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峰,作為雁蕩山脈的主峰,鐘靈神秀靈氣充沛,常年雲遮霧繞。千寰宗的祖師堂便在這雁回峰上。
千寰宗,宗門名字雖然帶個宗字,但距離成為真正的宗字頭仙家還差的遠,整個宗門包括宗主在內不過數十個個結丹境修士,宗主曾卻穹也才堪堪邁入出神中階,進入大修士之列。
相對于槐鐘鎮這方圓千里來說,千寰宗可謂是真正的山上仙家,超然物外,不過放眼整個新月大陸來說,千寰宗不過一末流小派。
千寰宗行事亦正亦邪,宗門弟子並不多,門派盛產的假面,種類繁多,幾可亂真,為眾多山上仙家、江湖好漢所喜好,畢竟不是人人都玉樹臨風、傾國傾城。
千寰宗創派時間久遠,祖上也曾出過化虛階的大修士,幾百年來再未顯露人前,千寰宗也由此沒落,可是化虛境的大修士壽命綿長,只要一天不能確定他的存亡,哪怕周邊對千寰宗虎視眈眈殫的仙家勢力不少,仍是不敢輕舉妄動。
曾卻穹在上一任老宗主羽化後殫思竭慮為保住宗門的宗字頭而努力,千寰宗佔據著雁回鋒這麼大一片靈氣充沛的修道之地,眼饞的宗門不在少數。
千寰宗靠著假面的生意賺的盆滿缽滿,招人眼紅是其次,據傳千寰宗有一秘法名喚《偷天換日決》,修至高深時,不止能隨意改換容貌不說,更具有增加福緣,逆天改命的效果。
此類小道消息這些年喧囂甚上,曾卻穹自家自知自家事,偷天換日決是有一定改善福緣的功效,卻也沒傳的那麼玄乎,要真是如此,他千寰宗何至淪落于此,只是消息屢禁不止,人心浮動,甘瀾仙館之流的山上門派試探了千寰宗好幾次,再不有所作為,千寰宗離滅門之日不遠。
曾卻穹與隴西衛戍司鎮北將軍李篤南那是拜把子的兄弟。按理他好歹也是一宗之主如何舍得下身份去結交朝廷中人,一切皆是形式所迫,不然像李篤南這種連氣動階都未踏入的武夫,別說一個鎮北將軍,便是親王他都懶得瞧上一眼。
雁蕩山脈本就地大物博,槐鐘鎮扼西進羅浮的咽喉之地,曾卻穹僅靠著出神境的修為能守住偌大一片地盤,屬實不易。
隴西衛戍司在槐鐘鎮設立了清務府,一方面是收購雁蕩山出產的各種奇珍異寶用以歲貢,也存在監視周邊山上仙家的意圖,槐鐘鎮于是連衙門都省了,由清務府直接處理所有事務。
隴西衛戍司跟乾北、凌東三司合稱西北三司,是大慶王朝設立在西北邊境抵御北方雲龍王朝的重要支柱。
隴西衛戍司治所在西寧郡,槐鐘鎮東南兩百里處便設有駐軍,離著曲閶城不過三十余里。
曾卻穹無意間在李篤南的書房中看到了西寧郡的堪輿圖,這堪輿圖對于任何一個宗門乃至國家來說,都屬于絕密文檔。默默記在心中,事後臨摹出來,本想勘探一下宗門周邊的風水,某些人跡罕至得天獨厚的地方,天材異寶便應運而生。
曾卻穹拿著堪輿圖一對比下來,猛然間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
槐鐘鎮下轄有四個村子,水井村、泥柏村、木欄莊、貨郎甸,這四個村子如眾星拱月般環衛著槐鐘鎮,而槐鐘鎮則與四個村莊組成了一個巨大莫匹的陣法,五行四象陣。
曾卻穹擔任千寰宗的宗主已近甲子,槐鐘鎮上空他不說路過無數回,千百遍是有的,沒有手中這份堪輿圖,無論如何他都不會發現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竟然隱藏著這麼大一個陣法,陣法運轉至今而未外泄絲毫靈氣引起注意。
曾卻穹親自試過走了一遍槐鐘鎮後,不由感嘆古人的心思奇絕,驚才絕艷非當世所有。
五行四象陣攻防犀利不說,猶擅遮掩天機。
曾卻穹之所以識得此陣還是因為前些年游歷時順手救了一位垂死的老陣師,老陣師自知時日無多,恐後繼無人,便將一部凝聚多年心血的陣法精要贈與了他,曾卻穹雖無陣師之才,翻看日久,眼力倒也增長不少。
五行四象大陣已失傳良久,大陣取五行之力,具四象為靈,金火主攻、木水主幻術、土主防,槐鐘鎮便是陣眼,又是金之所在。
水井、泥柏、木欄應是各自對應五行中的水、土、木,貨郎甸應該是原名火浪甸才對,年代久遠又因客商經常在此歇足而被改了名稱,不然可能早就被人發現其中奧秘。
槐鐘鎮緣何創立已不可考,曾卻穹專門查看了宗內秘卷,至少在千寰宗之前槐鐘便已經存在了。曾卻窮還發現起碼近三百年間槐鐘鎮並無任何異像產生,而三百年前大陸動蕩不已,改天換地,大周覆滅,大慶崛起。
曾卻穹心懷激蕩,這座大陣至今運轉如常,更讓他心熱不已的是這座陣法下所隱藏的寶貝。
他雖不會設立陣法,卻也知曉設立陣法必要因時利地不說,壓勝的寶貝也必不可少。就說這五行四象陣,必須有五件五行屬性的寶物作為陣眼壓勝,另有四件攻伐寶物具形為四象守護陣眼,其中任何一件寶物的好壞都將直接影響陣法的威力。
依照大陣的年代以及運轉至今未損的程度來看,九件寶物中的任何一件的品質都堪比仙器,若他能煉化其中一件為己用,千寰宗不但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仙器反哺之下,他更有可能一舉突破出神中階。
想到修行之路能更進一步,哪怕曾卻穹身為宗主修身養性多年,仍是忍不住大笑出聲,上一次這樣激動還是他成為老宗主的親傳弟子並將迎娶宗主嫡女為妻!
