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大陸的名字因何而來,已無從考證,可能只是因為整片大陸的形狀像新月罷了。至于大陸具體有多大,也沒有人能說出個大概來。大陸各國乃至世家大宗都有自己的堪輿圖,只是堪輿圖要麼是國之重器,要麼深鎖宗門樓閣吃灰,跟不要提互通有無了。
曾有大修行者試圖穿越整片大陸,去探尋化外之地,只是一去杳無音信,也沒留下任何可用的信息,一些傳言也不盡其實。
極北雪原的廣袤根本沒人願意去探究這片苦寒之地的最北端延伸到了何處,最南端的幽冥沼澤里面是否真如傳說般藏著地府,更是無人關心,無涯海的風暴經常張著大口等待一些不知死活的人闖進它的領域,滄瀾海上有一座肉眼可見的小島,很少有人登上小島,踏足小島的人也再沒回來過,經驗老道的漁民說它只是一幕海市辰樓。
新月大陸的歷史存在了多少年,誰也說不清,有宗門的密檔記載的記錄有近千年,王朝的史記也多有斷檔。最早的有文字記錄的據推測是大約是兩千年前,再遠的便沒有記錄,很多人都推測大陸之前還有文明的存在,只是無從考證罷了。
儒家學宮經過多方考究,再綜合比對密檔、傳說、圖文、古物等得出的結論是︰人類、蠻族、妖族、鬼族等早已在這片大陸上扎根,至于為何流傳下來的記錄稀少,可能是之前的文字系統並不發達,記錄方式大多隨時間泯滅。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大陸上絕大部分種族的認同。
至于現在盛行的修行之法是否真如傳說般是仙神流傳下來的,同樣不可考證,各大宗門之間的秘法往往都是宗派的立根之本,大道殊途,術法萬千,經歷一千多年的發展,早已百花同顯,因為弟子、選址、珍奇異寶之間結怨的宗門不在少數,糾結是否同源已沒有任何意義了。
新月大陸之上修行門派多如過江之鯽,武道與煉氣兩道並行,兩門修行之法只要修至最頂一境,便可成神為仙,只是近千年來還未有任何修煉到最頂階。
妖族曾流行過血祭、噬靈等法門,鬼族也曾盛行過附靈、奪舍、噬同等法門,這些法門雖然前期境界提升快速,境界越高越被天道所不容,無一例外結果都很淒慘。
修行界宗門萬千,除了三宗五派屹立不倒,還有四個超然物外的聖地,九方山便是其中之一。
劍宗,劍道至尊,曾以一宗之力對抗大半個修行界的龐然大物,作為宗門當之無愧的第一宗。
位于極北雪原上的蒼青宗,是由信奉天道至上的北境蠻族所創,宗內僧人于雪原苦修,極少現世,是雲龍王朝的聖地所在。
三宗之一的秦王殿,十殿閻羅的故事淵遠流傳,耳熟能詳,卻被九方山排在了第三,為此楚江王歷寒不惜遠赴大半個大陸問道蒼青宗,傷重而歸,不久羽化,第二殿殿主之位至今空懸。
五派排名不分先後︰懸鏡山、茅山派、摘星樓、青蓮劍派、五行宮。
懸鏡山是妖族聖地,摘星樓乃諸子百家的所在。獨立于道家之外的茅山派與青蓮劍派都在大慶境內,信奉自然的五行宮本身變是巽國皇宮。
百年前那場大慶內亂,雲龍王朝攻破大慶邊陲,直逼皇城永安,事後不少人認為即便沒有清遠李家的力挽狂瀾,有儒家學宮坐鎮的永安皇城,也不會允許永安城破而威脅到一眾學子的安危。
佛家久不在人世行走,世間廟宇殆損嚴重,十不存一,現有留存的佛家寺廟,除了佛家大能坐鎮的大寺,其余的便只能是艱難維持香火。
道家高真偶有現身人間,神龍見首不見尾,一說滄瀾海外的無名小島便是道家的道場所在,另一說是穿過無涯海的風暴後便是道家所在,具體為何無人可知。
九方山,位于鏡輪與巽國的交界處,九座大山連綿一片,九方山的祖師堂便在落月山梧桐峰。
九方山之所以能與儒家、道家、佛家並稱于世,還被其他宗門忌憚,不止在于其有錢,更有實力。大陸修行者之間流傳的貨幣體系便出自九方山之手,靈精、方圓、綠根,三種不同的價值的貨幣組成了整個修行界默認的貨幣流通體系。
修行者之間常用的影像術、心聲之法皆出于九方山之手,這兩種術法簡便易懂,耗費靈氣又少,已成所有修行者人手必學的基本術法之一。
九方山同時還掌管著大陸最大的邸報系統,但有消息幾乎都能在九方山買到,甚至宗門秘聞、大修行者的功法破綻等都能買到,當然前提是你足夠有錢又不怕秋後算賬。
九方山的修士從不以境界術法來斷修為高低,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據傳曾有某個小派得罪了九方山修士,被那修士引下天劫,萬雷轟頂滅了整個門派,雖說那修士因觸犯九方山門規被逐出師門,從以後也讓世間所有宗門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才是言出法隨。
後來又有出神境的大修行者與九方山的一個小輩起了沖突,出神境的練氣士仗著境界高深,術法厲害想要滅殺了九方山的一個小輩,被其師父趕到救下,大修士莫名其妙的消失無蹤,就連他的宗門都找不到任何其存在過的蛛絲馬跡。
趙沐雲奉令回九方山,據說是祖師傳令而來,一路行來內心忐忑不安,他一個連自己師尊都未見過幾次面的不記名弟子怎麼可能入得了老祖宗的眼?
