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豪賈

第三百七十八章︰奔潰的遼東(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風 本章︰第三百七十八章︰奔潰的遼東(二)

    相比于三萬衛城,清河關在曹義看來就要重要許多了。

    同樣的還有第三軍第一師的攻擊目標,中固城。

    作為沙場宿將,同時又放棄了鎮北關和廣順關的曹義來說,再放棄清河關和中固城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若真如此,那麼就意味著北線城門洞開,遼河平原將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實際上一開始曹義並不打算放棄鎮北關和廣順關,因為相比于清河關和中固城,很明顯被明朝經營幾十年的鎮北關和廣順關無論是地形,地理還是關城防御力,都要遠勝過後方兩關城。

    可是若是華漢國只有一路進犯還好。

    如今華漢國幾路並進,南到寧遠,廣寧,北到鐵嶺,都在其兵鋒威脅之下,要想保有遼東,曹義就必須要集中力量,各個擊破,並等待直隸等地援兵,內外夾擊,方可保全遼東。

    到時再拿回關城不遲。

    何況雖然曹義沒指望清河關和中固城能擋住北方兩股敵軍,但能夠拖延幾日時間,讓自己能夠更快拿下後方敵軍,順利領大軍返回遼陽,自是最佳選擇。

    故而曹義留下兩千人守備清河關,三千人守備中固城。

    在曹義看來,依托地形,這些人守個十來天應不成問題。

    而這個時間,已經足夠了。

    一路急行軍,五月八日,田弘瑜率軍到達清河關城下。

    守關明軍千戶雷凌見田弘瑜已到,一面親上關城指揮,一面命人在右邊山崖上立下弩炮,弩機,滾木,雷石等物,在另一邊河口也立下一營,分五百強弩手,守備河岸,防備第一師由河岸繞道關城後方。

    走上關城,雷凌便被眼前那以馬拉的四輪運兵車給震撼住了。

    這種四輪運兵車,雷凌還是第一次見,而更讓雷凌驚愕的是,在進入山谷之前,這些運兵車便在各軍士的合力下,解開了馬鞍,拆除了四輪車下四輪底盤,幾塊木板一合,直接變成了一個大木筏。

    更驚駭的是,這些木筏又相互連接起來,再被繩索引入了河中,變成了一座臨時浮橋。

    第一師各部,包括後方的火炮由此渡過了清河,來到了馬鬃河與清河交匯口北部列陣。

    因為這里已經超出了弩炮,弩機和強弩手射程範圍,故而雷凌只能干瞪眼。

    實際上雷凌的布陣並沒有太大問題,但是雷凌怎麼也想不到那華漢國居然有這樣的四輪運兵車,不僅比大明的馬車更大,還是四輪的,不是兩輪的,車廂居然可以如此方便的拆解,之間連起來還可以當浮橋使用。

