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象棋過去以及發展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其實“中國象棋”倒不如稱為“中國軍棋”或“中國戰棋”。因為小小的一盤中國象棋竟然濃縮了中國古代軍事與戰爭發展的歷史軌跡。它是我國特有一種模擬古代戰爭形式娛樂性文化的表現藝術。之所以稱為“象棋”,據我國古代傳說,象棋是舜發明。舜弟弟叫“象”,很壞,幾次想害死舜。後來舜把他幽禁起來,又怕他寂寞,就制了一種棋給他解悶,象棋“象”,就代表舜弟弟。
有據可考“象棋”其雛形是戰國時期的“六博戲”。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博兮;分曹並進,遒相迫兮;成梟而牟,呼五百兮”。《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春秋戰國時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足球游戲,也是每方六人,現在稱“參軍”為“入伍”就源于此。所以反映在當時“象棋”上也是以每方為六枚棋子,稱“六博戲”。由此可見,早期象棋,就象征著當時軍事組織和戰斗的一種游戲。
秦末楚漢戰爭之後,象棋吸納了楚漢戰爭中作戰形式、用謀斗智精華,逐漸完善至明代使其定型為現在婦孺皆知的“象棋”。
據史料記載,“楚河漢界”在古代滎陽的成皋一帶,該地北臨黃河,西依郵山,東連平原,是歷代兵家興師動眾的戰場。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項羽糧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要求,這便成為象棋“楚河漢界”的來歷。唐代象棋有了一些變革,有了“將、馬、車、卒”四個兵種之分。這也是與當時軍事戰爭緊密的聯系。到了宋代,因火炮發明,象棋又增加了“炮”,又因出謀劃策和籌集糧草人士對戰爭的重要作用,還增加了“士”、“相”。象棋對弈中,隔“河界”列陣對壘紅方和黑方,同樣是楚漢兩軍隔鴻溝對陣模擬。當初,項羽率領楚軍雄踞霸王城上,旄旌節旗和鎧甲服飾皆為黑色,猶如一條黑色巨龍;曾斬蛇于道的赤帝子劉邦帶領漢軍列陣于漢王城上,赤幟紅旌,將士服飾皆為紅色,形成一道紅色的屏障,與楚軍構成森嚴對壘陣容。這便是棋盤上黑、紅雙方對陣由來。
象棋對弈開局雙方誰先走棋,也有約定俗成規矩,這便是俗語所謂“紅先黑後,輸了不臭”,意思是讓紅方先走棋,其實這種游戲規則也源于楚漢戰爭。當楚漢相約“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之後,又是漢軍先越鴻溝攻楚,最終殲楚軍于垓下,有了輸贏定論。這些反映到棋局上,就形成了“紅先黑後”的俗語。
象棋棋子布列、棋子行進路徑及職能作用,更是楚漢戰爭模擬。在河界前沿陣地上,兵卒列隊,出擊時徒步迎敵。布列在二道陣地上炮,有輪承載,若無阻礙,可長驅直入,若有棋子為炮架,便可越過炮架直線炮擊其最近棋子。在第三道陣地上,由“米”字構成城垣外,車馬相嚴陣以待,“車”是古代戰爭利器,腿長威大,進敵陣如入無人之境;“馬”為掛鞍鐵騎,騰挪跳躍,所向披靡;“相”則以田為徑,在營盤城外,管理農事,籌募糧草,為軍隊提供後勤保障;“米”字城池里,由文武侍衛和出謀劃策幕僚組成士守衛保護著將(或帥)使之能往來城中,調度兵馬迎敵。從這里似乎可以看到楚漢戰爭中劉邦和項羽、蕭何與項伯、張良與範增、韓信與鐘離昧、樊噲與項莊的影子。
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炎黃子孫用自己歷史經驗和聰明才智,創造了模擬古代戰爭、比計賽謀、斗智斗勇的娛樂游戲,並使這種智力游戲既能擺上深宮御案,又能戲于街頭檐下,成為世界上少有雅俗共娛獨特文化,這不能不說是華夏民族對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貢獻。
研究者通常把唐代傳奇集《玄怪錄》中提到的象棋稱為“寶應象戲”,根據故事中的描述,我們可以推測出寶應象戲的以下特點︰
