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紅塵間

第一百五十七章、風雨北寨橋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我願摘下星辰光 本章︰第一百五十七章、風雨北寨橋

    風雨師普遍活躍于南荒和大荒地界,這個職業純粹是靠著機敏的思維混口飯吃而已,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本事,哪有普通人能呼風喚雨的?都是這里的人們對風調雨順的寄托。

    柳小奕琢磨一路,這才恍然回憶起那位老道士白一亭,孟巧巧師徒二人,不就是做這行當的?

    “風雨師我之前就見過,還挺有本事的,就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真呼風喚雨。”柳小奕說道。

    陸浩然不以為然的答道“什麼風雨師,就是一幫神棍,我還沒進衍劍道時,這些人就一直各處行騙,風雨倒是沒見到多少,江湖行當倒是摸得清清楚楚!還有為什麼非要接這個跑腿的累活?咱們抓緊時間去大荒也好。”

    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何柳小奕要答應此事,當高英魁將求助的目光傳來時,柳小奕毫不猶豫答應下來,吃罷酒宴便星夜啟程,往北寨橋趕去。

    土觀音自函關倒塌的城牆里冒出來,引發的綿綿小雨經過一夜的醞釀後,不但沒有停歇,反倒越下越大,等到天蒙蒙亮時,已經是傾盆大雨。

    營帳內積水嚴重,函關的重建無法進行,將士們暫時退到高處避避風雨,高英魁憂慮的問著身邊的文弱書生說道“老兄,你說他倆能請的動那兩位風雨師麼?听說脾氣多有些古怪,不收金銀只看緣分,這世上奇怪的人真不少!”

    文弱書生乃是中州御史第二位,小算盤羅玉,文武百官中就屬他鬼點子最多,在臨走前還囑咐柳小奕兩句,讓他在見面後該如何勸說。

    “放心,那小子挺機靈的,實在不行動武給綁回來,也是一樣。”他雖看不透陸浩然的修為,但能感覺到那股隱隱的壓力。

    風雨師都沒多少修為,他們修習的道法多是調動風雨的小道法,拿不上台面,多為了賺些錢財,保一方平安,因此也有些說他們自己放棄了修煉大道,是六道輪回中走出來的聖人,所以無論他們到哪里,皆是吃喝不愁。

    北寨橋距離函關不是很遠,原本所在的地方是數百年前一群嘯聚山林的土匪,他們聚義之處建造的一座大寨,依山傍水分作南寨和北寨,由一條東西走向的小河分割開來,。

    經歷過幾次戰亂後,這些好漢們分崩離析,南寨被大火焚燒殆盡,只剩下殘破的北寨,被流浪至此的難民們佔據後,逐漸發展成如今的新北寨,那座橫跨兩岸的橋,也經過翻修後,成為此地的標志。

    岸邊多生長著梅子樹,雖只有半人多高,但一株梅子樹上,能結出幾十斤沉的梅子,每日前來采摘的人們絡繹不絕,北寨橋的百姓們從未刻意打理過這些梅子樹,但年年長青,歲歲結果,養育著北寨橋一代代的人們。

    梅子酒、梅干菜、梅子米糕,這里的婦人們可都是樣樣拿手,甚至從這里出產後,經由快馬運往中州,是此地的一大特產,為不富裕的北寨橋增添幾分財富。

    兩岸是開闊的平原,直到北寨所在的位置,都沒有起伏的山巒,柳小奕二人身穿簑衣在遠處,化作兩顆黑點搖曳的情形,被早起冒雨前來摘梅子的娃娃們看得一清二楚。

    他們還以為是前來收貨的商人,很多外地來的商販們會趁著早晨的光景,前來收取最好的梅子,然後販往各處,賺取些辛苦錢。

    “這麼大的雨水,居然還有商人過來,看來我們北寨橋的梅子就是好吃。”

    “也不一定是商人們,或許是去打獵的伯伯,我今早晨看到有幾位伯伯天還沒亮就出寨子了。”

    孩子們議論著,看著柳小奕二人走到近前,便紛紛湊了過去問道“你們是來收梅子的嗎?今天大雨,梅子還都沒摘,要是收梅子就先請移步亭子等一等,避避雨。”

    柳小奕不知道想到什麼,居然點點頭笑道“當然是收梅子的,我要十兩銀子的量,得多長時間?”