曾卻穹不敢想那獨吞之事,宗門內並無精通陣法之人不說,這種大陣也不是他一個千寰宗能吞的下的,他只求能獲得其中任何一件壓勝寶物就足夠了,為此還秘密約了與千寰宗相交甚篤的水月軒、流音坊一同取寶,事後各自分賬。
這兩家宗門比之千寰宗都還不如,宗門內又盡是女修,曾卻穹也不怕這兩家耍什麼心眼,真要出現什麼事,他不介意辣手摧花。
水月軒擅長防御,流音坊對于破除陣法有獨到之處,有千寰宗牽頭,三家通力協作,曾卻穹信心滿滿,待他日寶物煉化之時,便是他便親自登門問道甘瀾仙館之日。
作為曾卻穹的嫡傳弟子,王雍一身道法盡得真傳,不過半百年紀便已是練氣士結丹中階,如果在百年內有望跨過出神境的門檻,到時天高地闊任君游,千寰宗的未來必將更上層樓。
王雍此次奉命下山除了聯絡兩家關系外,還有便是要具體勘探出四象化身為何,壓勝寶物所在,職責重大,不容有失。
水月軒帶隊的女修容貌秀美,身段婀娜,是宗主水月夫人的嫡傳弟子,名叫杜灕,結丹初階的修為,一身水系道法爐火純青,冰顏玉膚,不苟言笑,被稱做冰灕仙子。
水月軒與王雍所在的千寰宗相交甚密,杜灕對風度翩翩的王雍頗有好感,兩人早年間曾攜手游歷世間,情愫暗生,兩大宗門都樂見其成,如果兩人真能結為神仙道侶,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流音坊領頭的是一名叫做黎巧巧的靚麗女修。
一襲青色羅衫,外罩淡黃霞批,長長的紫色束腰搭在手腕兩側,腦後梳著個俏皮馬尾,整個人透露著古靈精怪、青春活潑的氣息,與其說她是修行有成的練氣士,倒像那小家碧玉更多些。
胡粲之所以到此,源于胡家有一遠房佷兒機緣巧合下拜入了千寰宗修行,這一次槐鐘之行便在其列。
長河幫暗中得到消息後,胡粲曾經秘密上過雁回峰,表示願為此次的行動竭盡全力配合千寰宗,只要千寰宗再次開門收取弟子時,能優先給予長河幫一個名額就成。
按照曾卻穹的脾氣就要肅清內患,這等大事輕易便能被外人知曉,可知千寰宗已然到窮途末路。
曾卻穹猶豫再三,終究同意了胡粲的提議,千寰宗已經經不起折騰了,好多事都可以等到取寶之後再說,如能成功,新仇舊恨可以一起算。
胡粲又在趙池川的逼迫下,將此事抖摟了給趙家。
趙池川這種不見兔子都撒鷹的人豈能放過這等機會?聯系上樂陽趙家後也在胡粲的陪同下跟曾卻穹一晤,曾卻穹表面上笑容滿面,內心恨不得將這兩人活活掐死。
水月軒、流音坊在得知中途又加進來些江湖人,對曾卻穹也是怨言不少,只是此事由千寰宗牽頭,讓出來的當然也是千寰宗的利益,兩家便只希望盡快破陣,以免節外生枝。
一行人被趙淵安排在槐鐘鎮上自己家的余味樓接風洗塵,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胡粲身為氣動初階的武道高手,自有其高傲的理由,此行他功莫大焉,不但為長河幫鋪了一條康莊大道,更是幫趙家謀得一些機緣,此刻怡然自得,一人獨酌。至于那曾卻穹會不會有什麼想法,胡粲懶得去想,有趙氏出頭,一個末流仙家還待如何?
一行人中唯一讓胡粲覺得有趣的是那位名叫黎巧巧的仙子,看見滿桌的美食就沒停下過筷子,喝酒也爽快,連江湖漢子的劃酒令都會,老人也是行走江湖幾十載了,如此豪爽的山上仙子倒是少見。
黎巧巧好似感應到胡粲的目光,巧笑嫣然的來向胡粲敬酒。
“胡老前輩,我們久在山上修行,此次下山還有很多地方望老前輩不吝提點一番,巧巧先干為敬,老前輩您隨意!”黎巧巧飲盡杯中酒,拂袖輕撫紅唇,風情萬種。
胡粲大笑著起身,舉起酒杯道︰“黎仙子太抬舉老朽了,爾等修行有術,哪像老夫我年逾古稀還在武道一途躊躇不前,與你們這些年輕後輩一比,仙子這聲前輩折煞老夫了,同飲,同飲!哈哈哈哈......”
王雍听的眉頭一皺,杜灕安靜的飲著茶,黎巧巧則大聲贊嘆著老前輩好酒量。
趙淵紅光滿面,心思千回百轉,老爺子安排他來接待這群山上仙家,如能好好把握,淺兒的大仇有望得報。想到此處,不由讓小二再叫了一壺酒。
夜深人靜,王雍踱步園中,仰望一輪圓月,思緒卻飛到了另一個房間。
杜灕對鏡梳妝,麗人半掩面,素手卻衣裳。
黎巧巧拿著才得到的一封信箋,秀眉緊皺,花顏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