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勛

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朝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榴的悲傷 本章︰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朝會

    黃河會出問題,最大的原因就是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此處不但有宋朝的原因,也有河套平原反復丟失之故。更有此時缺乏財力、人力、物力,缺乏格局等一系列因素。

    當然,大明人口膨脹,導致近些年拓荒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也是原因之一。

    當然,歷史上不是沒人這麼想過,但遺憾的是,沒人能這麼做!

    也做不到!

    因為,只要河套平原仍然是戰爭的中心,想要在黃土高原植樹,簡直就是做夢!

    往昔,就算打下河套平原,想要真正經略此地,也要花費天文數字。

    偏偏,正德皇帝有錢!

    有很多錢!

    他真正要干的,不但是在黃河兩岸植樹,深挖、拓寬下游,修築堤岸;而是在此時,于河套、包克圖、紅山等地,修建城池,修建最大的軍事基地。

    雖然羽林衛現在只有三萬多人,拱衛京畿都不夠。

    但是,宣府沒有戰事之後,朱厚照完全可以將此地的精銳組織起來,建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

    並且,此地不但有諸如白玉、張雄、王鎮、穆榮、李稽這樣的影衛,還有張浚、張破虜這種忠心耿耿的人物。

    就連宣府的士兵,都對正德皇帝敬若神明。

    還有哪里有比這更值得正德皇帝投資,更值得正德皇帝信任的兵源。

    這些現成的精銳,有了更強大的戰爭器械,完全可以駐扎于長城之外。

    等若干年之後,就能完成這些土地的消化。

    兼且,宣府地方不大,土地分個兩三萬戶就已經很了不起,若不能將宣府轉化成職業軍隊,哪里找這麼多地給這些大頭兵耕種。

    同時,這還不是正德皇帝最大的目的。

    他真正的目的是,在修繕黃河,從而影響漕運的時候……這個目的出來了——海運!

    招募的造船師已經來了,圖紙也設計好了,就等材料來了。

    就可以開搞!

    一舉解決民族千年以來最大的麻煩,不但會給正德皇帝打下無與倫比的政治基礎,還可以實現他老早就有的想法。

    多好!

    想想看,當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連同安徽等地,再也不用承受水澇之患,他正德皇帝的名聲,會好到怎樣的程度?

    當他將這些地方的水利修好之後,這些地方會發生暴亂?

    會有不穩定的情況出現?

    不會的!

    只要他稍微減緩這些地方的土地兼並,這些地方就會成為正德皇帝的基本盤。

    哪里都可能會造反,這里不會!

    只要正德皇帝完成這件事,去干那些藩王、貪官、地主,小民們會怎樣?

    用一個極其有逼格的話來說,就是——王師一來,簞食壺漿!

    順帶的,他正德皇帝今後的子孫,只要不是腦殘到去挨家挨戶殺人,都會是無數人擁護的正統繼承人!

    正德皇帝解釋道“當王師佔領包克圖、河套平原之後,大明便擁有了最大的鐵礦……”

    這就是他的底氣!

    對外,老子有軍隊,有武器;對內,老子有錢搞開發!

    誰敢反對?

    老子分分鐘教他做人!

    ————分段————

    焦芳被嚇傻了!

    他是真嚇到了!

    並非是他不了解正德皇帝的計劃,也並非是他不贊同,而是這個計劃太大了!

    龐大得他心驚膽戰!

    而且,正德皇帝授權他“焦愛卿,明日大朝會之際,你便提出來罷。”

    潑天大的功績到手了,反而讓焦芳有些懵逼。

    以致于晚上小妾找他的時候,焦芳仍然在想奏章怎麼寫,而無絲毫興致。

    他當然明白,明日乃是正德皇帝人生第一次大朝會。

    這次大朝會,就是正德皇帝大赦天下,施恩天下,講述施政理念,定下政治目標的大朝會。

    正德皇帝,將這個大任務交給了他!

    足以可見正德皇帝對他的信任。

    這份信任,沉甸甸的,讓焦芳一夜都不曾休息好!

    以致于,第二日他盯著個老大的黑眼圈去了金鑾殿。

    群臣也來得很早,來的人也很多。

    內閣四位閣老,連同六部的尚書、左右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五寺寺卿、少卿、寺丞,監察院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監察御史、巡城御史,通政司、翰林院、國子監、欽天監、六科、武學、順天府、五軍都督府、五城兵馬司、提刑按察使司、都轉運鹽使司、鹽課提舉司、市舶提舉司等一切有資格入大朝會者。

    以及,有必要入大朝會者,統統都來了。

    浩浩蕩蕩,數百人一起高呼萬歲之音,震得金鑾殿房頂簌簌響動。

    正德皇帝高坐于台上龍椅,百感交集望著這一幕。

    正德皇帝輕輕道“諸位愛卿平身。”

    劉瑾便走到了台上邊緣,高呼到“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一聲喊,便正式開啟了正德皇帝的皇帝生涯。

    但所有人都意想不到,正德皇帝再一次不按牌理出牌!

    按照道理來說,這個時候首先是諸位大臣先恭賀皇帝登基,然後哀悼先帝一番,表彰先帝一番,然後靜等正德皇帝發表意見。

    這個時候,也是所有人都無比期盼的肉戲。

    無論你想不想听,都要明白這個皇帝在想什麼,他要做什麼,他要留下怎樣的功績,他的政治傾向等等。

    以便于今後,把握住朝廷的發展方向,以配合皇帝!

    換一個俗詞來說,就是把握政治正確!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看文基地】領取!

    可正德皇帝沒管這麼多,他按捺住了第一個要出列的焦芳,施施然站了起來。

    正德皇帝環目一望,給了所有人一個深刻的眼神,道“自父皇登天以來,朕無時不刻都在懷念,他于大明最為紊亂凋敝之時登基,他躬行節儉,他善待臣工,他勤于政事,他也為人正直。”

    “父皇寬厚仁慈,不近聲色,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狀況,驅逐奸佞,勵精圖治,朕觀自三皇五帝以下,稱賢主者,唯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眾人面面相覷!

    陛下,這番話……貌似應該我們來說才對。您將俺們的話說完了,俺們該說些啥?

    俺們該怎麼辦?

    再說了,陛下您說得這麼好,俺們是不是應該說得更好一些?

    關鍵是,俺們要說得更好……會不會有點違背良心?

    好吧,眾位大臣捏著鼻子認了!

    實在是,弘治皇帝當真不差。正德皇帝雖然將之比擬成三皇五帝之下的唯三賢主之一,也不算過分!

    眾臣只能高呼萬歲英明,先皇無比偉大……巴拉巴拉。

    但下一幕,正德的話震驚了所有人。

    最詫異的是,焦芳。

    焦芳心里大呼,陛下,不是該我表演?不是該由老焦來表達您的政治意見?陛下您把大頭都說了,老焦還要不要說?

    。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武勛》,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武勛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朝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武勛第一百二十七章、大朝會並對大明武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