    十兩銀子在孩子們的眼中並無概念,他們只知道很多,其中一個比較年長的大孩子回應道“我得問問家里長輩,請兩位隨我來。”

    大孩子帶著柳小奕二人朝著北寨走去,一路上也沒遇到什麼行人,大雨傾盆而下,沒有多少願意出來的,大家都在自家院落里用盆盆罐罐接取雨水,以備不時之需。

    南荒難以種植很多糧食作物的根本原因,就是雨水太少,深水井的產出也僅僅夠人和家畜的需求,難以滿足大片的糧食地,有些上年紀的此時都扛著鋤頭下地,趁著雨水充沛的時候將荒地開墾出來,等晴天後種植些耐旱的作物。

    不然干旱來臨時,地窖里的儲備糧不夠,還需去大城里購買,老人們向來是舍不得這筆開銷的。

    順著山路走進寨子中來,四面建造的房子錯落有致,高低不同的房屋相互搭著,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陸浩然在衍劍道見過的大場面不計其數,哪里見到過這麼貧窮的地方,不由得感嘆道“如此艱難,居然還有這麼多百姓住著,實在是太苦了。”

    大孩子听到後回道“這算啥,前兩年鬧饑荒,方圓百里地內,只有我們北寨橋沒餓死人,他們都說這里是洞天福地呢!”

    這令陸浩然更為震驚,衍劍道那時的門派,為了百姓的生活,時常會派出弟子們去周圍的村鎮中施以援手,得到的結果往往都是非常好的回應,他哪里知道還有北寨橋這般的地方。

    “你們在這亭子稍等,我去請長輩過來。”將二人帶到街邊涼亭內,這里有石桌石凳,還擺著茶具和棋盤,看來是在無事時,經常會有人在這里下棋喝茶。

    二人將簑衣摘下,此時風雨交加,還有些涼颼颼的感覺,等不多時便見到自不遠處的破房子內,一高一矮兩個人走了過來。

    “你們好你們好,我是管北寨梅子交易的,叫我孫從義便是,兩位看著面生,是第一次來?”

    說著打起油紙傘,將兩人迎入房內,爐灶上早煮沸的熱茶,孫從義吩咐道“虎娃,給客人們倒茶。”

    雨水順著房檐滴答落下,有泥罐瓦缸在下面接著,聲音清脆令人心安,不同于函關戰場的煙火氣,頓時令柳小奕回想起自己呆在三山城的那段時光。

    孫從義的詢問打破了寧靜“兩位看起來不像是商販,是來北寨尋人的?”

    “唔呀!老哥好眼力,你怎麼看出來我倆不是商販的?”陸浩然大呼小叫道。

    不光孫從義,連虎娃都忍不住笑出聲來“我家長輩干這行都多少年了,他說什麼便是什麼。”

    孫從義用掃帚將虎娃趕走,給陸浩然解釋道“別听小娃娃瞎說,我看你倆年輕,沒什麼經驗,故此隨口一說,北寨多是流離失所的他鄉之客,來尋人的事情時有發生,那二位還真是來尋人的?”

    陸浩然也不在乎被對方誆了一道,現在尋人要緊“我們打函關來,過來這里請風雨師,劉君正和孫……好像和你同名,這北寨里有同名同姓之人麼?”

    一听此話,孫從義臉色霎變,伏案而起轉身離去“虎娃,等他們倆喝完茶,替我送客!”

    “喂!老哥!怎麼回去了?難不成您就是風雨師?”陸浩然想要去追,被虎娃趕忙攔住,朝著他搖搖頭解釋道“孫先生不答應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的,我看二位還是喝完茶請回吧。”

    虎娃跟著孫從義學本事,到現在也有十年光景,那一張能說會道的嘴皮子功夫,學了個七八成,與尋常小商販討價還價,還真沒就吃過虧,陸浩然哪里是他的對手,三言兩語便敗下陣來。

    柳小奕皺眉,對方既然是風雨師,那沒理由看不出這場大雨的蹊蹺,難不成其中另有隱情?

    一杯茶水的時間過後,兩人重新返回街邊的亭子處,坐在這里听著陸浩然發牢騷“我看直接踹門進去,把他抓出來算了,函關那邊只要活人,沒說怎麼帶過去!”

    堂堂衍劍道的關門弟子,哪里吃過閉門羹,還是被個平頭百姓給拒絕,這口氣陸浩然越想越不是滋味。

    柳小奕剛想勸說,卻見到那幫從梅子林里采摘梅子的孩童們挎著籃子,自亭前跑過,並沒有各回各家,而是朝著北寨後面的山林里跑去。

    那片山林是自己來時經過的地方,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忽然柳小奕靈機一動,似乎想到些什麼,抓起陸浩然便走。

    “你拉我往林子里跑什麼?難不成就空著手回去?”陸浩然不願意無功而返,最起碼讓他泄泄火氣。

    柳小奕抬手往前一指說道“你看看那些孩童是在做什麼?”

    孩童們將裝滿梅子的竹籃都放在一座石碑處,這石碑後面是個低矮的土包,應該是某個北寨人的墳墓,這些孩童皆跪倒在雨水中,久久不起。

    雨水落在石碑上,飛濺的水花落在坑坑窪窪的墳地周圍,逐漸積攢起淺淺的溪流,順著崎嶇山路蜿蜒向著地勢低的方向流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證道紅塵間》,方便以後閱讀證道紅塵間第一百五十七章、風雨北寨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證道紅塵間第一百五十七章、風雨北寨橋並對證道紅塵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