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三國之龍套覓封侯

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有隱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坐看閑花 本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有隱患

    于是我就只能大概說了一下菲州那邊的氣候和出產了,大概就是菲州這個地方天氣炎熱、雨水充足,與東吳所在南方區域的氣候十分相像,應該十分適合水稻這種南方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

    當然了,菲州那邊的夏季和雨季也比南方區域為長,一旦水稻成功在菲州種植,一年兩熟就肯定有的,一年三熟的話,以東南亞那邊見鬼的氣候,估計也十分有可能,不過這個情況我就不會特意向諸葛老大說了,萬一將一年三熟這種作弊一樣的糧食產量向諸葛老大說了,以這個時代農本位為主流的思想,諸葛老大不舍得將菲州這片土地讓給東吳作為退路,豈不是節外生枝了。

    到時不能爭取到東吳的協助,影響到大漢定鼎中原的大業,豈不是得不償失了,而且我的設想中,將東吳先引去台灣,乃是為了開發台灣,待二三十年後,中原大抵穩定下來,自然有足夠實力引導東吳再次前去菲州,台灣自然落回中原政權手中。

    不過一旦東吳政權到了菲州那邊,就不是像台灣這邊一樣,中原政權難以干涉了,畢竟路途有點遙遠,還隔著大海,頗有鞭長莫及之感。

    但是這樣也好,畢竟菲州那邊的土地並不是大漢的,現在的話,要麼是無主之地,要麼就是當地土著之土地,將東吳引去菲州,就是明顯的慷他人之慨,于大漢毫無損失,又可以收回東吳荊州、揚州、交州之地,即使可能為後世留下一二隱患,但為了光復中原的大局,也是不得不為了。

    當然了,若一兩代後的後世子孫給力,能夠組織起跟歷史上明代的鄭和下西洋差不多的龐大船隊,一口氣能夠運送將近三萬人的軍隊到達菲州,迫使東吳政權屈服的話,我是樂見其成的。

    不過這個就是奢想而已,要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一下子從三國時代進化至明朝,除非是上天讓一個在明朝懂得“鄭和寶船”全套制作工藝的大工匠穿越到這個時代,就算是一個後世的船舶制造專家,來到這個時代也是沒撤。

    因為後世的鋼鐵艦船制造,與古代整個木制帆船建造體系,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線,至多能說基本原理有互通之處,其他的方面說是南轅北撤也沒錯。

    如此種種,我當然是在腦海中思索一番而已,絕不敢宣之于口,于是我就繼續向諸葛老大說道,菲州之上,由于氣候高溫多雨,盛產一些香甜多汁的水果,如菠蘿、芒果、椰子等,還盛產香蕉這種作為充饑之物的水果。

    諸葛老大听了我的種種述說,就說道“幼常所言之菲州,卻是大好土地,給予東吳作為立國之地自是足矣。

    只是如此膏腴之地,未能納入大漢疆土,甚為可惜矣。”

    果然,土地情結是每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根深蒂固的執念,就算是諸葛老大這麼明智理性的人,也難以避免,幸好我沒有將菲州那邊種植水稻,極有可能一年三熟的情況向諸葛老大說了,不然估計諸葛老大死也不會同意將菲律賓的消息向東吳透露的。

    而現在的話,我還勉強可以有理由說服諸葛老大,于是我便說道“老師,老子《道德經》有雲‘將欲去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將欲滅之,必先學之。’,如今為了興復漢室之大業,將化外之地委予東吳,亦是權宜之策。

    況且孟子亦言‘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留此隱患于後世,亦未嘗不可激勵磨礪後世子孫。”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命運三國之龍套覓封侯》,方便以後閱讀命運三國之龍套覓封侯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有隱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命運三國之龍套覓封侯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有隱患並對命運三國之龍套覓封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