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的,趙統身上所穿的半身胸甲,也是經過一定程度的捶打,打造出弧度繞過肋骨所在的地方,包裹住小小背部就可以了,然後也是用布繩等東西固定。
而幸好趙統里面是先穿一層皮甲,再將板甲部位固定上去,所以固定的時候,可以適當勒緊一點也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的。
至于下半身的保護,就是皮裙甲了,可沒有鋼甲了,不過裙甲也只是保護到過膝的地方,小腿部位由于有大腿部位裙甲的遮擋,弓箭一般來說是射不到這個地方的,而近身攻擊的話,小腿這個部位也不利于敵軍攻擊。
因為敵方步兵的話,光是承受住騎兵沖鋒已是難得了,在騎兵沖鋒過來的時候還能冷靜地準確攻擊騎兵某個地方,那已經是一等一的精兵了,有史以來,能大規模做到這事的就只有鼎鼎有名“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岳家軍了。
相傳由岳武穆率領的岳家軍,在面對金國重騎兵的沖鋒的時候,可以無懼危險,冷靜地揮動武器砍向敵軍的馬腿,故此金兵大將金兀術才在岳武穆手上連連吃癟。
而後世的不少歷史研究者認為,岳家軍這支能夠正面對抗金國重騎兵部隊的鐵軍,應該是參考了唐代陌刀隊的戰法,加上宋朝本身就有的步人甲,如此全副武裝的重裝步兵,才能面對金國重騎兵的沖鋒而絲毫不慌張,保持陣型完整,並對重騎兵的馬腿進行針對性攻擊。
畢竟後世有些人就說過“只有重騎兵才能對抗重騎兵”這種言論,理論上來說,如果兩軍正面沖突,確實除了重騎兵這個兵種以外,真的想不出還有什麼兵種能夠對抗重騎兵的了。
就算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領的無敵蒙古騎兵,如果用輕騎兵對陣重騎兵的話,也只能用騎射游擊戰略,將重騎兵的體力和馬力耗至極限,才能從容收拾重騎兵,可沒有用輕騎兵硬撼重騎兵的戰術。
不過宋代由于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長期缺乏戰馬,空有遠超金國的冶煉技術和制造工藝,也沒有辦法組建起足夠規模的重騎兵,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重裝步兵對抗金國的重騎兵了,幸好宋代還發明了神臂弩這種軍事大殺器,故此以重裝步兵防御重騎兵沖鋒、神臂弩遠程射傷金國騎兵的戰術,才能讓以步兵為主的軍隊扛住了金國騎兵的蹂躪。
經過不少史料的研究,後世的一些學者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南宋雖然常常被說為“弱宋”,但是其實它的軍事實力也是不弱的,這從蒙古要聯合南宋一起搞死金國,使得實則上南宋雖然被金國一直欺負,卻反而比金國要遲滅國的這個歷史事實就可以得知。
這就猶如三國時代的蜀漢策略是聯合東吳滅掉曹魏一樣,其實當時還有一個獨立勢力,那就是位于東北的公孫度,但是整個三國時期,不論是蜀漢還是東吳都沒有主動聯系這個勢力的想法,就是因為這個勢力太弱小的緣故。
其實這個時代被我們數人搗鼓出來的胸甲騎兵,就由于後世一戰時候大發神威的坦克一樣,對敵軍來說是具有毀滅性打擊的。
且不說坦克首次投入使用的一戰時期索姆河戰役,當時德軍對英法聯軍使用的這款武器可謂是驚懼萬分,不少軍隊面對這種滾滾而來的龐然大物,當即就棄陣而逃。
就算是後來的各種戰爭,雖然各國軍隊對坦克已經是十分熟悉,但是敢以步兵直面坦克的軍隊,除了那支舉世聞名的“鐵軍”之外,就再無其他軍隊能夠做到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