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鷲、安陸也進行得非常順利,除了想放走的人之外,殺的殺,抓的抓……當然,對方情報機構的人,被抓得一干二淨。
鑒于由安陸出手,夏助特地傳了信息,故此安陸也沒下殺手,一把毒藥下去,盡數撂倒!
除此之外,與對方情報系統相干的,都被連根拔起!
讓正德小皇帝意外的是,除了把南京城一些富戶抓起來之外,另外還抓獲了幾個張氏骨干份子,以及兩個白蓮教的法王!
嘿嘿,正德小皇帝冷冷一笑。
他對夏助滿意極了!
這個年輕的大舅子,簡直是一台精密的儀器,其安排的攻擊組合,與應對方式,簡直細致、恐怖得令人發指。
他每每料敵必中,讓小皇帝起了後悔心思……這麼厲害的人物,合該上戰場才對!
想了想,怕皇後老婆鬧騰,更鑒于身邊危機四伏,要想收拾儒家、白蓮教、孔氏、寧王等勢力,身邊還真需要一個能完美布局的人。
這才熄滅了讓夏助上戰場的心思!
正德小皇帝內心吐槽,反正你功夫不高,去了戰場隕落幾率大……朕是為了你好!
夏助道“陛下,審理一些骨干之後,臣收集了一些情報。”
小皇帝點點頭,示意繼續。
夏助道“經審訊,雙嶼港參與走私貿易者,除開福建林氏之外,更有浙江張氏……”
小皇帝打斷夏助,問道“浙江張氏與本次襲擊……”
不愧是大舅子,立即明白小皇帝問的是什麼,夏助張口就來“此事頗為復雜,臣審訊之後才發現,所謂的張氏只是他們明面上的力量,其精銳武力由張氏掌握,但其參與遠洋貿易,國內發展經貿者,實乃甦州成氏……”
“臣細究下去,結合了數十年來錦衣衛的情報,終于發現了對方的真正身份……”夏助緊張地看了小皇帝一眼,俊朗的臉龐神色嚴肅,謹慎地向周圍望了望,才繼續說道“對方乃張士誠之後!”
轟!仿似晴天炸雷,震得小皇帝頭皮發麻。
他瞬間豁然開朗!
難怪張氏與白蓮教有干系,難怪張氏能培養出這種頂級高手,難怪張氏有頂級財力……這一切都是因為,當年與開國太祖朱元璋爭天下的那位梟雄。
張士誠!
也只有他,于江南根深蒂固,才能繼續暗地里潛伏;也只有張氏,才有能力與韃靼人暗通曲款;也只有張氏,才能持續百年暗中遙控海盜!
更兼,當年起兵推翻蒙元,白蓮教就是張士誠的盟友!
之後,當年落敗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入了草原,一部分入了遼東,一部分遠遁出海……而張氏之厲害,更在于明面上了繼續擺了個張氏,暗地里將直系血脈換成了甦州快活林成氏。
想一想,倘若朝廷發現了張氏余孽,會怎樣?
將張氏有生力量,族中高手,盡數剿滅之後,和張氏沒什麼牽連的成氏會怎樣?
當然是繼續暗中興風作浪!
任誰也不會想到,他們一分為幾,哪怕其中一支死絕了,也有人抱著復國的念頭……甚至,小皇帝瞬間想起,後世滿清入關,亦有姓張的一份功勞。
那個張氏,會不會也是張士誠的後人!
太可怕了!
氏族的力量,無孔不入,與士紳豪商千絲萬縷,斬不盡殺不絕,但凡稍有懈怠,這些人就能起死復生。
小皇帝上輩子,哪怕知道有張氏這麼個暗中搗亂的敵人,卻也不曾想到敵人的來頭……是如此有來頭!
他這麼一想,什麼寧王,什麼魯王,什麼興王……不對,單憑嘉靖小兒,就能將這些人打敗?
這里面,肯定有他不知道的秘密!
這麼一來,被他斬殺的白衣人,對他恨之入骨,直接呼喝“朱元璋的余孽”,就一清二楚了。
正德小皇帝是真明白了!
上一世,寧王起兵,達延汗同時兵叩宣府,必然是兀良哈從中牽針引線;而林氏作為寧王的部下,也一直為寧王輸送財富;至于白蓮教……小皇帝不肯定起來。
他雖然能肯定白蓮教讓他吞服的,必然是送子藥。
但另外一邊勢力,不斷讓他吞服金石之藥,又一邊暗下慢性毒藥,甚至于他溺水……及至小太監灌毒藥,莫不是有幾股勢力斗法。
個中,孔氏、魯王、興王、白蓮教、韃靼人的勢力若隱若現。
可惜,他最終喪失了誕下子嗣的可能!
之後,數方起了沖突,溺水不死,來了個小太監!
最終,便宜了興王!
便宜了嘉靖那小子!
甚至,以嘉靖那小子的聰穎,他身在局中,說不定其中一局,便是這個聰明的家伙所設!
更有一事,上一世響馬劉六劉七造反,也有白蓮教的影子……這一世,他提前收復了響馬,劉魁、劉惠、楊虎等人,將他當神一樣拜,會不會有假?
若真是如此,于他身邊就有一支強大的力量,一直在潛伏著,只等寧王起兵,張氏引韃靼人進關,響馬配合……三管齊下,多可怕的計劃!
這麼一想,小皇帝慶幸起來,上輩子若非忽然殺出了個天縱英才王守仁,一馬當先,生擒了寧王,對方的計劃還當真有成功的可能!
旋即他又想起,李東陽與孔氏有姻親,他在之中又扮演什麼角色……不對,李師傅是忠誠的,他寡淡一生,若非朕強行挽留,他早已瀟灑離去。
更何況,李師傅作為武人,身體健壯……他離世的時間,可沒機會參與這場算計。
倒是焦芳的性情……焦芳也不可能!劉瑾一死,他就失去了權力,哪里有機會參合!
至于楊廷和,小皇帝更不去懷疑;因為,他在地府的時候,第一個懷疑的就是楊廷和,偷偷去查了楊廷和生平,生死簿上根本沒有楊廷和背叛小皇帝的記錄。
嘿,正德再次冷笑一聲,道“張士誠麼,當年太祖能打死他,朕就不能弄死他的後人?”
“哈森于草原傳來的消息,不就是說達延汗身邊有個姓張的先生?”
“先解決水患再說,寧王已經是甕中之鱉,不值一提!”
夏助乃是計劃的制定者,當然曉得寧王身邊,已經埋伏了多少錦衣衛。
無論是端茶倒水的,掃地的,種花花草草的,寧王身邊的侍衛,連同寧王侍寢的丫鬟……可能都已經被錦衣衛收買!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