題就搞明白了。

    八十萬不到的人口治理起來也不難,也正好方便復興會在短時間內架構起全新的政治組織,然後給新人們鍛煉行政能力的機會。

    一切向海州學習,一切向海州看齊,爭取把淮南東路包括未來的淮南中直轄打造為全大明第一個完完全全的【復興行省】。

    接下來都是些細枝末節的問題。

    比如規定南宋給大明國的戰爭賠款六百二十萬貫銅錢將分五年還清,每年還要支付額外的利息,規定在每年春耕之後的五月份繳納,方式就是通過瓜洲渡送往淮南之地。

    還有就是每年的歲幣,價值二十五萬兩白銀和二十五萬匹絹布,每年需要在秋收忙碌之後的十月份運輸到江邊,通過瓜洲渡轉移到淮南之地,由中央派出官員負責檢驗和交割。

    至于每年歲幣內所包含的白銀絹布和折價物品的內容,則需要大明和南宋雙方商定好,統一執行,不得有絲毫誤差。

    最後就是稱號問題。

    因為南宋答應了向大明稱臣,所以趙𣐿的尊號應該由甦詠霖確認並且冊封,然後才算是真正有了法律效力。

    這方面其實雙方各退一步。

    本來按照甦詠霖的想法,可以給他們來一個江南國主的稱號,不給帝號,讓趙構和趙𣐿體會一下當年李煜的感覺,羞辱他們。

    但是轉念一想,讓他們去國號,估計會引發更大範圍的抵抗,不符合明帝國速戰速決的戰略要求,于是也就沒有這樣搞,繼續金國的傳統,由大明國皇帝冊封趙𣐿為大宋皇帝,國格較西夏和高麗高一等級。

    西夏和高麗在大明這邊都是國王的身份,直接低了甦詠霖本身一個檔次,而南宋這邊卻是皇帝,只是皇帝身份需要冊封,到底和西夏高麗有所不同,也是考慮到南宋劃江而治的巨大體量。

    雖然依然有著不滿意的地方,但是考慮到這一趟戰爭已經贏回了本錢,還賺麻了,甦詠霖也就沒有繼續和南宋計較。

    他再度派遣辛棄疾南下作為大明使臣,前往正式冊封趙𣐿為大宋皇帝。

    辛棄疾欣然領命。

    明帝國這邊理清了戰爭的問題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正式開修黃河。

    第一階段目標不變,將黃河改回東漢故道,避免兩淮之地繼續遭受改道之苦,率先恢復兩淮之地和河南之地的勃勃生機。

    這一工程量十分浩大,甦詠霖勒令復興會作為牽頭組織,見官高一級別。

    以田子為黃河改道工程總指揮,以工部尚書時征為黃河改道工程副總指揮,全面協調朝廷各部門、各地方官府、流域內各軍軍隊等負責完成這項巨大的國家工程。

    洪武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大明帝國皇帝甦詠霖正式在中都簽署命令,宣布黃河改道工程由此開始,全國將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為這一空前好大的工程注入力量。

    務必功成。

    以此為標志,中原復興計劃由此開始,整個北中國自中唐以來的復興也由此開始。

    甦詠霖簽署命令的二十天後,六月十一日,南宋著名主戰派領袖大臣張浚終于千里迢迢從四川老家返回臨安,見到了新皇帝趙𣐿。

    上一次來到臨安的時候,他躊躇滿志,而離開臨安的時候,他萬念俱灰。

    他本以為只能在家鄉終老,含飴弄孫,度過晚年,但是他沒想到一朝戰事起,他居然還有被起復的機會。

    新皇帝趙𣐿急召他返回臨安,說有大事要與他商議,大宋需要他。

    他捧著詔書,淚流滿面。

    但是與此同時,他知道了大宋與明國之間的戰爭正在進行,大宋的情況非常不妙,明國水師大獲全勝,已經殲滅了大宋水師的主力,從甦州洋威脅臨安,臨安一片動蕩。

    在這樣的動蕩之中,趙構退位,把皇位讓給了趙𣐿,趙𣐿火線登基,登基之初就面臨著兵敗如山倒的艱難局面。

    他需要有人幫他運籌帷幄,幫他決勝千里。

    這不正是張某人可以為皇帝陛下所做的事情嗎?

    這不正是張某人為國出力的時候嗎?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啟明1158》,方便以後閱讀啟明1158七百一十六 中原復興計劃由此開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啟明1158七百一十六 中原復興計劃由此開始並對啟明1158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