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勛

第一百四十三章、報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榴的悲傷 本章︰第一百四十三章、報紙

    正德小皇帝是不喜歡衍聖公的。

    但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孔氏自從漢高祖冊封以來,一直是華夏僅有的世襲貴族。

    沒有之一!

    這個姓氏,有著比國家還多的財富,比皇家還要廣袤的土地;就連其住宅,歷朝歷代以來,也僅次于皇宮!

    若說何長生的土地一天一夜跑不出頭,那孔氏的地盤就可怕了,沒人能摸清楚孔氏究竟有多少財富。

    光是衣冠南渡,帶走了一小部分財富,就足夠孔氏南宗成為江南最頂級的富豪。

    但這都不算啥,最可怕的是孔氏的勢力。

    當朝輔政大臣,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曾經的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死後被封為文正的李東陽,夠牛逼吧!

    他的女兒還嫁給了孔氏。

    可就算是這樣,李東陽去了山東祭祀孔老夫子,人家孔氏仍然對他愛理不理。

    可見一斑!

    正德小皇帝若當真動了孔氏,且不說必然迎來鋪天蓋地的文誅筆伐,朝廷局勢也必然會迎來一次劇烈的震蕩。

    所以,正德小皇帝很惱火。

    雖然,以皇帝掌控的勢力,要抓孔氏,要殺孔氏,保證孔氏無絲毫還手之力。

    但這後續……正德小皇帝心中沒底!

    可這一口惡氣不出,連弘治皇帝都會踹棺材板!

    就說最近幾年,整個山東時不時旱災、水澇,土地兼並愈發嚴重,不見有孔氏出來救助,他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請降稅!

    當然,是降孔氏之稅!

    且同時,還連續找弘治皇帝要了幾次好處!

    大意是這樣,陛下啊,最近臣苦啊,有一大家子要養活,臣窮啊,陛下您要救濟一些……臣在山東遙遙向陛下問好了!

    就這樣,弘治皇帝還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

    牛逼吧!

    就連正德小皇帝也不得不嫉妒,至漢以來,沒有過三百年的王朝,卻有千年的富貴世家。

    這個世家,就是孔氏!

    但正德小皇帝現在是真不敢動!但凡他現在動了,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孔氏遍布天下的門徒,光是每人一口唾沫,就能埋了他。

    當然,若是正德小皇帝連孔氏都對付不了,他還不如直接把脖子抹了,然後重新回到地府,去找黑白無常聊天,過些逍遙的日子。

    他壓下這一口怒氣,並非是怕了,而是要玩一票大的!

    只是收回這些土地,對于孔氏損傷微乎其微,反而引起孔氏的警覺,倒不如壓下這口氣,轉而關注其它事情。

    要對付孔氏,無孔不入的錦衣衛,自然會完成一個驚天布局,等到收獲之時,孔氏的財富、名譽、土地、人脈等,務必一網打盡!

    但牟斌沒有這種能力,劉瑾也沒有這個本事,焦芳倒是有……他太忙了!

    所以,正德決定大婚!

    他要用夏助!

    這個夏助不但是個明算大師,更是個善于謀劃的頂級高手;其算無遺策之能,用于錦衣衛,當真是大材小用。

    當然,一個謀劃高手擁有了錦衣衛的力量之後,才是真正的如虎添翼!

    而正德自己有一屁股的大事要做,單單對付一個孔氏,就要牽扯他的全幅精力,他是不干的!

    無論遼東經略、黃河水利、鄂爾多斯的鐵礦、河套平原關防、造船出海、陸上絲綢之路、收商稅、修建馳道、解決土地兼並、土司……等林林總總問題,正德小皇帝截至目前,一個都還不曾搞定。

    他現在最大的成就,就是打退了韃靼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韃靼人當真敗了麼?

    答案肯定是沒有!

    彼時,一是由于天氣,二是由于後勤,三是恐懼于大明會以命換命;單論實力,大明的整體實力,仍然弱于韃靼人。

    現在的情況是,大明已經與韃靼人開始交易安胎藥,交易耕牛……可某天達延汗覺得實力足夠了,再次要和大明一決高下呢?

    所以,要解決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正德小皇帝必須不斷賺錢,不斷有更多的土地!

    從而,他能養活強大的軍隊,打造出更犀利的戰爭器械!

    次而,無論是誰想反他,都能被他直接摁死!

    當夏助來到御書房之後,正德小皇帝看著眼前這個斯斯文文、清清爽爽卻又一肚子陰謀詭計的年輕人,立即大生期盼。

    正德小皇帝直接道“朕有要事安排你去做,你可願意?”

    即將成為新一代的國舅爺,夏氏也即將成為大明最具權勢的世家,但這個年輕人沒有一絲激動的波瀾,連溫和的眼神也沒有絲毫變化。

    夏助輕微躬身,道“但請陛下吩咐。”

    正德點點頭,很滿意。

    他知道這個年輕人的厲害!

    上輩子,連劉大夏、焦芳、謝遷幾人,都在這個看似溫和的年輕人手下,吃了不少虧。

    最難得的是,夏助布局,最能從不引人矚目之處切入,整個過程如溫水煮青蛙,又如潤物細無聲,無聲無息間就將事情解決了。

    等到收網之際,當事人才曉得厲害。

    等正德把事情一說,夏助輕輕點頭,道“微臣建議,換官吏,搜證據,動輿論,發動時一發而動全身……”

    正德笑起來。

    這個年輕人,果然厲害!

    夏助的建議,其實中規中矩,並沒有太過出彩之處。

    但偏偏,他將每一個可能,每一個意外,都算計得清清楚楚!

    他的計劃也很簡單,先是找個由頭將曲阜上上下下的官吏都更換一便;反正,錦衣衛掌握了大把的讀書人。

    只需將這些人放在曲阜,哪怕明面上衍聖公仍然作威作福……但越是如此,錦衣衛就越多證據。

    同時,這樣也有效阻隔了曲阜于外間的勾連。

    其二,對于無孔不入的錦衣衛來說,安插進孔府還不容易?

    其三,動輿論!

    這才是最厲害的一招!

    試想,這麼多錦衣衛去了曲阜之後,他們會做什麼?

    當然是找證據,找證人!

    夏助計劃的核心,就是用數之不盡的證據,找數之不盡的證人,來扳倒孔氏。

    這就好比,一個有錢人要告一個有名望的人,勞資收集了你十萬個不法證據,但是勞資一條一條去告狀,讓法院一條一條來審理。

    最後會如何?

    若是一條兩條,朝堂諸公保證會一笑置之。

    但若是量變達到一個質變呢?

    再加上輿論推動呢?

    再想想,錦衣衛隨意搞個小報,天天在街頭唱孔氏如何與蒙古人勾連,如何橫行鄉里,如何侵吞土地……

    那個時候,孔氏還是讀書人心中的孔氏麼?

    孔氏最大的依仗是什麼?是他們是孔老夫子的後人!

    若是剝奪了他們祭祀孔老夫子以及諸位聖人的權力之後,會發生什麼?

    若是將文廟中心,移到南京……又會發生什麼?

    。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武勛》,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武勛第一百四十三章、報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武勛第一百四十三章、報紙並對大明武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