行至九方山腳時,趙沐雲本來忐忑的心境反而趨于平和,便似他生在此處,長在此處。這種感覺令他感到奇怪不已,他很清楚自己生長在何處,哪怕他如今修了道入了九方山成了趙家的紅人,他的母親都還是偏房。
梧桐峰鳳凰台,有兩人的身影顯現,一位容貌古稀的老人仔細看了眼趙沐雲笑道︰“挑選的不錯,有些因果還抹除的不夠徹底,他還有用處,便讓他回歸趙家去候著,有事你再通知他。”
一道心聲響徹在趙沐雲心湖間︰“沐雲,祖師閉關未出,他已知曉你來過,槐鐘的事辦的很好,你就先回趙家,有事我再通知你。”
趙沐雲一頭霧水,不過師父有令,他不敢不尊,正好,想來他的娘親早就盼著他歸家了。
“祖師,道家與儒家都已見過胡塵了,佛家還未曾出現,劍宗那邊是不是也應該有所動作?”玄元老人躬身低聲詢問身旁老者。
老人面容微胖,笑容親切和藹,須發皆白,一幅鄰家老人的模樣,卻是龐然大物九方山幕後真正的話事人。
老人撫須笑道︰“無妨,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這些出家人一向謹慎,有儒道兩家在前,佛家很快就忍不住了。“
“胡塵一路向北,都到了羅浮,劍宗的地盤上,老瞎子就算再瞎也會來見上一見這位天命之子的,你隨後也要出門一趟,去見一見胡塵,九方山無人現身反而會惹來其他三家的猜忌。”
玄元老人點頭稱是,接著問道︰“師尊為何要將胡塵送去青蓮劍派?李十二任俠豪氣,又身為出神高階的劍修,留胡塵在他處,會不會陡生很多變故,李十二這個人從來都不是個善茬。”
“天下有能力且願意庇護胡塵之人不多,李十二剛好就是其中之一,他韜光養晦這麼多年,與老瞎子一戰他避無可避,胡塵有他的護佑,大道可期,九方山彼時也該功成身退了。”
“祖師,給予胡塵‘天命之子’的稱號是否還需商榷,畢竟稱號事小,由我們出口為其正名便大不相同。”
“不用著急,可放出些風聲出去,甲子大比過後再公示天下。”
老人負手放眼四顧,大好河山一覽無余,好似天下一切盡在其掌握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什麼釋儒道,不過是他一玩物爾。
玄元老人朝著祖師遠去的方向低頭一揖,久久不起,祖師的心思哪是他能猜透的,為了那個所謂的天命之子,老人將天下宗門玩弄于股掌之上,即便是他身為九方山的宗主,仍是忍不住心中發 ,真要被人知曉了,九方山被群起攻之,他又該何去何從,祖師沒說,他也沒敢問。
至于那個什麼天命之子,玄元微微一笑,他就是天道代言人,說誰是誰就是,非得是那個胡塵嗎?不過祖師指定的人,他不得不尊。至于什麼天命之子出現,修行界要變天,烏龜老王八要成仙的話語,他是從來不信的,說起造謠,誰能比得過九方山?
玄元老人苦笑著搖了搖頭,祖師的手筆天馬行空,他猜測不透,也懶得再猜,天塌下來,自有老祖頂著。
九方山上一年四季花開不敗,奼紫嫣紅總是春,古柏翠松怡人心,雲霧繚繞,山間處處金碧輝煌,亭台樓閣,飛檐懸鈴,芳草綠樹掩映,一泓小溪環繞,世外桃源,瓊瑤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