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勛

第一百五十二章、遼東總鎮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榴的悲傷 本章︰第一百五十二章、遼東總鎮守

    就麼一會兒,弄走了一個當朝輔政大臣,再弄走了一個吏部尚書,正德小皇帝差一點就要蹦起來。

    他實在開心壞了!

    他原本的算盤是,能弄走戶部尚書韓文,能控制朝廷的錢袋子,他就有無數機會可以摻雜私貨。

    可現在,將吏部尚書馬文升弄走了,他就有了天下官吏的任命權!

    當皇帝需要干什麼?

    說白了,就是掌控人事大權、槍桿子、錢袋子!

    他已經完美地控制了槍桿子,所以兵部劉大夏這個他最討厭的家伙,小皇帝提也不提;以他無敵的戰功,宣府、大同等幾個地方的兵油子敢對他表里不一,他也隨時可以派人下狠手!

    以裝備到牙齒的羽林衛,其恐怖的戰斗力,哪怕是五千人,都能把延綏、寧夏、固原的混蛋們揍個半死。

    更何況,他現在豈止五千人!

    虎賁衛、金吾衛、武功衛一改制,就被他牢牢控制在手里,等他抽過神,再把永清三衛一改,整個北方固若金湯。

    不但有山海關,雁門關,宣府邊軍,羽林衛,虎賁、金吾、武功,連同人數眾多的永清衛,俱在甕中!

    他先前之所以不去改制永清衛,並非是嫌棄永清衛,也並非永清衛是難啃的骨頭,被兵油子完全控制。

    而是,永清衛乃是京軍中對皇室最忠心的部隊!否則,這支強大的部隊,為何會駐守永清,又為何會成為宣府邊軍的第一強援!

    因為,這支永清衛和別的軍隊不一樣,不但是大明眾多勛貴的試金石,更因為掌控這支軍隊的人乃是鎮遠侯顧仕隆!

    以顧氏和正德小皇帝的關系,這支軍隊會有問題?

    更何況,小皇帝又怎麼怕有問題!永清衛之北,乃是宣府邊軍,算是大明邊軍中最強悍的百戰之師;永清衛之南,乃是羽林衛……誰敢和羽林衛放對?

    但正德小皇帝,他的英明也在于此!

    無論是顧雄,又或者是顧淵,再或者顧烈,都被他找個名目,安置進了他處!比如,顧雄是羽林衛中軍指揮的不二人選;顧淵進了影衛,顧烈被他安排去了虎賁。

    目前,這幾人都發展得不錯!

    他現在所虞者,反而是鐵礦開采得不夠快,材料不夠,導致打造裝備不及時。

    否則,他會在第一時間,就把永清衛武裝到牙齒。

    最近,張浚得了些裝備,信心爆棚,時不時就往京城跑,可憐巴巴提要求,要去討伐瓦剌,又或者申請鎮守嘉峪關,無論去哪里,都好過呆在宣府。

    在宣府,這群殺才每天寂寞得吐泡泡!

    但正德不著急!

    張浚最好的去處,是遼東!

    準確的說,是遼東總鎮!

    但這有幾個前提,一是要有足夠的糧食能保證大軍作戰,二是要準備足夠的御寒物資,三是足夠的軍事器械!

    正德小皇帝的心思很大,他不是說遼東臣服就算了,也並非是說像以前一樣設置幾個羈縻衛就拉倒。

    他要將遼東這片黑土地,真正囊括進大明的實際控制版圖!

    在遼東,不但要平定幾大女真,還要驅除兀良哈,又或者通古斯人的影響力,以及諸多如鮮卑等少數民族;更遠處,他甚至要將庫頁島,打造成牢不可破的邊防力量!

    那里是極好的戰略出海口!

    在遼東經略完成之後,他要完成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人都不能完成的壯舉,讓朝鮮內附!

    完全兼徹底的內附!

    這樣,無論向東、向西、向南,戰略上任一都佔據了優勢。

    只有這樣,當大明開始出海的時候,這些都是極其優秀的補給點;包括崖州島,也是他的布局之一。

    目前的問題是,謝遷雖然去修書注義,名義上還是內閣輔政大臣之一;當然,小皇帝哪怕是假惺惺作態,也不能剝奪了謝遷的名頭。

    自然,有楊廷和進了閣,再過一段時間把焦芳也塞進來,劉健、李東陽再也無法和弘治朝一樣,一手遮天。

    所以,吏部尚書,正德小皇帝鐵了心要換人!

    而他也早已有了目標,順天府武清!

    只要完美控制了吏部,天下官吏的任免權,就真正落入正德小皇帝甕中!

    所以,當李東陽想要舉薦吏部尚書的人選之際,正德小皇帝把手一揮,果斷道“吏部尚書之事,朕需仔細斟酌,倒是有一件大事,還需要李師傅操心……”

    李東陽神色有些失落,事已至此,他亦無法多想;他雖看出了小皇帝的用心,但他又怎敢強硬駁斥小皇帝的決定;更何況,小皇帝與他好歹有師徒之誼,平時對他也多有請教;就以他的地位來說,加上他的能力,實際上比劉健、楊廷和都要穩固。

    李東陽強自鎮定心神,道“還請陛下吩咐!”

    “科舉!”

    “鑒于今年大雪,又有達延汗叩關宣府之戰,導致科舉延遲,故朕擬今年冬,與明年開春,連開兩科……”

    說起這個消息來,幾人紛紛開動腦筋。

    開恩科,自然是好的。

    尤其是諸多讀書人,至去年中便已到達京師;有些家底的還好,可以一路住宿客棧酒樓;但有些清貧的學子,就麻煩了!

    有運氣好些的,被一些富貴人家邀請去做了西席先生,又或者做個賬房,總能熬到開科的那一天。

    可一些運氣不好的,又堅持不干活的……這些人就倒霉了!

    正德小皇帝前段時間也顧不上,還多得劉瑾來報告,才終于想起了這檔子事。

    但他一想起,又懊惱起來……朕又要花錢了!

    正德小皇帝道“鑒于距離年底還有些時間,故朕特意令劉瑾清理了些房屋,方便一些清寒士子入住,並提供一應衣食。”

    “至于今年底恩科一事,禮部自然責無旁貸,但具體時間及其它……李師傅可有何提議?”

    李東陽自然門清。

    他不但當過大明的禮部尚書,更當過主考官,後來更是當過科舉的欽差大臣。當然,大明的科舉和前宋並無太大的不同。

    奉三年一考,時間定于每年的三月;數萬士子齊聚京師,乃是難得的盛事。

    每次科舉,禮部尚書乃是責無旁貸的主考官,負責一應物資、考題、祭祀等;皇帝也會派出欽差大臣,以示重視之意;至于到了閱卷之際,更是隆重。

    這個時候,當朝的幾位大員,比如內閣幾位大佬,又或者六部尚書,連皇帝都會派人參與閱卷。

    除此之外,順天府、大理寺、五軍都督府都會參與治安、監管等一系列瑣碎事。

    這個時候,也是京師諸多商賈發財的日子。

    李東陽提議道“還需陛下先定欽差大臣人選……”

    。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武勛》,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武勛第一百五十二章、遼東總鎮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武勛第一百五十二章、遼東總鎮守並對大明武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