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在1861年與兩宮皇太後發動辛酉政變之後,一開始叔嫂三人合作默契。兩太後得奕??之助,政變才得以成功,實施垂簾听政,也不能不依靠奕??輔佐。于是晉升奕??為議政王,領班軍機大臣,綜理朝政。但奕??的議政王,不同于清初多爾袞的攝政王。“議政”的前提,是兩宮太後親操權柄,奕??只能輔佐她們處理政務,卻不能代行朝政。議政與攝政,一字之差,差別是很明顯的。
在當時滿清諸王中,奕??的見識才干首屈一指。他執掌樞要後,繼續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大臣,使萎靡的朝政一時有所振作。奕??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極高的威望和人脈關系,然而,隨著國家的內憂外患有所緩解,奕??的地位越來越高,慈禧太後對他的防範也在加強。
?奕??出身皇族最顯赫的家庭,一向自視甚高,功高位尊,也不免驕盈。何況他敢于據理直言,對太後懿旨常有異議,難免引起後者不悅。兄嫂二人由當初的同舟共濟到貌合神離,矛盾逐漸顯現。
之後兩人關系不斷惡化,奕??的仕途也隨之幾起幾落,到同治帝病亡,慈禧太後再一次立幼童為帝,使她有更充裕的時間加強自己的權力,奕??職權和地位更是逐步被削弱。
1880兩人發生的一次爭執,將雙方最後的一點情面也消耗的七七八八。慈禧太後偏听太監誣陷守門護軍的一面之詞,欲置護軍于死罪。奕??率領全體樞臣“力爭不奉詔”,引起太後的惱怒。大聲質問︰“你事事與我為難,你到底算什麼人?”奕??毫不示弱。昂然道︰“臣是宣宗第六子。”太後說︰“我革了你的爵!”奕??回答︰“你能革臣的爵,卻革不了臣的皇子。”
奕??等人的抗辯。雖然使得護軍從輕發落,但是卻將慈禧這個女人的怨恨之心徹底的激發了起來,發誓要將奕??一擼到底,只是之後的幾年沒有找到很好的借口,因此奕??也就在位子上呆了下來。
此次奕??及其主持下的軍機處不想輕易插手越南一事,引起御史交章彈劾。終于讓慈禧抓住了把柄,他同醇親王奕 合作,以“委靡因循”的罪名,將以奕??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停奕??親王雙俸,命他“家居養疾”。又命禮親王世鐸主持軍機處,慶郡王奕�L 腫芾硌妹牛 兄卮笫錄 扔氪記淄跎貪 br />
奕 初登高位,急需在朝堂內外尋找支持和安插心腹,之前在別人眼里成了險地,誰都不願意去的四川,在奕 的這里也就成了香餑餑。
與南寧接壤的幾省雖然不安全。但是一旦成了這些地方的大員,其話語權也就比以前要高出不少,因為這里是清廷的防御重地,不僅駐扎了大量軍隊。以防南寧北上侵襲,而且為了可以更好的為這些駐軍服務,清廷也將這些督府的職權增加了很多。
四川是天府之國。再加上經過丁寶楨一番精心治理,這里已經成了清廷為數不多的財稅重地。特別是1881年丟了廣東之後。這里就更是成了清廷格外關注之地。要不是這里危險,沒有人願意來。根本就不會有他奕 安插親信的機會。
奕 在初步穩定了朝堂之後,他立即開始物色起了川督的合適人選。只是此時他也遇到了奕??同樣的問題,找不到既願意去,又夠分量和資歷的人。
而且奕 在帥選候選人的時候,比奕??的條件更苛刻。奕??沒有他這麼多的心思,選人的首要條件是有沒有能力,其他的沒有過多考慮,而奕 則多了是不是心腹這一條。
加上奕 性格懦弱,在經歷了同治帝後之死、東太後暴卒後,領教了自己這個嫂子的厲害,處事就更加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因此在選人的時候,還要看這個人能不能通過慈禧這一關。
有了這麼多限制條件,想選出一個合適的川督出來,自然也就難上加難了。而且他之前由于害怕慈禧盯上他,一直不敢深交外官,培植黨羽,因此能夠被他視為心腹的本就不多,更別說還要找夠資歷的人了。
奕 最後選來選去,相中了翰林院掌院學士徐啟文。
徐啟文一開始只是個無名小卒,但是他卻逮住了一個好契機,進入了慈禧的視線。慈禧上位後囿于局勢,只能重用漢臣,為了籠絡這些漢人的心,她自己也跟著開始學習起了漢文化,只是她一開始漢學水平不高,那些儒家經典對于她來說太過高深,因此慈禧急需有好的學習教材。
恰在此時,當時還是江南道監察御史的徐啟文給慈禧上了一道折子,建議將“列聖實錄寶訓”和漢唐以來母後臨朝的事實經驗匯編為一冊,以供兩宮太後參考。慈禧非常欣賞這個建議,于是便讓南書房、上書房、翰林院馬上進行編寫,以備她學習參考。這本書編寫好後,慈禧特賜名為《治平寶鑒》,並不時地安排學識出眾的大臣進行講解,譬如翁同 就先後為兩宮太後講解了宋、金、元、明四朝的帝王政治事跡。
徐啟文的這個建議不僅暗合了慈禧現在的狀況,拍了個不大不小的馬屁,而且其後還親自參與了編撰這本書。
慈禧高興了,重賞徐啟文,徐啟文也借此機會,逐漸進入了慈禧的視線,不久便遷為翰林院院士,奕 也正是在此時與他交識的。
雖然徐啟文只會拍馬屁,沒有真才實學,但是他卻有著其他人沒有的優勢。首先他得到了慈禧的賞識,如果舉薦他,肯定會被通過。其次徐啟文有野心,奕 就听說過徐啟文曾經對川督一職有過興趣,因此對于去就任川督一職,他本人肯定會同意。
更重要的一點,他與徐啟文一向交好,如果徐啟文當了川督,肯定可以給自己提供奧援,支持自己坐穩現在的高位。
而慈禧此時也對一拖再拖的川督繼任人選煩不勝煩了,听到奕 舉薦的是她極為欣賞的徐啟文,立即就同意了,下旨丁寶楨回家養疾,徐啟文即刻趕赴成都接任川督。
此時距丁寶楨上奏乞休已經過去半年了。(未完待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