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 .】,熱門免費閱讀!
第六百八十六章象棋的世界觀
《韜略元機》,中國象棋棋譜,清朝南京人士張惠春等九人編著,原名為韜略玄機,後因避康熙皇帝名諱,而改名。現存古本皆是康熙四十六年(西元1707年)的版本,為清朝四大殘排局譜之一。
《韜略元機》象棋譜。清張惠春等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刊印。六卷。前四卷為殘局,後兩卷為全局。殘局共二百零四局,其中之和局著法深奧,選自民間流行棋勢較明代先走必勝的殘局有進一步的發展,是以後高級排局出現的開端。《韜略元機》是已知清代最早刊印的一部大型木刻本象棋譜。《韜略元機》原名《韜略玄機》,因避諱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燁,故在公元1707年刊印時改名為《韜略元機》,簡稱《韜譜》。
清代康熙初年金陵象棋譜收藏家張自文等根據古譜及民間江湖排局匯總選編204局殘、排局,編成這部象棋譜,因種種原因未能刊印。三十年後,由其子張惠春等增補全局46局,並校序刊印,使《韜譜》既有殘、排局又有全局。《韜譜》的全局著法、內容與明代刊印的《適情雅趣》、《橘中秘》象棋譜基本相同,但其中第六卷饒先類首局“左迭炮破當頭炮橫車”和饒雙先類“棄卒破挺兵局”與“象局破當頭炮局”為明代象棋譜所無,故非常寶貴。《韜譜》的殘、排局著法深奧,分為“和局”與“紅勝局”兩大類。以第一卷第1局至第三卷第13局共計96局和局為主體,是綜合殺局與實用殘局兩類特點,經過編排的初級排局,余下108局紅勝局中大多數是殺局,少數為實用殘局。明代的殘局譜是以勝局為主體的。
《韜譜》從以勝局為主體轉變到以和局為主體是符合中國象棋藝術發展的規律。第一卷中“長生不老”局是高級排局“七星聚會”的早期藍本,“勒馬听風”局是“野馬操田”的雛形。《韜譜》前承1570年刊印的《適情雅趣》、1632年刊印的《橘中秘》,後啟清代四大排局名譜(1800年刊印的《心武殘編》、1801年刊印的《百局象棋譜》、1804年刊印的《竹香齋象戲譜》和1808年編成的《淵深海闊》象棋譜手抄本)。因此《韜譜》在象棋史上具有繼往開來的歷史地位。
嘗聞帝堯以圍棋教丹朱,而舜亦以之教商均。二帝不以天下傳其子,而以戲局授之,何哉?蓋世事無非棋也。其治世之才者固當為億兆之君師,否則不如置身局外,靜觀勝負。
一著未施之前,陰陽不能鼓鑄,度數安能範圍乎?圍棋之意,殆由斯.與象棋者,亦以世事象夫棋也。列國紛爭之時,干戈擾之,車馬交馳,縱橫戰守,朝秦暮楚,有異于棋乎?即自盤古以至于今,盛衰興廢之事,有一非棋乎?善觀者能于象外會之,則二棋無異者矣。囿于局中者反是。
惠不肖奉先君遺訓,訂正之書無不敬梓。此譜寢廢三十余年,以為游戲而易之,由今以思,殆昧所傳矣。急攫付鐫,但其卷帙散佚,因選金鵬諸變以佐之.其間進退棄取之法,神機妙算,非大智者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雖孫吳無以過之。因顏之曰《韞略元機》雲,安亦顧其喻意何如耳!
