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歷朝歷代雖然都有皇帝進行尋仙問藥、煉丹求神的活動,不過越到後面的朝代,就越少皇帝做這種事,因為無數前人的經歷驗證,這種追求長生不老的方式方法,不但容易引來朝臣和世人非議,還沒有多少效果,秦皇漢武後最杰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由于吞服金丹過量,以致遭受箭傷的身體難以痊愈,最終于五十歲的時候病逝了(雖然說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但是以皇帝的生活和醫療條件來說,五十歲絕對不算是長壽之君)。
唐太宗李世民的經歷,足以證明吞服丹藥非但不能長生不老,甚至還有反效果,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好處,所以自唐朝之後,歷代皇帝求仙問藥之舉日漸稀少。
因為這些皇帝都明白到,追求肉身的長生不老只能是緣木求魚一般,並無確切可行之法,于是那些有為之君,盡皆開始追尋另一種長生不老,那就是精神上的長生不老。
而精神上的長生不老,儒家對此早有一套邏輯自洽的理論,那就是修齊治平,乃至“三不朽”這個儒家的最終目的,所謂“三不朽”,《春秋左氏傳》中明確記載,魯襄公二十四年,魯國的叔孫豹出使晉國,晉國的範宣子迎接他,兩人就什麼是古人說的“死而不朽”作出的討論。
首先是範宣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