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六百七十二 白條的隱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御炎 本章︰六百七十二 白條的隱患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跟耿興文見了面之後,周至又和水軍副將周滿城見了面,傳達了參謀院的指令。

    一樣的,周滿城也表示自己會听從周至的命令,當然,在一線戰斗時,希望周至充分的放權給他。

    “這一點你可以保證,陛下說了,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外行指揮內行,攻城拔地是我所長,水上爭鋒是你所長,你且放心,水上爭鋒戰術,我絕不干涉。”

    周至做了一個承諾,周滿城非常滿意。

    三支不同建制歸屬的軍隊就此達成了一致,確定了統一指揮,明確了各自的職責。

    現在,他們可以一致對外了。

    而與此同時,由樞密院主導的後勤運輸任務也順利到位了。

    甦詠霖改制以後,樞密院就成了軍隊的大管家,不再負責指揮軍隊作戰,但是軍隊作戰的時候,樞密院需要指揮輔兵、民夫全力保證軍隊的後勤供應,前線士兵但有所缺,必將問罪樞密院。

    因為這層關系,孫子義在甦詠霖決心開戰之後就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後勤供應的準備了。

    本次作戰還是按照過往的慣例,就近征發民夫參與到為軍隊保障後勤的工作當中,且調集軍中輔兵作為後勤保障部隊的核心,對民夫隊伍進行組織。

    甦詠霖明確了戰兵的職業性之後,也隨之明確了輔兵的職業性,他將輔兵也編入了樞密院的轄下,予以相應的待遇和重視。

    相對于戰兵,輔兵的待遇約為戰兵的三分之一,直接收入不高,工作量卻不小,很多事情都要輔兵去做,但是輔兵一樣算作明軍士兵,家屬也有軍屬身份,享受政策優待。

    輔兵的確也是軍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存在很有必要。

    比如保養武器,軍隊里有很多武器,武器需要保養,且不同的武器需要不同的保養方法,刀槍怎麼保養,弓弩怎麼保養,床子弩怎麼保養,攻城器械怎麼保養等等,這些事情不是隨便找人就能解決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輔兵來負責。

    而且一些特殊部隊也需要輔兵的幫助,比如重騎兵部隊,重騎兵光靠一個人是無法行動的,穿戴盔甲需要人幫忙,上馬下馬也需要人幫忙,一個重騎兵最少需要兩個專業輔兵幫忙才能完成戰斗準備。

    所以在輔兵的招募問題上,甦詠霖一般傾向于軍隊內部解決。

    一般來說軍隊每一次精簡人員、裁撤不合格兵員的時候,明軍都會給兵員兩個選擇,一個是留下來轉為輔兵繼續為軍隊服務,一個是轉業回老家,參與分發土地,並且務農。

    這種情況下,大多數被裁撤的士兵都會選擇轉為輔兵,繼續在熟悉的軍隊之中工作,明軍軍中的輔兵多來源于此。

    戰爭一旦開始,地方政府會按照樞密院的命令簽發當地民眾參與支持軍隊後勤。

    而這個時候,軍隊里熟悉軍務的輔兵就會自動成為民夫們的隊長,帶領數量不一的民夫為軍隊提供後勤支持,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確保軍隊物資不會被不懂事的民夫損壞。