當時的象棋棋子是立體的,有的棋子是用銅、金等鑄成,馬、車、卒的走法與後世的差別不大,而其中的“將”卻可以縱橫四方,如《五雜俎》認為︰
唐《玄怪錄》載岑順事,可見當時象棋遺制,所謂“天馬斜飛”、“輜車直入”、“步卒橫行”者,皆仿佛與今同。但雲“上將橫行擊四方”者,稍異耳。唐不聞有象,而今有之。胡元瑞雲︰“象不可用于中國。”則局中象不渡河,與士皆衛主將者,不無見也。
中唐時期的寶應象棋,已經具備了與今天中國象棋類似的主要形態,其中還有一些特征與國際象棋類似,如“將”可以過河,似乎是外來之物。
也是在《玄怪錄》中,有一則《巴邛人》,說的是巴邛人有一處桔園,其中有兩只桔子生得十分奇物,有三四斗大小。剖開來看,每只桔子當中都有兩個老頭,白發白眉,肌體紅潤,正在下著象棋。象棋又被稱為“橘中戲”,恐怕是由此而來。
宋代話本《梁公九諫》中也有武則天夢見與天女下象棋、自己被打將的故事。種種材料證明,唐朝時已經有了很完備的象棋。
關于宋朝象棋的形制,我們可以參見《雞肋集》的記述︰
余為兒時無他弄,見設局布棋為此戲者,縱橫出奇,愕然莫測,以為小道可喜也??暇時因求所謂象戲者,欲按之以消永日。蓋局縱橫路十一,棋三十四,為兩軍耳。
當時的棋盤縱橫均為十一路,與今天的九縱十橫的象棋盤不同,棋子三十四,也比今天的象棋多出二子。
《北狩見聞錄》中有一則軼事︰宋徽宗被金國擄去,不知道康王趙構已經稱帝,有一次太後拿來一副像戲的棋子,在一張紙上書寫趙構的名字,貼到“將”上,然後用一塊黃羅把所有的棋子包裹起來,焚香禱告說︰“今三十子俱擲于局,若康王字入九宮者,主上必得天位。”
說罷,將黃羅包裹的棋子一齊擲下去,帶著趙構名字的“將”果然落入九宮,其余的棋子則離得遠遠的。太後大喜,徽宗皇上听說以後也非常高興。
《揮麈後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不同的是棋子的數量變成了三十二,比《北狩見聞錄》的三十子多出兩枚。
不論是三十,還是三十二,都與晁補之在《雞肋集》中所記的三十四不同,可見,北宋晚期的象棋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北宋理學家程顥有一首《象戲》詩,其中寫道︰
大都博奕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
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官名。
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
卻憑紋楸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
詩中提到了象棋中的“兵”、“卒”、“偏”、“裨”、“車”、“馬”、“將”等,這里的“偏”和“裨”相當于後來的象和士,詩中惟獨沒有提到中國象棋中最靈活的“ ”。想必此時宋金戰端還沒有開始,幾十年以後,當那些困守城池的北宋守軍吃盡了金軍 石的苦頭,才開始把它添加到“戲兵”的象戲游藝當中。
有人考證認為,北宋時期的象棋盤上還沒有界河,楚河漢界在南宋時才在象棋盤中出現,但從程顥的這首詩中看,“河外尖斜步卒輕”,似乎已經設有河界,而且在界河兩邊使用兵、卒的著法也有些差異。“雄如劉項亦閑爭”一句,也把棋盤上的交戰和楚漢之爭相類比,或許,這一首詩正是象棋盤上“楚河”、“漢界”之濫觴。
南宋文人劉克莊有一首《象弈一首呈葉潛仲》,從中可以看出象棋發展到南宋晚期的大致形態,從“屹然兩國立,限以大河界”、“遠炮勿虛發,冗卒要精汰”等詩句看,此時一副棋是三十二子,已經有了 ,棋盤中間也有了一條界河。
宋代是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到最高水平的一個朝代,也是象棋流入民間,成為人民茶余飯後一大樂趣的普及朝代。中國象棋的第二個全盛時代是在唐宋時期發展至高潮的,不僅僅是達官貴人,或者伶人藝伎,就連街頭巷尾的平頭老百姓也都在走象棋、比棋藝。象棋最終的游戲模式也是在這一時期定型的。元明清時期,象棋因戰亂而經歷了一段短暫的黑暗生長期。但是很快,象棋就走出了低谷,恢復了蓬勃發展的生氣。清代還出版了許多象棋名家所編撰的棋譜,極具歷史文化的參考價值和博弈技巧的藝術價值。近代的中國象棋,又因戰亂而出現了一段晦暗的空白期。但新中國成立後,象棋又迅速地回到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發展到1956年,中國象棋被載入中國正式體育項目的名單列表。