韜略元機棋譜奧妙的棋局
1.前兵平四,將5平4(變二);
2.兵五平六,卒3進1
3.相七進五,象9退7
4.兵六平五,士6進5
5.前兵平五,象7進5
6.仕五退六,卒5平6
7.仕六進五,卒6平5
8.相五退三,卒3進1
9.相九進七,象1進3
10.帥四平五,象5退3
11.前兵平六,象3進5
12.兵一進一,象5退7
13.兵五平四,象7進9
14.兵六平五,象9退7
15.兵五平四,象7進9
16.中兵平五紅勝。
〔正變二接一紅先勝〕
2.兵五平四,卒3進1
3.相七進五,將4退1
4.前兵平五,士4進5
5.後兵平五,士5進4
6.仕五退六,卒5平6
7.仕六進五,卒3進1
8.相九進七,象1進3
9.後兵平四,士4退5
10.後兵平三,卒6平5
11.相五退三,象3退5
12.帥四平五,象9退7
13.前兵平二,卒9進1
14.相三進一,士5進6
15.兵五平四,士6退5
16.前兵平三,士5進6
17.兵二平三,士6退5
18.相七退九,士5進4
19.中兵平四,象5進3
20.帥五平六,將4退1
21.前兵平五紅勝。棋譜評析變幻無窮本局分兩變著,均為正變。從本譜的開始著法可以看出,黑方落象棄士,防守思路很明顯,就想盡快把9路象調至中路,與1路邊象結成連環,從而構築成“將相和”的局形,在第一局里我們已經見識到了這樣的場景,當時黑方也的確得逞了和局。這一次黑方又如法炮制。但今次形勢已大不相同,上次令黑方和型得逞,全因紅中相受到對方各卒上下牽制,致使老帥欲居中而顧此失彼,而這次帥仕相彼此各就各位,互不侵軋,局勢就大有改觀,紅方也得以從容調度仕相,對上下黑卒各個擊破,然後老帥再居中,對所謂“將相和”之和形實施最後一擊。在“正變二”里,黑將士象三子也難以構築“士相列”之型,我們看見在紅兵的不斷攻擊下,一只黑士東躲西藏,無處逃身。與前兩個窩囊和局相比,在本局里紅方終于能揚眉吐氣,從而盡情地取卒、困卒、破象、攻士,進而殺將,一一展示攻方的勝戰韜略。
再說回來,從黑方的角度,以“將相和”之形為例,同樣這種局形,在第一局里最終成和,而在本局就作負,可見對于局中之形來說,它本身並不能馬上給你帶來或勝或和的堅決保證,但它的存在又的確向你提供並展現了今後或勝或和的發展趨勢。因此說句玩笑話,“將相和”三字中的“和”字是不大確切的,改叫“將相合”才對。
本局屬于紅勝局,我們知道,象棋殘局在歷史上是經歷了從勝局為主到和局為主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又誕生出一種以高級殘局為內容以供人欣賞為形式的新的象棋藝術品種,也就是排局。而排局這一藝術品種的誕生其標志就是古譜《韜略元機》的出現。為什麼要這麼說?我們可以把《韜略元機》與此前的兩本重要棋譜《適情雅趣》、《桔中秘》作個比較。這三本棋譜在內容上都包括了殘局和全局兩大部分。《適情雅趣》其主要功績是對前人的殘局和全局做了系統的匯編和整理,作者徐芝本身並沒有對象棋殘局或全局提出什麼新的觀點,或者這樣說,在殘局和全局這兩種象棋世界觀上他是比較中立的。後來的《桔中秘》基本上是輯選自《適情雅趣》而成,但《桔中秘》在編排上卻首次體現了象棋世界的全局觀思想,在這里讀者千萬不要將全局觀混淆到其中的《金鵬十八變》全局譜上,它的全局觀恰恰是在後兩卷的140則實用殘局(實際137局)上表現出來,而所謂“實用殘局”正是基于全局流的實用主義思想。接著出現的《韜略元機》也將全局譜(主要就是《金鵬十八變》)附在其中,但只是殿後,聊備一格,它的重點則在于殘局編排上。《韜略元機》殘局部分共204局,其中108則為紅勝局,勝局多是殺局,也有些實用殘局,它的主題重點則是在96個和局上,所謂有相維相約之勢,有相生相克之機,兩得其通成和局,一著錯立見敗北。鄙人在大學里曾對排局感興趣,啟蒙讀物正是《韜略元機》一譜。自《韜略元機》開始,一直到清代四大殘局名譜(《心武殘編》、《百局象棋譜》、《淵深海闊》、《竹香齋象棋譜》)的出現,排局終于作為一個獨立的象棋品種躋身入藝術之林。可見站在殘局的角度看,《桔中秘》啟迪了實用主義的全局流,《韜略元機》開闢了藝術主義的排局流。這兩種流派一直發展到今。
評析大談特談起殘局的兩種流派來,而對于本殘局的解說費墨不多,有點離題了。但是話又說回來,誰叫這則殘局是紅勝局呢?此所謂“所著殘局,使紅操必勝之權,黑縱有仙機,亦無措手處”(薛丙語),解說起來自然索而無味,難怪要借題發揮開去了。
言歸正傳,本篇的開頭部分還是有些新東西要傳授給大家的。那就是對于“形”(局中之形)這個東西,首次提出了“形”要結合局面今後或勝或和的發展趨勢才能確定其“形”究竟是勝是和,也就是說“形”要與“勢”真正結合起來才管用。勢,也叫形勢、局勢、棋勢,當然與形一樣,它也分為勝勢、和勢、負勢三種。特殊地,當形至局終時,即所謂局型時,這時候的局勢就叫做定勢、大勢。
?在觀看大師間的對局時,我們常常為某一手自己沒有料到的妙著拍案叫絕,這一著?棋或許就由靈感所來,變得妙不可言。許多高水平職業棋手想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長時間思考一著棋或評價一個局面時,思維突然中斷了,當再把緊張的思想集中起來回?到剛剛思考過的那個局面時,猛然間靈機一動,發現了一步在正常思維下難以想到的妙?著。可惜的是,這樣的靈感並非公平地降臨到每個人身上,大家不禁要問︰這是為什麼?呢?這樣一著棋的靈感究竟來自何方呢?是否真的有神靈在保佑這些棋手呢??