    看著從容列隊的華漢國第一師。

    特別是那一門門寒光閃現的冰冷火炮。

    雷凌心中生起一絲不安。

    而另一邊,田弘瑜一面指揮著炮兵在河岸列陣,一面命後方大軍守住浮橋。

    雷凌在河岸,山崖上布置強弓硬弩,這在田弘瑜到達不久,便已得知。

    雖然雷凌麾下只有兩千人。

    但依托地形和弓弩,也一樣可以對自己造成威脅。

    故而田弘瑜權衡再三,決定依靠火炮射程的優勢,先遠距離炮轟河岸邊五百強弩手和關城上的明軍。

    至于山崖上的明軍,田弘瑜暫時大不了,不過關城被轟擊,想其必不會再守山崖,必會退回城內據守。

    如此只需要火炮,田弘瑜便可攻破清河關。

    炮兵渡河,後續大軍則並不需要,田弘瑜只要留出一部分人守住浮橋,其他人則在山口駐扎,準備對關城發起總攻。

    隨著時間緩緩推移,田弘瑜拿出懷表看了看,離到達山口已過去一個時辰,炮兵已經準備完畢,是時候發起進攻了。

    隨著參軍侯亮一聲令下。

    八百門六斤炮和一千二百門十二斤炮,分別瞄準了隔岸五百強弩兵和關城。

    隨著一陣轟轟炮響。

    火炮咆哮著,炮彈破膛而出,硝煙也隨著騰空而起,遮蔽天日。

    緊接著又是一陣轟轟的爆炸聲傳來。

    強弩兵所處的營壘和清河關上紛紛被炮彈打中,一些弩兵被當場炸死,營壘也被炸得橫七豎八的揮灑一地,一片火海狼藉。

    更嚴重的是清河關。

    整個清河關是由夯土台基和磚石牆體構成,按理說是非常堅固。

    可是在一眾火炮集火式的連續轟擊下,沒過幾輪,便被轟成殘垣斷壁,東缺一塊,西少一塊,關城內的房舍也被爆炸產生和火焰瞬間吞滅,變成一片火海。

    四處都是逃串,哀吼,痛苦掙扎的明軍軍士。

    山崖上的五百明軍見此人間煉獄般的慘狀和地動山搖般,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又哪里敢下山救援,盡皆一哄而散。

    雷凌也在絕望和不甘中被當場炸死。

    田弘瑜用望遠鏡一直觀察著,幾輪炮擊後,田弘瑜覺得差不多了,便下令停止炮擊,大軍出擊。

    殘余明軍無力抵抗,紛紛跪地投降。

    至此清河關被田弘瑜拿下。

    同一時間,中固城外。

    與清河關依山傍水而建不同。

    中固城兩山夾道,要想進攻中固城,就必須要在山谷之內列陣攻擊,可謂真正易守難攻之地。

    而且中固城往南便是遼河平原,故而曹義自不會舍棄中固城。

    中固城守將是千戶方鼓,三千明軍,方鼓各分五百人守住兩旁山頂安營,自己則經兩千軍士在城中固守。

    趙迪豐經第三軍第一師剛到山口,方鼓便得到了消息,命各處嚴加戒備,多備流石,準備等第一師進入山谷後,先用兩旁滾木,流石轟擊,挫其銳氣,再依托城關防備,雖然方鼓心中也覺得不可能擋住趙迪豐的進攻,可是要是堅守個十天半月,方鼓覺得應無太大問題。

    在山口詳細了解了中固城地勢後,趙迪豐決定先解決兩旁山林之中營壘,再戰關城。

    于是趙迪豐命人埋鍋造飯,在山口安營。

    方鼓見趙迪豐不來進攻,心中稍安,但也方鼓不敢大意,安排,交代各地謹守,戒備後,方鼓便回去休息去了。

    第二日清晨,太陽還未升起。

    黎明十分,忽然中固城左右兩山山頂上的營壘燃起大火。

    第一師第一營和第二營在千戶,右校尉丁安,鄭園二人的帶領下摸黑摸上了兩山營壘。

    此時營中明軍還在熟睡。

    突如其來的喊殺聲和沖天大火,劃破了黎明之時的寂靜。

    眾多明軍還在睡夢之中便葬生火海,還有很多明軍被殺死在了睡夢之中。

    當清晨的陽光普照大地。

    喊殺聲也隨之結束。

    第一營和第二營順利佔領兩山營壘。

    而山頂的喊殺聲和火光,也讓方鼓及城中明軍從睡夢之中驚醒。

    看著兩山沖天大火,方鼓大呼不妙。

    想不到那華漢國居然趁夜色突襲營壘,搶佔兩山。

    如今兩山失守,華漢國可以居高臨下,直取中固城。

    加上其正面大軍。

    中固城已無堅守可能。

    清晨剛過,趙迪豐正集結大軍,準備進攻中固城。

    而方鼓見第一師出動,心知大勢已去,想想那華漢國令人恐怖的戰績,方鼓心中暗嘆一聲,下令兩千明軍開城投降。

    至此第三軍第一師開進了中固城,遼東大地,一馬平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豪賈》,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豪賈第三百七十八章︰奔潰的遼東(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豪賈第三百七十八章︰奔潰的遼東(二)並對大明豪賈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