發展至今,象棋基本上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一項智力游戲。其規則和道具都很簡單,古今中外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其中。截至目前,全國級別的象棋大賽有五羊杯全國邀請賽、全國象棋甲級聯賽、全國象棋等級賽、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等。在亞洲象棋聯合會的帶動下,世界各地的象棋活動逐漸開始興起。自1993年成立世界象棋聯合會以來,國際上如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先後舉辦了象棋的交流活動。
2014年的4月,象棋正式成為世界智力聯盟的成員。除了走國際化道路以外,作為益智類游戲項目的象棋為了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還要與科技進步最大標志的網絡相結合,將中國象棋搬到網絡平台上。開發網絡上的象棋軟件,開展象棋的網絡教學或練習比賽,建立象棋愛好者的網絡交流平台,與網絡媒體合作組織象棋比賽,能讓中國象棋不再受到道具和場地的限制,不同地區的棋手們通過網絡來進行象棋交流和比賽。一方面,可以加深中國象棋愛好者和研究者的溝通與交流,擴大中國象棋的普及範圍;另一方面,網絡給象棋新增添了一種發展路徑,促進了中國象棋的國際化發展。
綜上所述,作為社會進步一大產物的中國象棋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時代變換和朝代更迭,是一種集中體現了華夏民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思辨游戲。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象棋經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積累之後,凝聚了幾千年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發展的潛力還在不斷提高,前景廣闊。
提到中國象棋,不由得使人聯想起來了國際象棋,圍棋。它們是國際上公認得三大比賽棋種。國際象棋,英文chess ,是由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組成的復合詞,其意思是“將死對方的王”。相傳國際象棋15世紀由印度起源,經波斯,中亞,阿拉伯,最後進入歐洲,並在歐洲定型為現制的國際象棋,與當時的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作詩並列為歐洲騎士教育的七大必修課。
棋壇上的棋類,不外乎有三個層次︰第一,茶余飯後消閑解悶,具有游戲性與娛樂性;第二,對局者在棋盤上運籌帷幄,競巧斗智,具有緊張激烈的戰斗性和競爭性;第三,弈棋與世事人生相通,可以視為一個大千世界的縮影,具有象征性和哲理性,古之所謂︰“世事人生一局棋”。
象棋這種游戲既是古老的,又永遠是新穎的;它的基礎是機械的,但同時只有靠想象力才能使它發揮作用;它被呆板的幾何空間所現制,但是同時它的組合又是無限的;它是不斷發展的,可又是完全沒有成就的。它是沒有結果的思想,沒有答案的數學,沒有作品的藝術,沒有物質的建築。
象棋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未完待續)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