    這場戰爭也是一樣的。

    甦詠霖簽署命令,允許樞密院發動山東地方民夫十萬人為軍隊提供後勤支持,著山東地方官府協助樞密院一同辦理此事。

    接著他又下達復興會中央的命令,著山東各地復興會組織全力配合地方官府,發動不至于影響到春耕安排級別的人力物力,全力為軍隊提供支持。

    參加後情保障行動的輔兵自然有相對應的安排,而參加後勤保障行動的民夫則由地方官府按照勞役規定提供飯食、補助,算作參加勞役。

    報酬方面,地方財政允許則由地方財政給錢,財政不允許則由樞密院出面簽發白條發給民夫,作為費用抵償,將來可用于抵稅。

    值得一提的是,甦詠霖從來沒有允許地方官府發給白條,這個權力一直都被中央機構掌握。

    有錢的情況下盡可能由地方官府給錢,讓參加勞動的民夫拿到實實在在的錢或者物。

    沒錢的情況下才會由相對應的中央部門出面發給白條,並上報財政部審批備案,然後拿到白條,下發到民間。

    比如和軍事相關的動員則由中央樞密院出面簽發白條,和工程相關的動員則由中央工部出面簽發白條,大體上也就這兩個部門擁有簽發白條的權力,而且還要上報財政部審批備案,不能亂來。

    如果把這個權力下放給地方官府,那會鬧出什麼亂子來,甦詠霖也並非沒有考量。

    而且說到底,白條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替代政策。

    因為大量工程上馬的當下,明帝國財政緊張,拿不出太多的錢,只能用這種借貸的方式向民間借貸完成工程、行動。

    甦詠霖以政府信譽作為擔保,賦予白條一定的價值,使得白條可以借取民間的人力物力,用于提前完成大工程。

    本質上就是借錢干事。

    政府信譽完美的時候,白條的價值非常堅挺。

    比如甦詠霖就听說民間做交易的時候貨幣不足,或者銅錢太重,人們不樂意隨身攜帶太重的銅錢,這個時候,就有人使用明帝國政府的白條作為貨幣,買賣雙方都很樂于使用白條來交易。

    而一旦政府信譽出現了問題,白條會瞬間淪為廢紙,毫無價值。

    所以當建國前三個月的時候,甦詠霖在听說民間有人用白條做貨幣進行交易,他恍然驚覺自己似乎在不經意間開創了一種特殊的紙幣。

    一種以中央政府信譽和政府稅收為擔保的紙幣。

    雖然暫時還不具備大規模鋪開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能依靠白條促進民間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提升,則毫無疑問會為未來中國進入金銀本位及紙幣經濟時代奠定堅實的基礎。

    銅的用處太多,是非常好的物理、化學實驗材料,且中國缺銅,把銅用來大規模鑄錢實在是太浪費了。

    繼續通行銅錢只會繼續引發通貨緊縮與經濟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畢竟在這個時代搞鑄幣稅還是難度比較大的。

    而如果能通過政府信譽紙幣建立起金銀本位制度,使得大明國經濟擺脫對銅錢的依賴,對于未來大明國的經濟和科學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

    不過中國同樣不是金銀富藏國,若要高金銀本位,恐怕少不了外部黃金白銀的輸入。

    那可能就需要對外擴張和殖民經濟掠奪了……

    甦詠霖的思維快速跳躍到了遙遠的彼方。

    隨後,甦詠霖就迅速意識到了白條的重要性。

    從那個時候開始,甦詠霖就對白條進行了全方位監控,專門在總務局財政司下設立了白條監控部門,也就是如今財政部下轄白條司的前身,對白條在民間的通行進行了調查。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甦詠霖得出了一個結論現有白條具有極大的被偽造和濫用的風險。

    當初甦詠霖想到白條這個臨時緩解財政緊張的方法時也沒打算長久使用,也料想民間必然會很快將白條脫手換取實在的利益,所以對白條只是隨便用紙裁剪之後寫上字,蓋個章,就可以使用了。

    但是現在看來,民間因為白條的高信用度,在部分地區儼然把白條當做貨幣使用到了經濟流通領域當中,不再被視作定時炸彈,沒有及時脫手的必要性,甚至還有人收集、儲藏。

    目前或許還沒有出現有人會想出別的什麼歪點子,但是誰也不敢保證就不會有這種人,這就不可避免的會有誕生偽幣的風險。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啟明1158》,方便以後閱讀啟明1158六百七十二 白條的隱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啟明1158六百七十二 白條的隱患並對啟明1158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