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勛

第二百九十章、構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榴的悲傷 本章︰第二百九十章、構想

    幸好,小皇帝身邊還有一個特殊的人才。

    他不但熟悉漕運,精通算學,更有過一次組織遠洋航行的經驗。

    王瓊!

    這個曾經在朱厚照上輩子,和朱厚照大被同眠的家伙。

    夜宴之後,朱厚照連夜把王瓊叫進了御書房。

    “王愛卿,無論是招募人手,組織船隊,訓練軍隊,愛卿需全力以赴……”

    王瓊臉如土色,他不但喝多了,也被小皇帝嚇到了。

    世界地圖,王瓊當然看過,還對諸多地盤了若指掌。

    當然,除了王瓊之外,朝堂重臣如劉健、李東陽、謝遷、楊廷和、王華、焦芳、韓文、屠鏞、屠勛、王懿、王鏊、武清、張懋、徐永寧、秦、張浚、薛翰、張破虜……但凡有資格常入,或者能有兩次機會進入御書房的角色,都仔細觀摩過世界地圖。

    在這個年代,哪怕軟弱到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怕都有一顆開疆拓土的夢想。

    更遑論,劉健敢和弘治皇帝噴,李東陽敢拿金瓜在大朝會殺人,楊廷和劍不離身,秦三鎮邊關,屠氏高手輩出,連焦芳這種被人罵焦烏頭、焦黑臉的家伙,也敢和韃靼人拼命!

    大明,可以說正處于武風最為濃烈的年代!

    當然,也是最敢于和皇帝頂牛的年代!

    但是,和小皇帝頂牛……大家發現,每次都是自己在發傻。

    王瓊現在就是這樣的心情,作為小皇帝的好基友,除了焦芳之外的天字第二號狗腿子,王瓊當然知曉小皇帝雄心壯志。

    但他卻不知道小皇帝這麼干脆!

    所以,王瓊不敢和小皇帝頂牛,而是試探地問︰“陛下,各地藩王既是……財政的負累,但同時亦是朝廷鎮壓天下,經略天下的不二之選,倘若全委派出去了……”

    評論這些藩王的話,王瓊非但說得委婉,拿了個財政說事,連同剩下的話,王瓊沒也敢說完。

    小皇帝當然明白,王瓊到底要說什麼!

    王瓊說的是,這群藩王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平時最喜歡欺壓街坊,偶爾還霸佔良家少婦,可作為穩定一方來說,這些人是有莫大貢獻的。

    就好比寧王,若是沒有第一代寧王就藩江西,南昌會發展得這麼好?

    寧王無論開山取礦,還是鑄造銅錢,或者制作瓷器,開墾農田,雖有逾權之嫌,但對于經濟,卻也有貢獻。

    更重要的是,有一位藩王鎮壓一方,其實是穩定一方。

    可以這麼說,寧王去了南昌之後,當地的土著,或者是一些部落,隨著發展自然而然就融入了大明,從而減少了叛亂幾率,也減少了戰爭。

    藩王,從看事物看兩面來說,也是有貢獻的!

    可小皇帝不在乎!

    再有貢獻,崇禎掛那顆歪脖子樹的時候,也只是養出了一堆酒肉客,能打能拼的一個都沒有!

    能力挽狂瀾,挽大廈于危傾的,泡都沒冒出來!

    再加上,小皇帝有十成把握,自己怎麼都能整出幾個子女來……他連自己的子女,都想著要封到廣西、雲南、貴州、遼東,又或者緬甸、草原,這些不曾被深度經略的地方,還在乎這些個藩王?

    大明本土,有一個主宰,就足夠了!

    于小皇帝想來,大明之外,哪怕有一千個藩王坐鎮,也無所謂!

    只要這些家伙稍微有點進取精神,能將這些地方經略好,小皇帝就不吝惜封賞。

    否則,小皇帝會剝奪了對方的經營權,拿著對方的票子來為自己撈好處,拿著本應這些藩王享用的妹紙,去賞賜他的精兵猛將!

    小皇帝的這個構想,來自于周朝分封天下,從而九州合一。

    他現在,就想再造一個分封盛世,若是後世某一天,出一個有本事的人,自然能將這些地盤一統,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

    但這個念頭,不足為人道。

    “無妨,朕仔細看過宗令呈上來的數據,各地朱氏子孫,幾乎高達百萬之巨,其中九成九不事生產,躺在祖宗功勞簿上吃老本,留在大明本土有何益處?”

    “朕此舉,乃是逼著這些蠅營狗苟的家伙,去搶,去拼,去玩命……倘若他們失去了進取精神,哪怕是死了,大明也少了些米糧蛀蟲。”

    “進而,會有更多的人從廢墟中崛起,會拼命佔據他們的位置。”

    “而大明的國力,也會迎來一次暴漲!”

    小皇帝的眼神,炯炯有神,逼得王瓊不敢直視︰“朕曾言及,朕之所以是朕,是朕能平等看待天下子民,而不是只為姓朱的爭、搶、奪!”

    “這百萬人,會帶著他們的親人、子女、親戚,繼而去開創屬于他們的基業……當然,他們會有人隕落,也會有人崛起……”

    “但朕何須擔心!”

    “朕既不擔心有姓朱的做大,亦不擔心有人敢于這個時候,來造朕的反……朕百萬帶甲之士,不夠勇猛乎?”

    一番話說得王瓊冷汗汲汲,原本醉醺醺的狀態,忽而就清醒了。

    王瓊深深一拜, 道︰“伏位陛下作威作福!”

    小皇帝輕輕把王瓊扶起來,嘆息道︰“哪里有作威作福的皇帝,只會作威作福的,明天就會被人掀翻桌子,朕在這個位置上心驚膽戰,生怕做的不夠,又生怕做的過分……朕亦是如履薄冰啊……”

    王瓊冷汗入髓,更不敢搭話了。

    往日,小皇帝和王瓊開玩笑,王瓊也機靈,不但對答如流,和皇帝更是有來有往,二人之間的相處,極為默契。

    可隨著小皇帝逐漸長大,王瓊瞧見小皇帝下顎,隱隱約約冒出了無數胡須……王瓊默默地想,小皇帝終于長大了。

    但讓王瓊不敢隨意亂說話的原因,不止是他深知酒後失言,更是小皇帝權威日重。

    他是親眼所見,往昔一個個如劉健般人模狗樣的大官,打個冷哼,下面就有一堆人丟帽子……可這些人,在皇帝陛下面前,誰個不是收斂了威風,夾起了尾巴,規規矩矩做人?

    就連劉健,這位厚重不顯喜怒之色的三朝重臣,現在和人說話,哪一次敢不稱聖天子?

    連同往昔無法無天的京師紈褲,皇親國戚,錦衣衛……錦衣衛愈發低調,東西廠的番子不見蹤影,紈褲們過街小心翼翼,生怕有老農抓住大喊“就是此人,少了老夫二錢銀子”……

    京畿腳下,愈發興隆,舟船往來,車輛不停,建設不斷……王瓊深知,這一切的變化,都來自于眼前這個人!

    皇帝陛下朱厚照!

    大明武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武勛》,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武勛第二百九十章、構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武勛第二百九十章、構想並對大明武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