靈感對于我們人類來講是一種極為復雜的精神現象,具有多層本質︰既要用到抽象思維,又要用到形象思維;既是顯意識的產物,又是潛意識的參與;既是突然出現的頓悟,又是長期的苦苦思索準備的結果。棋手的常規思維一般多屬于漸進和量變,創造性思維多屬于質變和飛躍,而靈感則是正常認識反映過程的中斷,是思維突然發生的質變和飛躍。???
??靈感不僅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實踐操作思維的綜合運用,而且,興趣、情緒、感情、意識等心理因素也起著重要作用,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高度體現。任何棋手靈感的產生,如果沒有棋手主體對棋的濃厚興趣,沒有強烈的喜愛,迫切的需要等感情,沒有愉快,高昂的情
緒,沒有堅毅不拔的意志,都是不可能的。???????
????棋手靈感的產生並非一蹴而就,也存在一個思維的過程。最初思維活動在顯意識中受阻中斷,隨後,在棋手主體強烈地思考某一著棋的思維場的作用下,調動潛意識的功能,潛意識經過孕育成熟之後,突然與顯意識貫通,涌現于顯意識之中,從而產生靈感 想出妙著。
但棋手潛意識中儲存的關于棋的信息,是未經整理和加工的,是無序的,就象一個棋手打過許多盤對局,但真正到自己下棋時,無法根據需要調動潛意識中的棋譜。潛意識中儲存的棋譜棋著盡管是無序的,不易被調用的,但潛意識中儲存的信息之間的聯系卻是自由的,不受思維定式的局限。這樣,潛意識中的思維活動就可以在思維場的作用下,自由地進行踫撞,一旦踫撞到所需聯系時,就可以同顯意識接通,形成靈感。
棋手的靈感是棋手頭腦信息加工過程中的突變,是大腦中各種與棋相關信息的突然重新組合,達到有序化。可見,靈感並不是神秘來客,而是一種思維現象。?創作性思維(靈感)究竟和哪些因素相關呢?換句話說,如何提高創造性思維呢??
1、心理因素決定創造性思維。一些“心理障礙”會影響棋手的思維,諸如直覺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棋手所處的文化限制棋手的想象力;棋手情緒化的一些東西也會影響棋手思考的力度等等。?
??? 2、準確、清晰地發現問題。找到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難,對一個棋局局面的不同理解可能導致不同的行棋決定;學會從不同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局面,將有利于你不斷地完善想法。????
3、要學會容忍“異端思想”。不要那麼快地否定那些看似不可能的著法,我們應學會蘊藏思想,而不是輕易地將他們殺死。這些思想往往是創作性思維的一個階段。???
4、整合已知因素。任何創造力的誕生與發展都基于現有的知識。一個優秀的選手在做出決定前,應窮盡他所有的知識。?????
?5、注意開拓視野,避免太專一化。比如勇敢嘗試多樣化的開局,進入不熟悉的局面努力獲得相關知識,並不斷地獲得自我肯定。
6、想象力的使用。在無限的可能性與現實的局限性中,作出有限的選擇。這也是考驗棋手洞察力的時候。????
7、批評與懷疑。對一些繼承的、權威的棋譜,不要輕易迷信,要通過深入的分析,理解問題的本質。????
8、自律的訓練。比如大強度的練習分析復雜的棋局。???
? 9、創造力要有動機。對于“現存的”永不滿足這一點永遠是棋手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每一個棋手都應珍惜他(她)的這個精神,不要讓平庸的棋局伴隨你,盡管你也許能從中“獲利”。?
?????獨具靈感的一手棋,往往能改變常規思維下棋局雙方的勝負。因為這一手棋不是憑空制造出來的,是棋手憑借其深厚棋藝理論修養和其完善的情感意識的雙重作用下完成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靈感也非天生,它的產生需要棋手對棋藝有深厚的積澱,所謂厚積而薄發,靈感同樣只伴隨在那些有深厚棋藝修養的棋手左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